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影响力分析框架下中沙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

2019-04-08刘明德储德朗

关键词:沙特伊朗石油

刘明德,储德朗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引言

截至2017年底,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和原油出口量分别为366亿吨和3.57亿吨,在全球分别排第二位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量已位居世界首位,分别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2%和全球能源消费需求增长的33.6%,其中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BP预测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量将占据全球能源需求量的28%①如无单独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8。。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且在石油对外依存度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中国需要寻求稳定的能源供应。同时,作为中东乃至世界上的能源出口大国,沙特需要寻求稳定的能源消费市场。中沙之间一直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且沙特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国之一,因此,沙特仍将是我国未来能源合作的重点对象。当前,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全球能源供求的非均衡性,使能源具有“政治商品”的战略属性,能源不仅成为了国家间博弈的重要武器,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实力竞争的核心要素[1]。鉴于中东地区独特的战略位置以及沙特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为了维持自身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优势地位甚至为了操纵国际能源市场,纷纷对沙特施加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

1 中沙能源合作的现状

1.1 沙特能源的现状

沙特的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于世界首位,对国际能源供应有重大的影响。据BP统计显示,2017年底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66亿吨,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15.7%,居世界第二(表1)。沙特已探明的石油主要集中在该国东北部的加瓦尔(Ghawar)、萨法尼亚(Safaniyah)、库阿斯(Khurais)等油田中,且预测产量均在90万桶/日以上(表 2)。

表1 2017年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单位:亿吨)

目前,沙特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能力,2017年石油产量为561.7百万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的石油产出国。虽然委内瑞拉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越沙特,但在炼油能力上无法与沙特抗衡,2017年,委内瑞拉产量为2 110千桶/日,沙特产量为11 951千桶/日,沙特炼油能力是委内瑞拉炼油能力的5倍以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mco)是仅次于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该公司在荷兰、地中海以及日本等地都拥有石油储存设施。沙特的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沙特政府60%的收入来自石油,沙特石油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75%左右②IMF Executive Board Concludes 2017 Article IV Consultation with Saudi Arabia[EB/OL].(2017-07-21)[2017-09-21]https://www.imf.org/en/News/Articles/2017/07/21/pr17292-imf-executive-board-concludes-2017-article-iv-consultation-with-saudi-arabia.。沙特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也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两者占据了沙特国内能源消费领域的99.9%,核能、水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年消费量合计不足1.0%(表3)。

表3 2017年沙特能源消费结构(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1.2 中沙能源合作的现状

中国自1993年进口沙特原油以来,双方不断增强合作关系并拓宽合作领域。1997年,我国的中石油、中石化等油气公司进入沙特进行油气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中沙建立石油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公司组建了中沙天然气公司,同年,沙特阿美公司与福建石化公司合资建设了福建炼油一体化项目。2006年中沙签署《关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领域开展合作的议定书》,并就能源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2011年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共建红海炼油公司,2013年沙特提供了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并以560万桶/天向中国输出,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商①Chinaisnowtheworld’slargestnetimporterofpetroleumandotherliquidfuels[EB/OL].(2014-03-24)[2017-10-14].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15531.。亚太是沙特原油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则是沙特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原油进口国,2016年中国成为沙特原油出口的世界第二大国(表4)。目前,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在炼油、石油贸易和工程服务等领域均有合作,2016年1月,中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延布炼油厂正式投产启动,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分别持股37.5%与62.5%②中国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延布炼油厂正式投产启动[EB/OL].(2016-01-21)[2017-10-21].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6-01/21/c_128653342.htm.。此协议提升了沙特阿美向中国石化供应原油的竞争力并加强了双方在炼油、化工、原油供应、石化服务等方面的合作。2016年7月,中国石油管道局中标沙特拉斯坦努拉(Ras Tanura)管道项目,该项目合同额达3.3亿美元③中国石油管道局中标沙特拉斯坦努拉管道项目[EB/OL].(2016-07-20)[2017-11-03]http://www.bhi.com.cn/sector/Detail.aspx?id=12775902.。此外,中沙已由“战略友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且双方拟构建“中沙能源合作共同体”,此举进一步加强了中沙之间的能源合作关系④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引领中沙合作[EB/OL].(2016-01-21)[2017-11-05].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1/21/c_1117842931.htm.。

表4 2017年沙特原油区域间贸易流向(单位:万吨)

