APP下载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9-05-06王思明吴保安

运动精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指标体育

王思明 吴保安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思明1吴保安2

(1.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50)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临困境,不得不将就业转向创业,创业成效如何首先要评价创新创业能力,基于此,文章结合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结构和社会服务等角度,研究构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上当前体育行业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剧。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还能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社会就业,进而推动中国向更大的世界舞台迈进。

1 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实

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创办第一个社会体育专业,在当时起到较大反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行业也经历了由兴盛走向饱和的一个状态,这对广大体育专业学生来讲,对其今后的就业造成巨大影响,很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由于体育行业饱和趋势,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使得毕业生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下一个就业渠道,或创新创业,或从头再来学习新专业。

2 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

2.1 知识结构

2.1.1 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

笔者对创业能力总结为,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能力为核心,以操作能力为基础,在双能力共同作用下得出的能力成为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可理解为凝结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强调创业活动运行变化体现大学生个性特质与核心能力而构建的能力群落。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目前学界出现的创业胜任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与前者相比,创业胜任力的概念更加强调在创业岗位或者创业活动中的优秀者与一般者的区别所在,通常被定义为构成执行及完成某个领域工作行为所获得的基本技能成分。其研究的对象一般是已经创业且创业成功的创业者,评价的重点还是在于岗位的胜任之上与创业企业的绩效直接相关,隐含的意义偏重于就业与职业层面。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从理念上更加强调发展的思想,它更加关注大学生创业主体成为面对未来社会需要的人的能力特质,强调大学生群体对原创的思想、知识、理念的生成以及转化为原创产品与服务的能力。由于两者在目的本质上的不同,造成其内容结构及评价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2.1.2 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2.1.2.1 基础要素

创业能力的基础要素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两部分,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自己的认知,能够运用思维记忆将所学习的创新创业知识进行记忆,让学生们通过对大脑的合理利用,做出合理的创业决策。操作能力主要是指肢体的运动能力,体现在学生创业上就是其将认知能力转化成思维,并通过实践,通过双手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从而实现创业。

2.1.2.2 职业能力

体力、知识、技能、智力共同组成职业能力,简单来说,职业能力是指个人在从业过程中取得成就的基本条件。就体育专业学生而言,职业能力就是指其在就业之后,在从业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地方,现阶段,面对体育行业区域饱和的现状,加快培育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至关重要,促使其在每个行业都能做到出类拔萃。

2.1.2.3 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综合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创新创业成就的重要指标。总的来说,综合能力包括把握机遇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公关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时,一旦具备上述这些能力,其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所有的实践效率都会发生显著变化。

2.2 社会服务

2.2.1 强化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就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其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应鼓励其创新创业,但创新创业也并不是空有一番创业抱负,需要大学生在具备上述能力的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服务意识,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激发自身的创业动机。创业之初首先要有创业意识的加持,体育专业大学生也是如此,其在创业之初,应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具备社会服务意识,将自己定位于为社会服务,为人民谋福利,将创业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在一定意识和目的的支配下,将明确的创业理念和创业目标同社会服务相结合,在实现创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服务,真正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2.2.2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

通过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有效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使其通过与社会近距离接触,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变化,从而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另外还要训练其在校期间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提高人际关系,培养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大学生要想创业,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其仅有良好的创业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过硬的本领,其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把握社会行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以社会实践知识的扶持,深入了解社会创业行情。

3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就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而言,若要体现创业过程的严禁程度,首先就是要遵循创业能力的系统性原则,在设置创业能力评价指标时,需注意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制约性,保证各项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并且确保每一项指标的设定都有一定的科学性。

3.1.2 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这项指标较为常见,也较为重要,每一项项目或者比赛等的评价都需要公平性指标加以衡量,就评价大学生创业能力来看,为保证大学生们的创业成果不被亵渎,更应该加强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原则,通过国家以及社会权威机构,按照相关程序以及评选标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判。

3.1.3 可操作原则

在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中,需遵循可操作性原则,确保每一步评价标准都有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进行重复试验,可操作原则要求评价体系简单、方便,计算方法简易准确,能够确保在有效的时间正确评估出大学生的创业成果如何。

