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管护理模式在胆道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察

2019-04-19容艳仁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色卡胆汁胆道

容艳仁

(梧州市工人医院普外科一区,广西梧州543000)

胆道外科疾病因病情急、术后引流管多而使得护理工作复杂,一旦出现疏忽,则容易导致医疗隐患,所以在胆道外科工作中,引流管护理非常重要,特别是T管引流护理[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道外科手术患者,观察在胆道外科护理中应用T管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道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最大为37岁,最小为23岁,年龄均值为(57.5±2.2)岁,体质量均值为(57.6±10.4)kg;研究组39例患者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大为39岁,最小为24岁,年龄均值为(57.6±2.3)岁,体质量均值为(57.6±10.4)kg;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本研究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脱落,根据体位对引流袋进行调节,确保引流管通常,避免出现压迫、扭曲等现象,确保切口辅料清洁、干燥,若有胆汁渗漏等现象,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及时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将碘伏涂抹于引流管处,以消毒灭菌,另外对胆汁颜色、胆汁量进行观察和记录。研究组行以T管护理模式,首先向患者说明T管护理模式的必要性、有效性、具体做法等知识,在术后第一天开展T管护理工作,对引流液颜色、浊度、引流量进行记录,并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用红、黄、绿三个颜色标记T管,在交班本上粘贴三色卡,并在患者床号前对应粘贴三色卡,对护理时间进行记录,根据三色卡颜色对患者开展相应频度的护理,红色卡代表每间隔2小时进行1次护理,对于特殊患者,需要以其病情变化为依据及时标记,黄色卡代表每间隔4小时对患者进行1次护理,绿色卡则代表每间隔8小时进行1次护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为满意(90分以上)、一般(60-90分)、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满意+一般=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 0.2 6%,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77%,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69.2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胆道术后T管引流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使胆道压力得到缓解,避免胆汁渗漏而导致胆道狭窄、胆道梗阻、腹膜炎等严重症状,另一方面可以对胆汁引流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且可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2]。所以对于胆道外科手术患者来说,及时发现T管异常,并给予良好T管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效果[3]。

本次研究中,针对胆道外科患者行以T管护理模式,并与常规护理作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T管护理模式在胆道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在T管护理中,通过三色卡的设计体现了更多优势,首先通过三色卡护理模式,可以便于交接,确保护理工作的系统化,同时交接护理人员可以了解患者护理风险强度,为重症患者提供优先护理服务,对护理资源合理分配,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4]。其次可以根据患者护理风险强度更改三色卡,使护理频度增加或减少,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T管护理导致的并发症,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避免出现护理失误现象。最后T管护理模式强化了对患者的关注程度,患者也更加满意临床护理服务。因此在胆道外科护理中,T管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5]。

4 结语

在胆道外科护理中应用T管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色卡胆汁胆道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数字色卡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2018/19秋冬国际流行色定案色卡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2016年情人节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