1.3 中沙能源合作的特征

中沙之间的能源合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战略互补。沙特是世界上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大国。沙特需要寻求强有力的石油买家,中国需要寻求强有力的石油卖家。正是这种互补的能源战略推动着中国与沙特的持续合作。(2)贸易量大。2015年,中国跃居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沙特向中国出口额达925亿里亚尔,从中国进口额达924亿里亚尔,出口、进口均位居第一⑤2015年沙特对外贸易额达3733亿美元,中国成为沙特最大贸易伙伴[EB/OL].(2016-0601)[2017-11-17].http://sa.mofcom.gov.cn/article/ddgk/201606/20160601341516.shtml.。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最重要的海外原油供应国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承包工程市场。沙特是中国在全球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虽然近几年中国从沙特进口的石油所占进口总量的比重在降低,这是因为进口总量在不断上升,从2013年到2016年期间,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均在5 000万吨左右(表5)。(3)合作范围广。近年来两国的合作范围在不断拓展,目前,中国在沙特的企业多达上百家,业务覆盖铁路、房建、港口、电站、通讯等多个领域。同时,沙特也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食品、纺织品等廉价消费品。不过,能源贸易仍是中沙之间的合作轴心,中国已在沙特的油气勘探、炼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服务、股权投资等领域开展合作①刘磊.中沙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4):50–55.。

表5 近5年中沙原油贸易状况(单位:万吨)

2 影响中沙能源合作的国际因素

石油本身只是一种自然资源,没有政治属性,而由石油衍生的诸如石油资源的主权、占有权、控制权、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石油价格的制定等便与国际政治扯上关系[2]。中东地区因巨大的能源储藏量和出口量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在此的长期博弈,其中沙特因其在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上的关键地位,因而成为世界各国争相争取的首要对象。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国和沙特的能源合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别国的影响,其中具有明显利益之争的是美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这些国家对中沙能源合作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

2.1 美国对中沙能源合作的影响

2.1.1 政治干预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和进口国。据BP统计,2017年美国原油进口总量为3.941亿吨,其中从加拿大进口原油1.703亿吨,从沙特进口原油0.470亿吨,而从加拿大进口的原油占据了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43.21%。自“9·11”事件以后,美国更加重视能源安全,其能源进口策略由从中东国家大量进口转为向邻近的加拿大和中南美洲国家进口。同时,伴随着“页岩气革命”的发展,美国降低了对原油的进口,而且还能将油气出口,这对全球的能源供应以及国际油价都将产生影响。虽然美国对中东油气的依赖有所降低,但对中东的干预则丝毫没有放松,甚至步步紧逼伊朗和叙利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中东地区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也因此把中东石油视为其重要的国家战略。对美国而言,一方面,掌握了中东的石油资源即控制了全世界的经济运行;另一方面,控制了中东,西边可以稳定欧洲,北边可以防范俄罗斯,东边可以制约中国、印度和日本。美国历来都视中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认为其是世界能源规则的制定者,而且美国历届政府都从战略角度出发牢牢地将波斯湾地区的能源流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美国通过介入中东国家内政,与沙特结盟,培植亲美势力,对反美国家实施制裁。

2.1.2 军事控制

美国推行其石油霸权的一个最直接而又有效的方式就是军事控制。早在1945年,美沙就达成了军事协议,即由美国保障沙特国家安全,沙特则给予美国公司在沙特油田的永久性特权以作为交换。虽然该协议已经期满,但至今仍是不成文的规定。为了争夺对中东石油的控制权,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就在中东地区建立了新的美军基地和设施。美国直接以军事手段控制能源资产炼油厂、输油管线,在所有大型油田附近布置军事基地,在主要石油运输线上建立战略据点。军事保护或武力打击能源生产和运输设施,包括油田、炼油厂、输油管线、港口设施等等,对能源的必经之地——国际海峡——实行军事控制,向主要能源生产国提供军事装备以换取优惠市场待遇,或强制邻国给予优惠待遇[4]。美国在沙特建立军事基地,派遣军队,并向沙特提供武器装备,例如飞机、装甲车辆、火炮、雷达系统、导弹和军用船舶等。从1950年至2015年之间,沙特几乎一半以上的军购来自美国,而且军购价值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表6)。2017年,沙特从美国的军购价值更是高达34.25亿美元,占沙特在全球军购价值的83.31%,而且沙特在美国购买的军火价值随着其在全球购买军火价值的比重同方向增加。

