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干预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2019-04-20邓妙芳黄水伟张亚忠莫东霞周昳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骨折病人疼痛

邓妙芳,黄水伟*,黄 裕,张亚忠,莫东霞,周昳琳,梁 妹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上肢骨关节科,广西 梧州 543000)

老年人是上肢骨折高危人群,其生理机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对疼痛耐受力较差,且容易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而疼痛是该类患者的主要症状,对患者的身心有着巨大的折磨。而老年人受到疾病、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敏感的情绪,会进一步加剧老年病人的疼痛感[1]。为了更好的维护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需要针对老年上肢骨折引起疼痛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本研究以我科收治的90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骨折疼痛的效果,分析临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科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病人男性18例,女性27例,最高龄88岁,最低龄56岁,平均年龄(65.3±4.9)岁;其中锁骨骨折5例,肱骨近端骨折13例,桡骨远端骨折22例,尺桡骨骨折5例。对照组病人男性21例,女性24例,最高龄91岁,最低龄57岁,平均年龄(66.2士6.1)岁;其中锁骨骨折7例,肱骨近端骨折16例,桡骨远端骨折18例,尺桡骨骨折4例。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对照组上肢骨折常规一般护理:安抚情绪是患者配合治疗的基础;合理安排床位;做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记录二便情况,适当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尤其对患者骨折部位疼痛做好记录;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治疗和护理;用药指导护理;饮食和营养支持指导护理。予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对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延续,以及在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疼痛护理上按不同分期进行辩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技术护理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情志调护:疼痛不仅影响患者休息、舒适和睡眠,还对各脏器造成破坏。故对新入院老年患者行情志调护,介绍同病室成功病例,让她们面对现实,放心治疗;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循环播放,音量为20~40dB,以个人感觉合适为宜[2];对精神焦虑患者要积极鼓励甚至引导其将郁闷的情绪诉说或发泄出来、以化郁为畅、疏泄情志。

1.2.2 饮食调护:中医治疗以饮食治疗为主,实践“药食同源”“药养结合”的中医护理思想[3]。中医循证创伤患者疼痛本质,对新伤、肿痛较剧者,早期会出现气滞血瘀、肿胀、畸形、疼痛,此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食物,如瘦肉粥、薏米汤及田七瘦肉汤等,可多食新鲜水果,不要急于选用补养之品。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舌苔转为正常时,再进清补之品,如去皮鸡汤、土茯苓煲鸡,忌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后期宜补益肝肾、壮筋骨的食品,如牛羊肉、土螃蟹煲龙骨、桃仁煲脊骨、淮山杞子炖水鱼、红枣、枸杞、山药、葫萝卜、桑葚、芝麻等。

1.2.3 临症护理:立位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平卧时用患肢枕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平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1.2.4 疼痛护理:入院后即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疼痛: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对痛感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管理;评估病人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解释疼痛的原因、机制,用疼痛VAS评分表进行评分,每天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疼痛评分记录在表内。入院骨折48小时内的患者冰敷肿胀部位以抑制感觉神经,起到镇痛、麻醉效果。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围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从根本上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的可能,减轻红肿、热痛的症状。疼痛难忍时使用镇痛类药物,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生理疼痛。

1.2.5 舒适护理: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合理安排床位,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使病人的身心均能得到放松,进而提高痛阈,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效果。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规范的进行操作,细心、周到的为患者服务,亲切与其沟通和交流,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增加对其的关怀,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1.2.6 健康指导:合理膳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保证营养的均衡,促进消化,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保证良好的休息质量,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指导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活动以促进其疾病的治疗恢复,消除其疼痛症状。后期在外固定拆除后可全面练习各关节活动。并向患者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坚持有计划的进行。

1.2.7 中医特色技术:骨折创伤48小时后每天上午取祛瘀散100g(本院制剂)用纯棉布袋装好放砂锅煮开20分钟后加田七跌打酒50ml(本院制剂)再煮3分钟后烫熨肿胀部位,通过药烫包的蒸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又可以通过热蒸汽促使药烫包内中药离子渗透到患者疼痛所在,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目的。药烫前向患者做好解析工作,告知患者烫熨过程中感受和注意事项,烫熨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属于正常现象,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协助患者合适体位,并注意保暖。在使用药烫包时要注意温度,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皮肤感觉差的患者温度应小于50℃。烫熨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热感,调整速度,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烫熨后清洁皮肤,交代2小时内勿清洗患处。下午予紫草、赤芍、红花等中药经过浸泡成药酒涂擦肿胀部位后按摩其相关穴位以达到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的目的。按摩时间为每次10min,动作应轻柔,以患者耐受为宜。治疗前询问患者过敏史,如对上述中药过敏禁止使用。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质料采用t检验(±s),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症状及住院时间

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症状,与护理前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通过观察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常规干预后及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症状,与护理前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疼痛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疼痛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SAS评分(分) 疼痛VAS评分(分)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5) 45.24±2.55 1.57±0.53 9.12±1.52对照组(n=45) 50.08±3.69 2.44±0.87 13.55±1.32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相对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n(%)]

3 体 会

骨折疼痛是临床骨科疾病的主要症状,其对于老年病人的治疗恢复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病人同时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饶学燕[4]的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和免疫功能下降,其对于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加上其心理较为敏感,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5],对于疼痛的反应强烈,这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提高老年骨折疼痛的效果,减少不良情绪,促进老年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SAS评分、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观察组在西医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技术治疗方法,发挥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按不同分期的辩证施护和情志调护进而获得理想的止痛效果。考虑可能原因为(1)本组患者从入院进行疼痛教育和情志调护可调动患者自身机体抗镇痛能力,为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并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疼痛,使患者可以准确的描述疼痛的症状,有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音乐音调,节奏,速率等差异产生不同声波,进入耳蜗后经基底膜震动后会产生动作电位,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入脑干经丘脑进入大脑皮层刺激神经系统,从而产生舒适及愉悦的感觉,使患者精神得以放松。(2)入院后对骨折48小时内患者冰敷肿胀部位以抑制感觉神经,起到镇痛、麻醉效果。疼痛难忍时使用镇痛类药物,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生理疼痛。对骨折48小时后患者使用中药烫熨、中药涂擦、穴位按摩干预以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肿胀消退。(3)舒适的环境可以使病人的身心均能得到放松,进而提高痛阈,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效果。(4)调整舒适体位,可以让患者保证充足睡眠;按不同分期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饮食结构,如早期指导患者进食田七煲瘦肉汤,因田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降血脂、血糖的作用,单服用味苦,加瘦肉一起煲汤味道极佳可以促进患者食欲,极适合老年人服用,增加粗纤维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对疼痛的加剧。实践“药食同源”“药养结合”的中医护理思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因骨折疼痛而严重影响生活,有利促进患者康复。(5)骨折疼痛与血脉凝滞,经络不通有关,正确指导患者掌握各期功能锻炼有利各关节活动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肿胀消退,起到“经络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老年病人的治疗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延续,继续开展情志护理、辩证施善、舒适护理、康复训练(按不同分期指导功能锻炼)[6]、中医特色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以调畅气机,舒解情志,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进而有效的缓解疼痛[7]。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干预对于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痛苦,更好的维护其身心健康,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本文编辑:李爱英

猜你喜欢

骨折病人疼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谁是病人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病人膏育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