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019-04-28潘瑜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思想政治课高职学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的学生法治意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法治社会的不断完善,加强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也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就职业院校思政教师如何将法治意识培养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法治意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19)13-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11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法治观念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学校法治教育。思想政治课是职业院校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观念的现状

(一) 学校层面

从学校的立场角度来看,法治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与法律法规相关的课程内容,也鲜少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教研室。只有在思想政治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第二大模块中会涉及部分法律知识。部分职业院校中,在教学计划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只开设一个学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更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部分思政教师没有接受过法律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所授课也仅仅是靠网络搜索一些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文,相当于日常的法治教育,不属于规范的法律知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内容,使得法治教育很难达到要求的教学目标,不利于高职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将“法治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不利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无法使职业院校学生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教师层面

1.师资力量薄弱

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达不到既定要求。一是思政教师严重不足。受到体制的影响,职业院校无法按照本体实际情况引进适合于学校教学需要的思政教师。二是培训交流少,相关知识不能与时俱进,部分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职业院校教学教改的需求。三是受社会风气影响,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师学历、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现象较多。相当部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由各院系辅导员及其他行政人员兼任,教师精力有限,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够重视,法治意识培养效果较差。

2.课堂教学单一

(1)教学内容单一。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偏重法律知识的传授,片面强调书本理论知识讲授,以法律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忽视对学生内心信念和认知的教育,忽视法治精神的弘扬,没有将法律知识直观地为高职学生展现出来,也就无法提高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更难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使学生将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内化,进而转化成职业的行动指南,偏离了职业院校法治教育要求和任务。

(2)教学形式单一。教师队伍不足,大部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套用本科院校的,采用合班上课。因师资、生源、教学设施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几乎全年都局限于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单一。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法律理解、法律信仰、守法等方法,导致多数高职学生对法律认知和了解的渠道面非常狭窄。

(3)教学评价单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问卷的考试量化评价方法,一般包括阶段性评价(平时考核: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与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

阶段性评价相比终结性评价而言,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考核较好把握。但一般而言,阶段性评价所占比例小于终结性评价比例。终结性评价难以很好地考核出学生的法治意识的培养效果。终结性评价所占比例较大,往往使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教学、培养内容的认知产生偏差,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相互交流与促进,不利于法治意识的培养。

(三)学生层面

目前,我国各个领域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中。社会和校园的不良风气仍然存在,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依旧是对高职学生的思想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如果高职院校学生过于注重个人兴趣和物质享受,就会导致他们的自我价值观变成功利主义或是唯物主义,甚至会导致他们走上无纪律的、肆无忌惮、背信弃义的道路。因此,加强高职学生法治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改善学生学法知法的心态

学校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高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的力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转变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观念,教师也要把依法治校的意识深刻引入课堂教学中去。

(二)优化师资力量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抓好教师选拔任用,严格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第三,加强教学科研机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第四,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与学习,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其教学水平。第五,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三)完善法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1.推进课程改革进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各大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对法律法规课程进行改革与完善。例如,北京物资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就对法律知识的讲解进行了重大改革,该校教研组将部分课程内容演绎为戏剧形式,将法律法规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以戏剧的形式深入学生内心里,融入学生的信仰中。同时,该校根据新版教材,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将“十九大精神”纳入不同章节,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实践和培育,完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和中国特色法制社会的优势。

2.加强实践活动

由于法律法规的课程内容较为繁琐,一些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太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张敏老师利在当地社会福利机构、相应的农场和法院进行实地考察并不断学习,完善自身,提高个人法律道德修养,在课堂中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高了其教学水平。

3.完善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例如,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短小的法律故事。课下要求学生准备法律小故事,在课程的前五分钟,让每个学生将在舞台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准备好的法律故事,而当堂课堂教学的重点就围绕这一法律故事来开展。(2)制作宣传报法。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可以通过手绘或计算机制作法律知识的宣传画报,然后教师可以将这些画报展示出来,由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公平地评估每个组的成绩,而评估结果可以列入最终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四)依法办学,共建和谐校园

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合理地制定课堂规章制度,不得擅自违反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处罚。例如,某高职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制定课堂惯例的处罚规定:迟到罚款1元,旷课罚款2元,不交作业罚款1元,打架骂人罚款10元,抽烟、喝酒罚款20元,损坏班级公共物品罚款20元等。这样的做法显然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条例,也违反了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法治教育来达到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目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让他们能够自主地运用法律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准则,提倡他们追求法律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实现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统一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任凭.浅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4).

[2]马燕敏.大理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兼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3]杨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潘瑜(1985.1— ),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思想政治课高职学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