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和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019-04-02张海丽王宇凡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资本维度速度

路 放,张海丽,王宇凡,张 弘

(西安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21)

提高企业绩效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经典管理理论研究认为资源和战略能力、制度等都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理论从企业社会资源的角度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的学术前沿话题。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现实或潜在资源总和,被单位或个人拥有并利用[1]。有学者基于元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存量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往往在绩效方面有更好的表现[2],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没有影响,甚至是显著的负向影响[3]。学者们在社会资本和绩效两者的关系研究中开始探寻中间存在的中介变量,包括竞争战略、吸收能力、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等,其中创新被视为影响二者关系重要的中介变量之一[4]。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创新类型、创新能力或创新战略的中介效应,鲜有研究关注创新效果,特别是创新速度对二者的中介作用。研究创新速度的中介作用对于全面认识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丰富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环境变化迅速,企业商品更新换代加快,创新速度作为衡量创新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重要性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创新速度指产品从概念雏形到正式投放市场商业化的时间[5]。创新速度是影响企业战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6]。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创新速度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并探寻创新速度的中介作用,例如创新速度对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中介作用[7]。通过对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田野调查及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对其创新活动与绩效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中,学者发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中国情境下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8]。现有社会资本的三维度划分中未提及政企链接维度。将政企关系纳入社会资本帮助学者更好地理解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本文将政企链接划入社会资本维度中,研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创新速度为两者的中介变量,验证其在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作用。通过研究社会资本、创新速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部机制,从理论上打开新的视角,从实践上指导企业通过社会资本的构建不断提高企业绩效。

1 研究假设

1.1 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相关研究的发展,社会资本的划分维度由单一维度向多维度演化。现有社会资本的分类方法多是基于三维分类法,即结构维度、关系维度与认知维度[9]。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指企业内存在的关系网络及其规模强度。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指企业成员在内部与外部存在的信任关系。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指企业及其成员一致的理解与共同的规范。经典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反映了提高企业绩效的机会、意愿与能力。经过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本文吸纳政企链接的观点,政企链接是企业提高绩效的独特路径[8],将政企链接维度纳入社会资本研究的维度中。政企链接指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区别于社会资本中的关系维度。

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是社会网络关系的密度、连通性以及层级[1]。在这个维度中,关键词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具有连接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功能,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为企业了解客户需求、把握市场发展动态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使企业更合理地分配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拥有更广泛关系网络的企业更易于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交换资源,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获利能力。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还为政府部门之间和不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供基础,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10],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基于分析提出假设1(H1)。

H1: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交互关系,关系维度影响主体间的关系亲疏、信任与规范程度,在这个维度中关键词是信任[1]。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能有效地降低知识的溢出水平,促进企业知识转移的意愿,提高企业竞争优势[10],进而提高企业绩效。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可防范投机行为,降低管理成本。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也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减少冲突并降低企业合作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盈利水平[11]。基于分析提出假设2(H2)。

H2: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指对目标接触的局部要素之间的共享规范和理解。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越高,要素之间的理解或规范就越多[1]。相同的价值观能加强个体间的协作行为并提高沟通效率,避免由于企业内部观点的摩擦带来的效率损失。在共同期望下企业成员有着一致的目标与愿景,有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为企业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也会有更多机会交换各自想法与资源,从而产生资源的组合价值。基于分析提出假设3(H3)。

H3: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社会资本的政企链接维度指的是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良好的政企关系会帮助企业获得稀缺性资源与税收优惠政策[3],企业对监管信息的敏感性会增强。政府作为行业规划、产业发展计划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政企关系有助于管理者获取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如政策变化和行业规范等信息,进而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为企业提供适当的保护机制[3]。基于分析提出假设4(H4)。

H4:社会资本的政企链接维度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1.2 社会资本与创新速度

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合作程度,其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当与外界的合作更加紧密时,企业往往更加了解市场,容易获取创新过程中所必需的信息和资源,进而提高创新速度[7]。同时与外界联系密切的企业能够缩短知识搜寻时间,进而提高创新速度。基于分析提出假设5(H5)。

H5: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与创新速度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强调企业间及企业内部形成的信任关系。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洽关系会提高共享知识的意愿并加快对知识的理解,避免合作中的摩擦[12],从而有利于加快企业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节奏。相互信任的企业更容易得到资源拥有者的支持,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降低资源获取难度,增加企业获得有效信息的及时性,这会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基于分析提出假设6(H6)。

H6: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创新速度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强调共有的语言与价值观。语言作为社会交往中主要的交流方式,存在的歧义越少,人们交流的效率越高[7],这会有利于提高产品创新的速度。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会提高企业交流沟通的有效性,促进创新思想在企业内的共鸣,沟通的有效性会缩短产品开发的时间,从而提升企业创新速度。基于分析提出假设7(H7)。

H7: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与创新速度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良好的政企关系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政府法规和新兴政策的信息,减少创新活动的政策不确定性[3]。良好的政企关系为企业提供了获取政府资源的渠道,这些资源可以降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外部合法性,提高组织环境的适应性,有效降低产品开发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干扰,提高产品的创新速度。基于分析提出假设8(H8)。

H8:社会资本的政企链接维度与创新速度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1.3 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希望通过创新速度的提高带来利润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增加,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存机会。现有文献发现新产品开发速度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倒U型关系[13]。也有研究认为,创新速度是否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取决于企业是否将创新速度作为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学者们对于创新速度的研究观点也各不相同,但都认可创新速度的提高会缩短企业产品的更新周期,率先抢占市场份额,这就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获利能力[6]。由此可见创新速度是企业提高获利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基于分析提出假设9(H9)。