表6 1950—2015年沙特从美国军购价值(单位:百万美元)

2.1.3 石油美元

如果说货币是流通的桥梁,则价格控制着桥梁上流通的频率。价格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控制着国际资金的流向和速度,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能源使用量以及经济发展的快慢。所以,能源消费国与能源出口国以及国际石油公司之间争相控制石油价格决定权。石油美元是美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另一重要原因。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石油始终与美元挂钩,无论世界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国际石油仍然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而石油美元的波动除了与需求有关外,还与各大能源出口国之间的博弈以及美国的背后操作有关。美国通过金融手段和货币政策,通过石油财团、盟国关系以及建立排他性能源贸易集团等举措相互配合达到控制油价涨跌的目的,从中获取巨额利益[5]。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也在利用一切手段试图控制能源市场,包括散布谣言到人为地制造供应混乱,以此来影响价格和获取利润[6]。

2.1.4 金融控制

美国建立的石油美元体制不仅控制着全球石油的产量和出口,还通过国际石油公司和金融机构操纵油价的涨跌。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石油出口国的沙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被美国一系列的条约所约束,美国在实际上控制了欧佩克(OPEC)之后,逐步建立了其在全球的金融体系和利益链,并由此控制着全球油价基准,沙特在石油价格形成过程中不过是一个代理人①石油价格战:打的不是消耗战,而是世界石油贸易版图的重划[EB/OL].(2016-02-03)[2018-02-03].http://www.cnei.info/113830/11033972.html.。在沙特主导的当前低油价消耗战的过程中,真正目的是美国操纵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和能源市场。不过效果并不明显,俄罗斯不仅抢占了沙特在亚太的能源市场,而且沙特在这场能源消耗战中本身的经济利益也受到重创。而美国则“一箭双雕”,一方面打击俄罗斯,另一方面利用低油价使美元流回美国市场。当前,沙特在大量购买美国军火、受低油价之害以及自身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开始发行债券并向美国举债,而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剧其被美国的金融集团控制的力度。

2.2 俄罗斯对中沙能源合作的影响

俄罗斯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在于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其天然气以及石油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五;其次在于其是军事大国,拥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力量。俄罗斯同时掌握了军事权力和能源权力,因此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俄罗斯的能源主要输往欧洲,但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控制境外油气管线的走向。例如,由美国主导的连接中亚和欧洲、总长1 789公里的BTC(Baku-Tiflis-Ceyhan)石油管线刻意避开俄罗斯国土而直接将油气输往欧洲,目的就在于弱化俄罗斯对里海油气输出的垄断地位,弱化俄罗斯对欧洲能源供应的影响力以及弱化俄罗斯对外高加索国家的影响力。

俄罗斯也将中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将中东油气事务视为与其利益攸关的重大问题。在中东国家中,俄罗斯若能与沙特加强合作,那么俄罗斯想要突破欧美的包围以及掌控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将会变得更为容易。因此,对俄罗斯而言,选择与沙特合作成了必要之举。2016年沙特与俄罗斯签署核能合作协议①沙特与俄罗斯核能领域合作升温[EB/OL].(2016-03-01)[2018-03-21].http://sa.mofcom.gov.cn/article/i/201603/20160301279629.shtml.,双方加强了在核能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在全球油价低迷的情况下,这两大能源国希望通过增强合作以控制全球能源出口的主动权以及挽救油价。2017年10月4日,沙特国王萨勒曼(Salman)②萨勒曼·本·阿卜杜勒 阿齐兹·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伊本·沙特第二十五子)。自双方建交以来首次访俄,俄罗斯表示将与沙特签署价值逾30亿美元的能源投资协议与军售协议③普京欢迎沙特国王“标志性”访问:签军售大单S-400在列[EB/OL].(2017-10-07)[2018-03-05].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7-10/07/c_129716796.htm.,使两国关系迈上了新台阶。2018年2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与俄罗斯NOVATEK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就全球天然气项目开展合作④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签署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EB/OL].(2018-02-14)[2018-03-24].http://finance.sina.com.cn/7x24/2018-02-14/doc-ifyrrhct7991876.shtml.。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领域包括液化天然气供应、液化天然气市场开发以及天然气勘探和生产项目⑤Saudi Aramco,Russia’s NOVATEK sign MoU to collaborate globally on natural gas projects[EB/OL].(2018-02-20)[2018-03-20].http://www.arabianoilandgas.com/article-18410-saudi-aramco-russias-novatek-sign-mou-to-collaborate-globally-on-natural-gas-projects/.。不过,沙特与俄罗斯这两个全球产油大国多年来不仅因为中东政治而陷入冲突,也为争夺能源市场主导权而竞争,中国这个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就是两国争夺的主要对象。尽管长期以来沙特居于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首位,但2017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原油5 980万吨,已超过沙特(当年沙特向中国出口原油5 220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然而,俄罗斯对中国一直处于保守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核心合作领域、价格以及谈判时间上。因此,中俄之间的合作规模将会扩大到什么程度还要取决于国际形势的变化。

