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创新与研究

2019-04-28李文雅

学周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

摘 要:由于室内设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需要将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项目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以就业为导向,消除过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分析项目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探索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模式;室内设计课程;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3-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03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担,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设计课程的开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就业选择,而且顺应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潮流,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个性化需求。项目式教学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先进教学方法,能够以项目为核心,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充分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途径。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以当前教学内容和市场发展规律为依据,保障项目课题的设计符合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特点,防止出现与市场脱节的现象。由于我国室内设计课程的起步较晚,对于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前提,逐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项目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校企合作

在以往的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存在故步自封的问题,缺少与当地企业之间的交流,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脱节。而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校企合作提供动力,促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而且有助于企业项目的实施,为人才的培养与吸引奠定基础。

(二)提升教学水平

为了确保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教师必须要到工作一线去亲自调研与体验,无论是对室内设计前沿动态的了解,还是对当前企业的室内设计人才需求调查,都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锻炼,帮助教师提升自身职业素养。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一个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

(三)满足当下市场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室内设计行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把控。而项目式教学模式,就是对于企业实际工作状态的模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使其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得心应手。

二、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过往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对室内设计课程产生厌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凸显,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在室内设计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自主能动性,使其参与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以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为基础,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在项目教学中明确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引导学生自发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现代化综合型人才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能力[1]。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都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实力,缓解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对于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在室内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虽然也有实践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实践内容与项目缺乏创新性,未对当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了解,导致学习内容与市场脱节现象的发生。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由于不适应室内设计的特点,导致设计质量差、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出现。因此,在项目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室内设计课程中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教师应该亲自到一线工作岗位参与调研,掌握室内设计行业的前沿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项目课题的设置具备创新性与实用性,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毕业后有用武之地。

(三) 强化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促进项目式教学模式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首先,应该进行设计任务书的布置。对企业招标文件进行模拟,明确设计要求、成果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与学生一起对任务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讨。其次,应该选择合适的空间场地,让学生实地感受设计工作的环境氛围[2]。在实际环境中,学生能够对建筑结构、方向、空间特点和设计要求等进一步掌握,获得丰富的信息数据,为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对于空间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完成原始框架图纸的绘制。明确项目需求的同时,划分空间組合,突出设计风格与重点,实现合理布局。再次,应该亲自到建材市场进行调研,确定项目所学材料的类型及价格,完成材料意向图的制作。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施工图纸、分析图、CAD方案图纸、铺装图和PHOTOSHOP彩平图的绘制,制作手工模型或者3D效果图等。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实现教学的流程化与专业化,让学生感受到室内设计的实际工作氛围,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增加课堂互动

在实际工作中,室内设计通常需要多人的配合,最终促使工程项目的完成。将项目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室内设计课程中,也应该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研讨与互动,以便于促进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与调整,通力合作实现项目的完成。为此,教师可以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中应用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合理安排小组中每一个人的任务及承担的责任,以便于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特点[3]。在项目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互动,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与意见,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将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应用于项目式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选择和优化,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项目设计的热情。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在平时学习中针对性提高。而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模式的逐步优化,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增强工作项目的典型性

室内课程实践项目的设置,应该确保其典型性与代表性,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首先,室内设计课程的特色与实践技能知识要充分体现在项目当中,提升项目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以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逐步提升。比如对于空间分割、空间色彩、材料造价、造型和家具陈设等内容,应该合理安排、統筹规划,并与当前流行趋势相结合。其次,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与当前项目内容进行充分结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情境当中。明确课程与项目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讲解、示范、演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任务书为指导,确保各个流程的规范性与专业性[4]。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对项目进展与实施情况进行有效把控,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六)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环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课程体系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应该明确在项目实施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避免项目与教学内容出现脱节问题;明确项目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便找到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项目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以便及时调整项目课题方向。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及专家评价等方式,对项目完成效果进行总结。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完成,能够保障问题解决的及时性。而专家评价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专业性指导,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和往后的工作都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结语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能够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而得到提升,以便于在室内课程设计中发挥自身创造力,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顺应当前市场需求,为室内设计行业贡献力量。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重视课程的设计与评价,循序渐进的完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冬艳,李晓宁,韩冰.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创新与研究[J].才智,2018(30):35.

[2]桂恬.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探究——评《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基础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24.

[3]刘永强.室内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师资探析[J].艺术科技,2017(7).

[4]王力,阿丽莎.模块化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7(19):148.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李文雅(1983.8— ),汉族,河南济源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环境艺术。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