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应用于临床的效果评价

2019-04-20冯婉仪杨秀平吴凤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交接班沟通模式规范化

冯婉仪,杨秀平,吴凤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47)

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接班能够显著的提升护理效果,对护理工作的实施具有显著的意义,也成为对护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规范化交接班流程能够促进护理工作实施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产生的护理治疗对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护理人员进行交接班时规范化,是医院护理体系完善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1]。因此本研究主要讨论了临床的效果评价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n=100)、对照组(n=100),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分别为56例、49例,女性患者分别为44例、51例,男性患者的年龄均在20-69岁,均龄为(45.35±3.36)岁,女性患者的年龄均在21-70岁,均龄为(46.76±3.79)岁。对实验对象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排除了具有精神异常及障碍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交接班流程,实验组应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化交接班流程,主要的方式如下。

1.2.1 应用SBAR沟通模式拟定交接班流程:在对护理交接班流程进行改进的中,首先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SBAR沟通模式相关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应用SBAR模式实施的意义,实施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的方法,并在对流程进行有效的拟定,并应用此种方式对交接班流程进行改进。

1.2.2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主要应用的是情景模拟、宣讲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方式、内容、主要的流程,并能够对此种模式进行有效的掌握,并能够在应用中进行切实的落实。

1.2.3 交接方式:①集体交接班:在进行交接班时,需要进行接班的护理需提前10分钟上岗,并能够对护理工作进行了解,并能够进行整体化交接班站位,在进行交接班时,对进入病房的顺序进行规范化,并在交班中向患者问好。②床旁交接班:进行交接班时需对患者的现状了解(S:现状);患者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病史等(B:背景);对患者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有效的评估(A:评估);进行有效措施的应用,并对下一班护士进行交代(R:建议)。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患者基本情况的掌握度进行分析,对患者基础情况掌握程度主要包括:诊断及病情、症状体征、异常化验结果、护理重点,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主要应用的是统计软件SPSS20.0,(±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值为x2,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础情况的掌握情况

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础情况的掌握情况(±s,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础情况的掌握情况(±s,分)

分组 诊断及病情 症状体征 异常化验结果 护理重点实验组(n=1 0 0) 8.7 8±1.2 5 9.3 1±1.5 3 9.6 2±1.3 5 9.3 7±1.2 5对照组(n=1 0 0) 7.1 9±1.4 2 6.2 4±1.2 5 6.5 2±1.3 6 7.4 1±1.1 1 t 8.4 0 5 1 5.5 3 9 1 6.1 7 7 1 1.7 2 5 P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2.2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在应用SBAR沟通模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n(%)]

3 讨 论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交接班流程对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着显著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交接班流程中常出现空档期或者出现交接人员对患者的情况不了解,并且交接人员并没有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致使交接工作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进而降低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2]。研究中主要应用了SBAR沟通模式对交接班流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化此种方式主要是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之间及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能够使护理人员应用此种模式的方法、内容、流程进行有效的了解,并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实施[3]。交接方式中主要包括:集体交接班、床旁交接班,床旁交接班主要应用到了SBAR沟通模式,分别为S:现状、B:背景、A:评估、R:建议[4-5],规范化交接班流程能够促进护理工作实施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产生的护理治疗对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护理人员进行交接班时规范化,是医院护理体系完善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因此应用此种方式具有极大意义[6-7]。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实验结果可知,临床的效果评价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对医患纠纷的发生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对护理人员是一种无形的鼓励,能够显著的提升护理质量,并此种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的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更加有利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本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8]。

猜你喜欢

交接班沟通模式规范化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提高肺病科护理交接班有效性的改进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脑卒中病房护理交接班模式改良与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