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期间心脏康复护理干预 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2019-04-19熊玉如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心功能心脏

熊玉如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湖南 长沙 410000)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具有风险性大、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残率高等特点,若在术后未得到有效治疗、护理,可导致患者出现猝死、心力衰竭,对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传统护理能虽能够对疾病恢复起到一定监护作用,但较为被动化,无法满足机体恢复需求,因此需另外选择一项更为科学化、全面化、针对化的护理方案。研究显示,心脏康复护理针对患者当前风险因素,实施针对化护理措施,有助于心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文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探讨住院期间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1.58±4.86)岁;疾病类型:22例为冠心病实施搭桥手术,38例为瓣膜病实施换瓣术;NYHA心功能分级:9例为IV级,31例为III级,20例为II级。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61.96±4.57)岁;疾病类型:23例为冠心病实施搭桥手术,37例为瓣膜病实施换瓣术;NYHA心功能分级:8例为IV级,33例为III级,19例为II级。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包括:(1)术前需做好健康教育:术前为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优势等知识,且给予生存教育、心理支持、精神支持,术后注意睡眠指导、营养指导、术后伤口保护等;(2)术前呼吸指导:定时帮助患者拍背,加强腹式呼吸训练和深呼吸训练,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排痰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加强心脏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措施:

(1)个性化按摩和呼吸治疗训练:①个体化按摩疗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主要针对腰背部、肩部、颈部进行个体化按摩,尤其时肩胛骨,主要技术包括:a颈部疼痛触发点的放松;b肩胛带的结缔组织和肌腱膜放松技术;c对菱形肌、斜方肌等神经肌肉触发点放松;②呼吸治疗:主要进行呼吸操训练和肺复张训练,但在训练期间,需预防伤口裂开或剧烈疼痛,注意保护伤口[2]。

(2)运动训练:①术后1~3天属于第一阶段:a主要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每隔2小时训练一次,每次3~5遍,以免发生肺不张;b下肢锻炼:注意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趾训练,分别进行外翻、内翻、伸直、屈曲等活动,每日2次,每次各进行8~10遍;c上肢功能锻炼: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进行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训练,多进行外翻、内翻、屈曲等活动,每日2次;②术后4~14天属于第二阶段:a保持有效咳嗽、深呼吸、腹式呼吸;b下床活动:常规情况下,术后7天便可进行床边脚支持坐位、站立、扶床、离床训练,不可急于求成,需保持循序渐进,同时在此阶段,注意观察患者运动前后呼吸、心率变化,一旦发生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还需立即停止训练,适当调整运动量;c上肢训练:与第一阶段相同,但需注意防止穿刺管滑脱或阻塞,注意保护桡动脉;③第三阶段需助于增加运动量和运动频率,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尝试进行室外运动,比如散步、上下楼梯等,但需注意活动时间,以轻微乏力为宜,根据后期恢复情况,可延长活动时间,直至能够独立活动30~60分钟[3]。

(3)心脏康复阶段:根据患者当前心脏分期,给予相应康复护理指导,①对于I期心脏康复患者:在康复早期,需缓解患者当前焦虑、不安、抑郁、抵触情绪,做好解释工作,树立对康复自信心,并在室内播放轻音乐,缓解当前情绪,且嘱咐患者可通过交谈、看电视、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内心不适感,同时还需教会患者腹式呼吸训练法,每日两次,每次从10分钟,逐渐过渡至30分钟,且可通过捏小球释放压力,每日两次,在术后的第4天,可开始连续站位、走位训练,后期过渡至上下楼梯训练;②对于进入II期康复患者,需配合有氧训练,包括太极拳、慢跑、快走,进行适度的户外行走,运动强度以患者舒适、无疲劳为宜,逐步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后14天LVEF、6分钟步行距离、肢体运动功能、意外事件发生率。

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4],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运动障碍症状越轻,肢体运动功能越好。96~99分代表轻度运动障碍;85~95分代表中度运动障碍;50~84分代表明显运动障碍;<50分代表严重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版本统计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观察组LVEF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心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对比意外事件[n(%)]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特征为运动能力降低,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可延长住院时间,影响预后,对此还需在术后加强康复护理指导,从而尽早恢复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尽早恢复病情。

常规护理中主要对患者进行呼吸指导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各项护理、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但无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且预后效果较差。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通过个性化按摩、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放松患者身心,预防压疮发生,还可避免伤口撕裂,加重机体疼痛感,有效促进疾病康复;通过运动训练,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实施相应阶段的运动训练,从而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心功能恢复,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压疮、跌倒、再次血运重建等几率发生,加速疾病的康复,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针对、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F(61.65±7.48)%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368.48±48.68)m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95.26±8.9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住院期间的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心肺功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心功能心脏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心脏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康复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疗效分析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