2.3 印度对中沙能源合作的影响

印度的能源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能源消耗量、低人均能源占有量、高能源对外依存度等方面,从2013年起,印度已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能源消费国。近年来印度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寻求海外油气资源并加强与能源资源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其中重点发展与邻近资源国家的合作关系。中东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其中沙特是中国和印度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国[7]。中印在能源进口结构上极为相似,几乎都是从中东、中南美洲以及西非进口原油(表7)。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与沙特通过不断深化在政治、经贸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来巩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印度加强与沙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共同维护海湾以及印度洋地区的能源运输安全,而且能够提高印度的能源安全,这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8]。

表7 2017年中国与印度原油主要进口来源与数量(单位:万吨)

2005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与印度石油公司签署了关于石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由此奠定了两国石油长期合作的基础。2010年《利雅得宣言》的签署开启了印沙关系的“新时代”,并使两国正式上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印度与沙特在新德里签署了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加强两国在国防、军事、安全、后勤等领域的合作。同年,印度从沙特进口石油70万桶/天①印度拟增加从沙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EB/OL].(2014-02-26)[2018-04-26].http://sa.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402/20140200500692.shtml.,并且还要求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印度除了从沙特进口大量的油气之外,双方的能源合作主要体现在相互投资和建立合资企业,其中包括高知县石化项目(Kochi Petrochemical Project)、欧泊石化项目(Opal Petrochemical Project)。此外,沙特也通过能源向印度换取IT、软件、医疗、通信等技术项目或学习机会,以转变单一的油气产业模式[9]。2017年,沙特阿美在新德里开设办公室以拓展在印度的业务。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Amin Nasser)②沙特阿美拓展印度业务阿美亚洲印度办公室在新德里落成[EB/OL].(2017-10-08)[2018-05-18].http://china.aramco.com/zh/home/news-andmedia/news/saudi-aramco-expands-presence-in-india-with-opening-of-new-aramc.html.说,“面对印度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助推印度的发展”。但印沙关系并非总是融洽,巴基斯坦是两国关系最大的障碍,沙特长期以来支持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则是印度在南亚地缘政治上的竞争对手。

2.4 伊朗对中沙能源合作的影响

沙特与伊朗隔波斯湾相望,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显示,2017年伊朗与沙特的人口分别为81.2百万人、32.9百万人③引用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数据,网址:https://www.unfpa.org/data/world-population-dashboard,2018-04-28.,伊朗的人口数是沙特的两倍多,伊朗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力量也相当强,综合实力在中东处于前列。同时,伊朗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此外,伊朗占据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而且沙特与伊朗在政治上处于不同阵营,因此,伊朗被沙特视为最大的威胁。

2.4.1 沙伊之间的政治矛盾

2011年因叙利亚问题沙特与伊朗关系走向恶化,2015年3月沙特空袭胡赛武装,意味着也门危机由国内冲突转变为地区冲突,其实质上则是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10]。沙特与伊朗虽同为伊斯兰教国家,却分属逊尼派和什叶派,而两教派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2016年,因教派冲突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同时,沙特商工总会宣布与伊朗中断经贸往来并敦促沙特商界人士对伊朗进行联合抵制,停止采购伊朗商品,以重创伊朗经济④沙特商工总会呼吁商界抵制伊朗商品[EB/OL].(2016-01-01)[2018-05-25].http://sa.mofcom.gov.cn/article/ddgk/201601/20160101229231.shtml.。为争夺地缘优势,沙特与伊朗之间经常操纵巴林、伊拉克、也门等小国搞局部战争。另外,伊朗的核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也被沙特视为极大威胁。

