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减少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9-04-19徐洋秦悌芳周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硅胶胸部头部

徐洋,秦悌芳,周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急诊ICU,江苏南京210028)

目前对ARDS患者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多为经验式护理,病人常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压力性损伤、体位变动性低血压、鼻饲液反流性误吸等并发症。因此如何减少并发症,是护理人员面临的重点难题。总结临床经验,制定一些列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并发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本院EICU2018.08-2019.02接诊的15例常规住院行俯卧位通气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

选取本院EICU2018.01-2018.07接诊的14例ARDS行俯卧位通气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时间≥8h/日,连续实施3天以上,俯卧位通气前均无相关并发症。

1.2 实施方法

(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俯卧位通气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和讨论。

(2)评估:俯卧位通气实施前对患者原发病及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3)沟通与镇静:清醒患者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合作,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沟通后遵医嘱实施肌松镇静。

(4)规范的操作流程:我科制定了《EICU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增加了节力单翻身法,每两小时移动头胸位置等方法,比传统的操作流程更加省力、安全、有效。

用物准备:软枕3个,小侧身枕1个,硅胶头垫1个,硅胶胸垫一个,中单一块(大小与病人身长相仿),减压敷料10块,电极片5片。

人员准备:至少6名医务工作者(5名护士,1名医生)。

病人准备:俯卧位通气前予病人充分镇静肌松,暂停鼻饲营养,抽空胃内容物,吸痰,吸清口鼻腔分泌物。

翻身流程:脱去病人衣物,病人身下垫中单,四人分别站在病人两侧,每边两人,头部一人(医生或高年资护士),脚部一人。首先抬起病人中单,将病人移至床一侧。将病人翻转90度程侧身状,检查调整全身各管路位置,调整心电电极片位置至后背部。与两侧锁骨、两侧胸部、两侧髂骨、两侧膝部、及额头部、下颌部贴减压敷料。翻转病人成俯卧,脚部的护士将胸垫垫于胸部,头部的医生保证头部气管插管位置适当,呼吸机正常工作,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情况。病人头部垫硅胶垫,脸偏向一侧,双上肢垫软枕,可成弯曲功能位放于头部两侧或身体两侧,也可成游泳状,手臂伸直放于头部两侧,脚腕部垫软枕,使脚尖悬空,予病人调整好各管路位置,穿衣加盖被服。口角部放纸巾或吸水纱布,防止口鼻腔分必物浸渍面部皮肤。可把床整体成头高脚低位抬高10度,每2到4小时回抽胃管,防胃潴留,预防误吸等。胸部硅胶垫下方一侧可垫小侧身枕,改变胸部受力位置,每2小时调整头部、双上肢及侧身枕位置。

观察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做好气道管理。

固定管路:妥善安置固定管路,保持通畅在位。及时吸痰,做好气道湿化,预防呼吸机湿化水聚集反流等。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易于被口水浸渍松脱,要及时更换。各引流管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使用减压敷料隔离,尤其三通及各管道上的小夹子,要用纱布包裹好,防压伤。

良好沟通:俯卧位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提前告知家属,发生后及时沟通妥善处理。

基础护理:俯卧位期间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口腔护理等。

1.3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医生指导下协助病人翻身,翻身后按医嘱和各项护理常规完成治疗和护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病人行俯卧位通气时,其主要的并发症,具体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皮肤压力性损伤、低血压、误吸的发生率。

1.5 结果

表1

2 讨论

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俯卧位通气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俯卧位通气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关键是将预防措施放在首位,同时做好基础护理,与家属良好沟通等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与纠纷的发生。

猜你喜欢

硅胶胸部头部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无线光电鼠标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厚朴酚中压硅胶柱层析纯化工艺的优化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
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应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