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O.R.脊柱肿瘤患者缓解焦虑的有效性评估

2019-04-19唐小梅羊海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病患脊柱手术室

刘 娟,唐小梅,羊海琴*

(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03)

前 沿

手术室(operating room O.R.)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与医院中其他医疗部门相比,手术室环境封闭(患者与家属隔离),常因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而导致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恐慌,焦虑,孤独无助等)产生,这会在治疗期间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患者焦虑情绪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差、出院时间延长等[2]。个性心理护理角度对脊柱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帮助,判断此方法是否可减轻患者PICS症状。传统的心理护理(TPN)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科学和系统的措施维护病患心理健康的方法。目前已知,TPN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由于疾病所引起的心理问题,达到缓解固有疾病,同时预防新发问题,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3, 4]。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深入,个性化心理护理(EBPP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少数文献报道EBPN治疗效果甚至优于药物治疗。[5]然而目前尚无任何文献用于EBPPN对于手术患者的治疗。本文比较了EBPPN和TPN对于缓解手术室脊柱肿瘤病患的作用,明确EBPPN显著缓解病患的焦虑情绪。

1 研究对象

列入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5月一2017年l0月内在我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某一位教授组手术的145例脊柱肿瘤患者(表(1),其平均年龄为44.5 + 40.8岁,中位年龄为49岁,其男女比例为1:1.3。纳入本研究的标准为:(1)神智清楚,能够正常交流,(2)疾病转归良好,平稳转入康复医院治疗。预实验患者入组共48例,其平均年龄为49.1 + 28.8岁,中位年龄为51岁,其男女比例为1:1.5。研究开始前,两组之间人群分布未见明显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本研究中手术室脊柱肿瘤某教授组的患者被分为两组。组一患者予以护理+TPN,另一组患者予以护理+EBPPN。根据表2筛选的患者主要三种诉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沟通: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多数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无法适应,产生情绪紧张焦虑,导致患者出现极重的思想负担。亲切的语言沟通可使患者了解本身病情,建立攻克疾病的信心。同时充分的交流也使护士在第一时间了解病患所需,洞察其心理变化,从而尽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此外,在操作前告知患者所要进行的操作及其目的并得到其同意,使患者感觉得到人格尊重及亲切感。(2)非语言沟通:欠成熟的操作,生硬的态度均无法使患者得到安全感。所以我们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始终以亲和与微笑待人,治疗操作时手法轻柔,有条不紊,让患者认为身处最佳的治疗团队之中,获得其信任感及安全感。(3)其他:手术室内环境刻板,光线敞亮,有刺耳的仪器报警声,导致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精神极度紧张。我们在每个患者入室后麻醉开始前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从而减轻病患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

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获得。患者的诉求排名由问卷调查获得,共7项,每项满分10分,分值越高,提示诉求越为主要。患者的焦虑程度由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活的,以50分为正常上线,超过则存在焦虑症状,且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严重。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14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100%,所有问卷由专人录人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3 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所有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士标准差,四个表格的统计使用卡方检验,总体人群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为差异有显着性。

3 结 果

首先,我们对于研究对象患者对于护理的主要诉求进行评判(表1)。在我们列出的7项评判项中我们发现,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由为重要,其中语言沟通评分9.2 + 0.8,排名第一,非语言类沟通评分9.1 + 1.1,排名第二。担心术中和术后疼痛为第三重要因素,评分为8.7 + 1.3。针对此项调查的研究,我们将心理护理的重点放置于此三项。随后我们比较了该教授组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在给予TPN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为74.4+ 12.7(表3),显著高于SAS评分上线(50)。而EBPPN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仅为45.1+ 12.7,既低于SAS评分上线,又显著低于TPN护理组 (P<0.05) 。

然后我们根据病患的属性给予分类研究。首先,我们按性别对患者进行划分(表3),我们发现TPN护理组组男/女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62.7 + 12.4和86.1 + 10.1,均高于SAS评分上线。相反,EBPPN护理的男/女患者SAS评分分别为39.9 + 10.1和50.3 + 12.1。统计学检验提示TPN的男/女患者均获得最低SAS评分 (P<0.05) ,而组间无明显差别 (P>0.05) 。然后,依照年龄不同,将所有病患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间(>65岁)(表2)。TPN组老年和非老年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81.1 + 10.5和67.7 + 14.5,均显著高于SAS评分上线。经过给予EBPPN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分别降低至56.2 + 9.2和34 + 12.1,两者均较前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表1 采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手术患者诉求排名。

表2 两组患者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比较。

4 讨 论

4.1 提出EBPPN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又一项可靠的可凭

绝大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的爆发缺乏认识,从而由于疾病导致身体不适而引起心理障碍,导致多种不良后果[3]。既往虽有文献报道缓解手术室患者紧张心理的多种干预因素,但目前依旧缺乏对其护理目标满意的有效护理方案。[6,7]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脊柱肿瘤手术患者紧张焦虑护理也是当前重点掌握科目。本文通过介绍我院EBPPN护理的方法及一些数据,提出EBPPN护理对于脊柱肿瘤患者的重要性,从而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又一项可靠的可凭。

4.2 EBPPN护理对脊柱肿瘤手术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给予传统的TPN护理虽然使患者疾病平稳,但男女患者均表现为极度严重焦虑。如果这种焦虑长期存在,则可促使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跃,儿茶酚胺排出增多,导致多器官的灌注减少,导致内环境紊乱,促使病情加重[8]。然而,当给予正对性心理安慰治疗后,患者焦虑程度均显著下降,长期则可使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趋于稳定[8],病情得到控制。以上信息均提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对于脊柱肿瘤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4.3 年长者同样非常需要EBPPN

本研究还发现,老年人(>65岁)在术前同样存在极高的紧张情绪发生率。老年患者由于多伴其他基础疾病,导致其对新发疾病本身耐受性即差[9]。如在长期紧张情绪后导致心理疾病,患者受到二重打击,极易导致机体无法接受此类应激反应,导致老年患者内环境紊乱,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9],最终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总之,EBPPN护理对于改善ICU病患的紧张情绪,从而改善患者内环境,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猜你喜欢

病患脊柱手术室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