3.1.4 导向性原则

大多数评价体系的建立,其真正目的并不是真的检验谁创业比较成功,谁创业比较失败,而是通过评价,找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发现自己的缺陷,并及时改正,最后积极引导和鼓励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从而发挥评价体系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导向功能。以我国教育事业为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听取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建议,不断进行改革,并取得巨大突破,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借助已有的文献、问卷调查所得出的资料进行研究,最终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所收集的指标能够涵盖研究对象的各个层面。其次是根据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指标间的对比,分析对比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最终精选出确定指标。最后是根据精选出的指标之间的各种因果关系,逐次进行连接,构建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评价指标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3.3 评价指标体系整体结构框架

当前大学生创业热现象较为激烈,在就业压力面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了创新创业,但创业成功与否,还需指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表1是普通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根据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吸取和借鉴历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通过和相关教育专家的共同探讨,最终拟定了两份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1、表2所示。

表1 普通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 1是否善于突破常规大胆实施自己设想并获得成功 创新2是否有强烈的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愿望 能力3能否对现有技术和方案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见解 4是否具有交广的知识面 5是否关注新技术和新发明 6是否喜欢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大 7是否对外界的变化较敏感 学机会8是否喜欢收看财经类题目 生能力9是否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判断能力 创 10是否能够经常通过多途径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动态 业 11是否渴望信息,并愿意在信息搜索上花费较多时间 能 12是否善于交际 力 13是否善于表达,并能团结他人共同工作 14是否比较准的评价和判断他人 领导15是否精力充沛 能力16是否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17是否具备功课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18是否对公司运作有较深刻的认识 19是否具有冒险精神 20在做决策是时,是否存在非理性成分 风险承21是否勇于承受某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受能力22是否敢为人先 23是否乐观积极 24是否决策果断

表2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一级指标序号 二级指标 1基本能力1认知能力 2操作能力 2职业能力3体力 4知识 5技能 6智力 3综合能力7判断决策能力 8人际交往能力 9经营管理能力 10抗挫折能力 11灵活应变能力 12创新能力 13信息获取能力 14个人潜能挖掘能力

3.4 问卷指标权重分析

本次研究基于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情况,对其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总数为500份,其中461份有效问卷,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并根据调查显示结果通过确定权重计算方法,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析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序号项目权重序号子项目权重 1基本能力0.351认知能力0.43 2操作能力0.57 2 职业能力 0.433体力0.32 4知识0.28 5技能0.22 6智力0.18 3 综合能力 0.37判断决策能力0.13 8人际交往能力0.19 9经营管理能力0.21 10抗挫折能力0.07 11灵活应变能力0.21 12创新能力0.01 13信息获取的能力0.02 14个人潜能挖掘能力0.16

3.5 评价指标中权重的设定

设置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观经验法。这一方法更加侧重于评价体系设置者的主观经验,使其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判断各项评价指标作用的大小。(2)专家调查法。这一方法比较科学,是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际调查,每位研究人员根据调查所得数据,计算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通常会作为最终权重。不同创业模式,权重的设置方式不同,比较科学的设置权重的方法是上述方法,但在评价体系中常用的还是根据所需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权重的设置。

3.6 评价时间和等级

表4 创业能力评价等级

创业能力加权综合得分创业能力评价等级 190分—100分创业能力强 280分—90分创业能力较强 370分—80分创业能力中等 460分—70分创业能力一般 560分以下创业能力较差

为了更加准确全面的采集到创业学生的相关信息,高校应定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所得出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判断学生创业水平的高低,并从中发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不足之处,加以鼓励和指导,使其在先前的基础将自己的创业项目不断优化升级,打造全新的创业项目。对于评价等级,在本次评价过程中共划分为五个等级,如表4。

4 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体育行业饱和现状,为缓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主要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始研究,深受我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较多瓶颈,另外,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也缺乏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基于此,文章从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情况出发,从知识结构和社会服务两个基本要素入手,分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摆脱就业难压力。

[1]郭玉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2):110-115.

[2]高俊杰,刘爱君,楚蓓.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商论,2019(10):232-234.

[3]毛晓丹,李胤.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9(06):76-79.

[4]虞亚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8,7(21):18-21.

[5]赵磊.新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8):17-20.

[6]邹小江.福建省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7]马传奇.“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在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融入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12):419.

[8]张倩.安徽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2):79-82.

Research on th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llege P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WANGSiming, etal.

(Guangzhou Sport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650,Guangdong, China)

王思明(1990—),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创业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指标体育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