2.4.2 沙伊之间的出口冲突

沙特与伊朗在能源出口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亚太地区同是沙特和伊朗原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对两国直接造成出口冲突的就是中国。随着欧美对伊朗核制裁的解除,使伊朗能大幅度提高其日产量,由2015年的3897千桶/日增加到2016年的4600千桶/日。同时,伊朗积极推出新的油气合同以吸引外资,不断增强与亚洲、欧洲、俄罗斯等国家的油气合作,而这些措施都将与沙特形成潜在的冲突[11]。沙特曾联合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等国推行减产计划以应对当前的低油价国际市场,而伊朗不但不减产反而增产以抢占沙特的能源市场。而且像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也在不断扩大其石油产量,这对沙特未来的能源市场而言是一种潜在的挑战。

3 中沙能源合作的制约因素与潜在趋势

3.1 中沙能源合作的制约因素

就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而言,中沙能源合作的国际障碍主要表现为美、俄对中东的干预、国际油气公司之间的竞争。

3.1.1 美俄的干预

美国通过对沙特乃至对中东的政治干预,以及对全球油气产地、输送网络以及石油运输通道的控制,最终通过石油美元操纵国际油气价格以重创其它国家经济并从中获利。石油美元使世界经济构成了一个物质流与资金流相互配合的统一体,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必须出口制造业商品来换取美元,出口石油的国家获得美元然后用来购买商品[12]。俄罗斯出于战略利益与地缘因素的考虑而加强对沙特的合作。或者说,俄罗斯加强同沙特的合作,一方面是为了同沙特共同应对当前的低油价以振兴俄罗斯的经济;另一方面则是试图控制中东国家的石油资源以恢复其苏联时期在中东的地缘影响力,进而成就其帝国梦。当然,除了美、俄之外,中国、印度、日本等国也希望从中东的能源利益中分到一杯羹,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触及美、俄的利益。

3.1.2 国际油气公司之间的竞争

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组建了以“七姐妹”①“七姐妹”包括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和皇家荷兰壳牌公司。为核心的跨国石油公司来控制中东的油气资源,后经多次合并重组只剩下了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雪佛龙(Chevron)、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leum)和英荷壳牌公司(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四大公司。这些石油巨头不仅掌握了全球大量的油气资源,还买通说客、律师、银行、政府官员等操纵国际油气的开采、股价的涨跌甚至左右各国政治。这些石油巨头有权力决定将多少原油炼成汽油,将多少汽油投放加油站,以及为汽油制定多高的价格[13]。与国际老牌石油巨头相比,中国的石油企业在资产规模、跨国化程度、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14]。中国除了需要与老牌石油公司进行竞争之外,还要与新兴的油气公司抢占沙特的投资项目。

3.2 中沙能源合作的潜在风险

3.2.1 政治风险

沙特目前内忧外患,内部是沙特王储继承的合法性及各王公贵族之间的权力之争,外部则是周边国家的武装冲突不断。从内部而言,沙特是君主制国家,沙特国王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沙特家族的族长。自沙特的开国国王伊本·沙特起就确立了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然而萨勒曼国王掌权后废除了前王储而另立其子穆罕默德为新王储。萨勒曼国王打破王位继承的传统被认为“有违祖训”,遭到众多保守派和宗教派的非议与质疑,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稳定面临重大挑战[15]。另外,为了使新任王储的地位稳固,萨勒曼国王成立了由穆罕默德任主席的“最高反腐委员会”。在萨勒曼的苦心经营下,穆罕默德今后能否顺利执掌沙特政权有待观察。

从外部而言,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的代理人战争没有止息,既有全球层面的,也有区域层面的。虽然沙特和伊朗同信仰伊斯兰教阵营,却分别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的支持者[16]。2015年,也门内战引发了新的中东战争,沙特就黎巴嫩真主派对其出言“攻击”和胡赛武装导弹事件②沙特王储就导弹事件发声明批伊朗“军事侵略”[EB/OL].(2017-11-09)[2018-06-0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11/09/c_129736371.htm?baike.发布声明,称黎巴嫩、也门已向沙特宣战,其目的是要将战火引到伊朗。2017年11月21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伊斯兰国”已被剿灭。若“伊斯兰国”被剿灭③伊朗总统宣布:已剿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EB/OL].(2017-11-22)[2018-06-07].http://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171122/31700707.html.,黎巴嫩真主党将掌控黎巴嫩,而这对以色列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因而以色列又联合沙特、美国与伊朗实施对抗。由2011年至今不停的叙利亚战争不仅将中东各国卷入,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也直接参与其中。总之,沙特内部王室基础不牢,外部战火不断,这对中沙之间的能源合作而言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

