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9-04-20汪春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循证康复实验组

汪春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门诊,江苏 南京 211100)

烧伤是指由于热液、蒸气与高温气体,以及火焰、炽热金属液体及固体等对皮肤及黏膜,或者皮下组织与黏膜下组织所造成的组织损伤[1]。由于烧伤处的组织出现坏死,于特殊位置出现烧伤,致使其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瘫痪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由于目前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沿用传统疗法护理,致使效果不明显,易出现突发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合理策略协同治疗尤为重要[2]。循证护理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护理小组,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确定要进行的护理问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最佳护理方案,在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3]。本研究是应用循证护理于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治疗过程,疗效显著,做下述总结。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符合《外科急症诊疗规范》中的烧伤诊断标准[4]。研究对象均盘查病例登记于册,并进行各项指标确诊为烧伤患者,符合研究要求。

1.2 排除标准

试验对象经检查后确诊均无其他对本次研究有干扰性的疾病。将遗传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排除有类似急症与交流困难的患者。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烧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经检查确诊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沿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循证护理治疗的实验组。实验组有4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为14~65岁,平均年龄为(28.4±4.9)岁;火烧伤17例,电烧伤14例,化学烧伤11例。对照组有42例,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为13~68岁,平均年龄为(26.1±5.7)岁;火烧伤11例,电烧伤18例,化学烧伤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烧伤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方法

首先对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实际病情,给予支持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诸如在生活饮食、医疗卫生、身体素质及心理情绪等方面进行护理协同治疗。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2.2.1 人员及时间安排

①人员安排:选用1名主任医师,负责医药治疗中职责分配及流程督导,与护师协商交流决策;2名副主任医师,分别负责药物的开具及烧伤程度诊断,病症的恢复记录及后续计划;1名副主任护师,负责日常护理计划的制定及督导,与医师的交流决策;3名主管护师协同负责,负责护理计划实施,过程记录及反馈。

②时间安排:每周1次门诊检查,烧伤面的处理;每2周1次门诊随访,知识普及;每月1次各项指标确诊,及后续治愈方案疏导。确保患者能及时复查、确诊,护师要提前1~2小时进行电话通知。

2.2.2 建立患者病情档案

为本研究的患者说明此实验的目的、方法及意义,自愿性及知情权,建立个人病情档案,涵盖姓名、性别及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病程、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个人体征信息、家庭住址及电话等。

2.2.3 康复计划内容

①疾病知识:为患者制定每月的疾病知识学习,如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临床表现及注意事项,采用授课方式及书页宣传。

②自我管理:在饮食、药物及心理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做出合理规划,并做好记录,反复评估,持续督导,按流程持续评价。

③全程督导:治疗的全过程中医师对患者进行流程督导、病情讲解,促使患者始终保持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疾病的意识。

3 观察及评价指标

3.1 观察指标

依据烧伤诊断标准及护理评估准则[5],观察两组患者的烧伤功能康复状况,记录护理满意度情况。

3.2 评价指标

烧伤功能康复状况:应用ADL评价量表于患者烧伤处功能恢复程度的测定,分值越高恢复效果越佳(十分制)。护理满意度情况:依据患者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满意情况来评定。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 表示,依据t检验来比较,计数数据以率(%)或构成比表示,依据 检验进行对比。均以α=0.05,P<0.05为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

5 结 果

5.1 两组中患者烧伤功能康复状况对比

实验组中患者的烧伤处功能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的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ADL评分)康复状况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ADL评分)康复状况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2 3.8±0.4 5.4±0.6实验组 42 3.4±0.7 8.9±0.3*

5.2 两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满意情况,护理态度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护理满意情况比较[n(%)]

6 讨 论

烧伤在临床中的表现主要是Ⅰ~Ⅳ度烧伤,浅度烧伤、中度烧伤与深度烧伤,以及重度烧伤等。由于烧伤处的组织出现坏死,发生于特殊位置,致使其机体行为功能出现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由于目前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沿用传统疗法护理,致使效果不明显,易出现突发症状,影响患者功能的康复。鉴于目前状况,于是开展了本文的研究:针对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给予循证护理配合治疗,以期取得显著疗效。

循证护理的本质要求合理分配护理工作人员的职务,恰当运用护理流程对患者的护理时间进行安排,有效地结合患者愿望与临床经验,由此来确定最佳护理规划[7]。循证护理可以弥补常规护理中的缺陷,修正护理方案中的不足,能极大程度地协同医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康复水平得到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循证护理能更好的协调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弥补传统护理中缺陷。在本文中循证护理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得到患者极高的认可,获得极高的评价。

本文中所用指标是依据烧伤治疗诊断规范与标准,及护理效果评估标准进行指定。数据显示:实验组中患者的ADL评分数值比对照组中的数值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情况比对照组的要高,其对护理态度的满意情况也是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循证护理能极大程度地协同医药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康复水平得到提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极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身心健康,获得极高的评价。综上所述,应用循证护理于烧伤患者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极好的效果,获得极高评价与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循证康复实验组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