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价值评价

2019-04-19余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纠纷例数护理人员

余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430056)

急诊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一个重要科室,具有工作量大、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大部分患者为突然发病,患者以及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传统护理缺乏主动性,过于单一,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急诊护理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热点[1-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急诊收治的90例患者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定本院急诊收治的90例患者,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例数=45)、试验组(例数=45)。试验组女性18例,男性27例,年龄在20-76岁,平均年龄为(48.62±5.14)岁;就诊时间在2-18h,平均时间为(10.06±2.16)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例数之比分别是13:23:9。对照组女性20例,男性25例,年龄在22-74岁,平均年龄为(48.57±5.14)岁;就诊时间在3-18h,平均时间为(10.08±2.18)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例数之比分别是14:20:11。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纳急诊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配合急诊医生完成抢救,监控病情等。

1.2.2 试验组:①评估护理目标: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急诊常见的护理纠纷。经循证分析发现:主要有患者以及护理人员两方面。患者方面为: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甚少,存在严重的应激反应;护理人员方面:主要有主动服务意识差、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工作压力大、编制不足等几方面的原因。②制定护理目标:根据急诊护理纠纷发生原因以及患者反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旨在于提升急诊护理服务质量。③护理措施:1.层级护理管理:建立技术管理以及行政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主要由正、副护士长以及责任组长组成,技术管理主要责任、高级、初级、助理护士组成,组内所有护理人员均需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合理排班,注意人力资源的平衡性。2.强化培训:护理部应根据不同层次护士的工龄以及需求确定培训内容,一般一个培训周期为3个月。重点强化对低年资护士操作技巧的培训,包括心脏除颤、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呼吸机使用、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技术、心肺复苏技术等[3]。3.护理教育:首先要转变护理人员工作思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一切应为患者考虑,学会换位思考,对于表现优秀的患者,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4.优化护理流程:分诊台应设置在急诊显眼处,护理人员应主动迎接、疏导患者,为患者赢得充分的抢救时间。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开放绿色通道,以先抢救,后登记挂号为主[4]。5.强化与患者沟通: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以及家属受教育程度、病情轻重、经济情况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时消除患者减轻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赢得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与理解,多以抚摸、微笑等形式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5]。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以科室自制的护理质量考核表评估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应急能力、护理执行规范、评估风险、规避纠纷、管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态度七方面,每项均以百分制为主,分值高低与护理质量高低成正比。

1.3.2 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以[n/(%)]形式表示,以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质量七维度评分:试验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s,分)

表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s,分)

组别 应急能力 护理执行规范 评估风险 规避纠纷 管理患者 基础护理 服务态度试验组(n=45)96.28±6.2895.86±7.1695.88±8.8496.82±9.6295.86±7.8497.62±8.8896.77±7.16对照组(n=45)80.06±4.3180.88±4.3881.62±4.6482.55±5.1382.49±5.3183.46±6.7882.54±6.48 t 14.285311.97239.58158.78039.47188.50209.8849 P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1 例出现护理纠纷,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9例出现护理纠纷,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0.00%(9/45)。试验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7.2000P=0.0073)。

3 讨论

急诊是一个护理风险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突发疾病以及治疗方法了解甚少,极易出现烦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如果急诊医护人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情绪,沟通、协调能力低下,极易引发护患纠纷[6-7]。目标护理将结果作为护理导向,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根据影响护理目标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应激状态或者不良情绪,让患者以及家属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更加信赖护理人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率,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予以患者一定的精神支持或者心理安慰,有助于急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8]。本研究示:试验组护理质量显著较对照组高,投诉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在冯静[9]研究中,护理纠纷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2.0%、9.0%,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目标护理在急诊护理中安全性、可行性较高,应当作为急诊理想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急诊采纳目标护理,可有效降低投诉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服务质量,增添医院服务形象,有效弥补了传统护理的不足,值得临床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纠纷例数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