3.2.2 经济风险

油价高低是影响石油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14年油价下跌以来,沙特的财政收入直线下滑,2016年沙特的政府收入跌至5 280亿美元,为2014年的一半左右。由于财政收入的锐减,导致政府预算在GDP的比重在不断升高。为此,沙特大肆举债,2017年沙特的债务已经占据了GDP的17.20%(表8)。一旦政府债务过高,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增长和稳定,从而威胁沙特的政权稳定。

受油价下行所致,沙特的劳动力市场也受到波及。无论是15∼24岁还是25岁以上的劳动力,沙特的失业率都在增加,特别是25岁以上的劳动力,从2014年开始每年增加近4万人,而2016年15岁以上的失业率达到近70万人(表9)。大量的劳动人口没有就业,不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将给沙特政府造成更大的压力。沙特经济下滑,财政面临困境,失业率又高居不下,这对中沙之间的能源合作而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表8 沙特2013—2017年的财务状况(单位:10亿美元)

表9 沙特2012—2016年的失业率(单位:万人)

3.2.3 运输风险

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海上运输通道有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而美国在这些峡口周围都部署着大量的军队。美国通过其遍布全球的军事力量对全球重要运输通道进行监督和控制,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石油管线都处于美国军事打击范围之内,包括中哈石油管线的西端、中缅石油和天然气管线、马六甲海峡等等[17]。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波斯湾国家90%的石油出口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也因此而有中东“油闸”之称。一旦沙特与伊朗或者周边国家爆发战争或冲突,“油闸”随时会有被关闭的可能。此外,中国石油进口渠道还会受到来自沿岸国家地缘角色的博弈以及海盗、恐怖分子的侵扰,因此,中国的石油进口面临着极大的运输风险。

3.3 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3.3.1 中俄有扩大合作的可能

亚太地区作为新兴的能源消费中心,已经吸引了广大能源资源国之间的注意,俄罗斯早已将目光瞄准到亚太尤其是中国,其原因在于:(1)相邻的地理位置。中俄之间地理位置毗邻,有漫长的边界线相连,随着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油气开采以及能源网管设施的完善,可以为中俄之间的油气运输提供极大的方便。(2)良好的合作基础。中俄之间具有良好的历史合作基础,并且早已形成经济同盟关系,几年来两国还在不断增强在政治、文化以及军事方面的交流。(3)互补的能源政策。俄罗斯寻求油气出口多元化与中国寻求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油气能源政策形成互补,而且中国巨大的能源需求与俄罗斯强劲的出口能力使两国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合作。(4)冲破欧美限制,挽救国内经济。俄罗斯长期受到欧美的制约,而且近年来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能源作为其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前亟需寻找合作伙伴以改变当前的局面。(5)能源资源国之间的竞争。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主要销往欧洲和中国,而沙特除了将能源销往欧洲与中国之外,美国、印度、日本等国也是其出口市场。沙特相对于俄罗斯占有更多的能源消费市场,若俄罗斯再不好好把握其仅有的油气出口市场的话,其国内的经济发展将会进一步受挫。然而,俄罗斯对中国一直处于保守态度,中俄未来能源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依赖于两国双边关系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3.3.2 油价有下探的可能

