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自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4-20荣,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自理髋部髋关节

杨 荣,童 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骨科,上海 200052)

对于老年人而言,其在年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身体各个机能均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情况,一旦跌倒则极易发生髋关节骨折现象[1-2]。当前在临床上的治疗多是进行骨折疼痛的缓解,帮助患者受损部位的愈合为主,而髋关节置换、内固定术则是首选的治疗方法[3-4]。然而在治疗之后,患者的需要支付昂贵的住院费用,同时术后恢复的时间太长,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给患者的后期恢复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择取了186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自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详情如报道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自理组和参照组,每组中各有93例患者,其中自理组中男性52例,女性41例,均年龄为(66.34±3.3)岁,均病程为(30.01±4.17)天;参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53例,均年龄为(66.19±3.41)岁,均病程为(29.95±4.08)天。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病程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髋部骨折》[3]诊断标准、患者的年龄范围在60岁以上,且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需要排除有严重心肺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病理性骨折,惯性骨折等情况;排除既往髋部骨折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吸氧、清理呼吸道,同时需要注射1mg艾司唑仑镇静。

自理组中除了应用常规护理后,还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骨折程度展开不同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补偿性护理,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对全麻做手术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暂时失去了自理能力,则需要护理人员展开完全补偿性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还要正确的进行体位摆放,特别是患肢,正确的体位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确保引流的畅通;同时在移动时需要重视合理的牵引,通过热敷患肢来避免髋关节脱位。皮肤护理,由于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其部分皮肤在挤压的情况下出现潮湿,引起压疮。为此护理人员可在治疗初期,对患者实施有效性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出现。即定期对患者实施翻身,保证各部位皮肤的均匀受力,预防某侧皮肤的溃烂;翻身时,应保证患者髋关节处于托起状态,最好由两名以上的医护人员协助患者翻身,以便能够保证患者身体平衡性,避免二次骨折。疼痛护理,在面对患者疼痛时,医护人员可要求患者通过养金鱼的方式,转移注意力,继而达到疼痛缓解的目的;每天保证患者适量的翻身次数,即依据枕头的运用,对患者两腿间和背部等部位予以踮起,打造较为舒适的休养环境;若患者痛感过强,则应适当增加止痛药物的使用,但应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对药物剂量加以控制;若患者存在突发性疼痛,则可选择缓释制剂类药物。功能护理,因为老年患者腿部功能的减弱,致使其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在获得医生人员的同意,即可展开患者主体锻炼,即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裸关节、肱四头肌等部位实施屈伸锻炼,但应对锻炼两予以严格控制,切勿过激;伴随患者身体机能的逐渐恢复,应逐步扩增关节活动量及范围,当患者能够长时间站立时,则应在双拐的支撑下,开展有效性走动锻炼,以此保证患者骨折对线及稳定。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且其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的表示为以率,检验方式为x2,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方式为t,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在经过护理之后,自理组患者的FRS评分、疾病知晓情况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P<0.05;而自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n/ ±s/%]

3 讨 论

综上所述,在应用自理模式护理后,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且患者的的疾病知晓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自理髋部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我会“自理”啦
“喵星人”占领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