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7月1开始下跌,当日原油价格为105.37美元/桶,2016年1月1日已经跌至33.62美元/桶,2017年稍微有所回升,至2018年7月4日为74.13美元/桶①Crude oil WTI future overview[EB/OL].(2018-07-28)[2018-08-01].https://www.investing.com/commodities/crude-oil.。2016年的油价已经跌至人们的心理底线,随着近年来油价有所回升,不少专家学者以及能源机构预测油价将会继续上涨,但基于以下因素,油价仍有可能下探。(1)全球经济下滑,能源需求放缓,能源供给过剩。(2)欧佩克(OPEC)的减产协议一直处于破裂状态,俄罗斯、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国都希望增加出口量以争取市场份额和挽救国内经济下滑局面。(3)页岩气的开发。近年来,美国的原油产量在页岩气革命的推动下大幅增加,并且美国于2015年解除了原油出口禁令,这意味着像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可以向国外出口原油。(4)出于政治的原因,从2013年开始的“乌克兰危机”就暗含美俄之争,在叙利亚战争中两国更是剑拔弩张。为此,美国使出的大招则是操纵国际能源市场和金融机构以低油价重创俄罗斯经济,而且美国还让沙特配合增产,进一步压低油价,从而想在经济上拖垮俄罗斯。虽然低油价不利于沙特,但沙特愿意配合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拖垮其宿敌——伊朗。伊朗的石油开采成本要高于沙特,低油价会极大损害伊朗的国民经济,甚至造成资本外流。(5)就美国的国家利益而言,如果油价高企则会对美国经济形成冲击,这并不符合当前美国的国家利益。2018年4月油价大幅上涨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文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又在搞事了!全球各国的原油储备屡创纪录,海上还有装得满当当的油轮。油价被人为地抬高了,这没有好处,也不可接受!”①特朗普向OPEC开火称人为抬高油价不可接受!全球油价跳水跌超1%[EB/OL].(2018-04-20)[2018-07-26].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2869 21.原本强势上涨的国际油价经特朗普一说应声跳水,可见美国总统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以及美国政府现在不乐见油价处于高档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沙之间未来的能源合作将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促进中沙能源合作以及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4.1 强化中沙能源金融合作

目前,沙特拥有中东地区总市值近6 000亿美元的证券市场,而且在沙特的中资企业有160多家②首家中资银行登陆沙特:中国工商银行利雅得分行开业[EB/OL].(2015-06-01)[2018-06-15].http://sa.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506/20150601 003938.shtml.。随着沙特加入“一带一路”、沙特国家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代表处以及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国,同时中国人民币加入SDR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在沙特开业,中沙未来的金融合作范围和比重将会进一步扩大。为此,中沙双方应加强能源金融合作,促进金融政策和能源政策协调配合,创新能源金融产品和服务,放宽能源企业的信贷比重,组建更加系统的中沙货币互换协议和清算中心。同时,中沙可以考虑用人民币结算所有能源的交易和投资,虽然此举将会受到石油美元的压制,但对于减小美元波动给国际油价带来的风险以及稳定中沙之间的能源合作无疑是必要的尝试。

4.2 建立中沙制度性合作框架

建立中沙制度行动合作框架,从法律或政府文件中为两国之间的合作提供指导,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建立国民经济结构改善计划。沙特为减少对石油财政的高度依赖,于2016年颁布《愿景 2030》(Vision 2030)和《2020年国家转型计划》(NTP),旨在通过多重方式实现经济的转型。沙特希望在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而中国在这方面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2)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的能源战略。沙特正面临低油价以及国际能源市场份额减少的威胁,中沙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中沙能源合作基金组织,借此加强与沙特在铁路、港口、电网、互联网、新能源、金融、商贸等领域的合作。(3)其他领域。除了改善经济结构和打造能源合作基金组织之外,还应加强与沙特的政治、文化、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中沙互信,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和宗教传统,密切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捐助沙特的学校和慈善组织、培训和雇用当地员工等方式密切与当地居民的友好关系,以此来巩固中沙之间的能源合作。

4.3 协助沙特保障国家安全

长期以来,沙特的军队战斗力全靠其在国际上购买大量的军事武器来支撑,其中美国的军火公司就是沙特最大的供应商。中东地区由于政权更迭、宗教矛盾、各国势力角逐以及恐怖主义,导致这片土地成为世界上的“火药桶”。其中,沙特政府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针对其最大的炼油厂及拉斯坦努拉港、朱爱马港的恐怖袭击,因为沙特的石油就是从这两个港口出发被运往五大洲的汽车油箱的[18]。近年来,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实力大大增强,可以考虑加强与沙特的军事合作,帮助沙特打击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这既能保障沙特的国家安全,又能维护区域和平。

4.4 与沙特和伊朗同时保持紧密的关系

尽管近年来中国从俄罗斯、北非以及中南美洲等地进口石油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无论是从油质、油价、油量还是从运输等方面考虑,中东仍然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虽然沙特长期是中国的头号石油进口来源国,但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国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能源进口国,由于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以及美俄等国际因素对中东能源的争夺,因此,中国更应该妥善处理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关系。鉴于沙特与伊朗处于不同的阵营以及两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尚未解决,中国尤其要处理好沙特与伊朗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此情形下,要坚定奉行不偏不倚的中东外交政策,与沙特和伊朗既保持紧密合作但又不向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倾斜。

猜你喜欢

沙特伊朗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奇妙的石油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