H9: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1.4 创新速度的中介效应

本文假设5~8将社会资本中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政企链接维度与创新速度相联系,假设9将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相联系,认为创新速度是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会促进创新速度的提高,创新速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基于分析提出假设10(H10)。

H10:创新速度在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构建整体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资本、创新速度和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Fig.1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social capital,innovation speed and firm performance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样本数据采用现场调研方法和电子邮件形式收集,样本选取企业分别来自黑龙江省、河南省和北京市等地。调研于2018年2月至9月开展,共发放问卷158份,收回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9.1%。样本特征构成见表1。

表1 样本分布表

2.2 测量工具

为有效控制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成熟量表并结合中国情境进行部分调整。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的测量根据文献[14]和文献[15]设计的量表,政企链接维度的测量取自文献[8]的经典量表。企业绩效的测量根据文献[5]的研究量表修订而成。该量表在充分保证企业的发展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的成长性衡量企业的绩效水平。本文以企业的市场销售额、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为企业绩效测量题项。创新速度的测量根据文献[5]的研究量表修订而成。问卷共2个题项,分别是“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其产品引入市场的速度”以及“开发新产品的计划完成情况”。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信度效度检验

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在量表中删除了加载错误的题项和双重载荷的题项,确保变量符合基本统计学假设。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中各变量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各变量的信度分别为0.756,0.712,0.708,0.810,达到统计学所建议的0.7标准,说明各指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符合进一步数据处理的信度要求。此外,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均在0.5以上,未出现双重载荷情况,说明所用量表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同时,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造成的测量误差,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旋转方式,结果显示有4个因子,可见将政企链接维度纳入社会资本得到数据的支撑。

3.2 回归分析

将每个题项加总平均的方法来测量每个自变量,使用层次回归的方法验证假设。在验证假设前,根据文献[16]提出的检验方法验证创新速度在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检验线性模型中存在的中介效应,用以检验的3个回归方程如下:

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效应

Y=a1+a2X1+a3X2+a4X3+a5X4+ξ0

(1)

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直接效应

M=b1+b2X1+b3X2+b4X3+b5X4+ξ1

(2)

将自变量与因变量放入回归方程检验中介作用

Y=c1+c2X1+c3X2+c4X3+c5X4+c6M+ξ2

(3)

式中:Y为企业绩效;M为创新速度;X1为结构维度;X2为关系维度;X3为认知维度;X4为政企链接维度;a1,b1,c1为回归截距;a2,a3,a4,a5,b2,b3,b4,b5,c2,c3,c4,c5,c6为其相应的回归系数;ξ0,ξ1,ξ2为随机误差项。通过检验比较,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4,路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F表示方差检验值;R2表示拟合优度;***,**,*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图2中的括号内数字为标准差。

表2 因子载荷

表3 假设理论模型的回归结果

假设理论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假设1成立。可见企业通过扩大自身社会网络联系、积极参与社交互动可以获得多元化的信息从而提高绩效水平。

与假设2相反,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是显著的。可能的原因包括:企业间关系密切、相互信任,所出现的信息、知识资源共享会造成企业权责分配不明确并相互推诿,导致效率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绩效水平。

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假设3成立。企业间共有的价值观与愿景为企业创造的和谐氛围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绩效。

社会资本的政企链接维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假设4成立。该结论即企业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在不考虑政企链接的情况下,分析发现社会资本的三维度对企业绩效会产生正面影响[2],将政企链接维度加入社会资本的测量之后,关系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变为负向影响。

表4 社会资本对创新速度的回归结果

社会资本对创新速度的回归结果见表4,从表4看出: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对创新速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假设5未得到数据的验证。即社会网络结构本身并不能加快创新的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扩散效率。

与假设6相反,关系维度的增加并没有增加创新速度,反而对创新速度起到了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包括:企业过多强调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构建,会造成信息的过度收集而导致企业的创新效率变低。

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创新速度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假设7得到数据的支持。企业追求相同的价值观与愿景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缩短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创新速度。

社会资本的政企链接维度对创新速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8成立。该结论与万建香等人的结论相似[3],即企业花费资源培养与政府当局的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从而加快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进程。

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对创新速度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0.325)大于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0.002)、关系维度(-0.240)和政企链接维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0.304)。加入创新速度的中介作用后,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的总效应(0.513)大于政企链接维度的总效应(0.483)大于结构维度的总效应(0.162)大于关系维度的总效应(-0.315)。这表明:当企业资源有限时,提高绩效和创新速度应首先考虑构建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包括树立整个公司的集体目标与使命,在企业内构建共同的目标与愿景,追求共同的战略与规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和创新效率。

图2 路径分析结果Fig.2 The result of path analysis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3。表3中模型1是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结果;模型2是社会资本四个维度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结果;模型3则是在加入创新速度中介变量后的最终模型。结果显示,创新速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企业通过持续提高创新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认知维度、政企链接维度与创新速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模型2相比,模型3由于创新速度的加入,R2增加了2.4%且社会资本各个维度系数相应减少,结果符合文献[16]提出的检验回归模型的中介效应方法。以上结果表明,创新速度部分中介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和政企链接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假设10得到部分验证。

4 结 语

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政企链接维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维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政企链接维度对创新速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维度对创新速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结构维度对创新速度无显著影响。其中,认知维度对创新速度的影响最大;创新速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速度部分中介了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和政企链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管理建议:① 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要想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绩效,应该关注认知维度和政企链接维度的投入和建设。比如注重企业集体目标与使命的构建,在企业内构建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重视追求共同的战略与规划;加强与各级政府、各行业管理局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建设;② 通过社会资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绩效,需要重视创新速度的作用,创新速度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规划,是企业利用社会资本向卓越绩效转化的重要环节;③ 企业面对不同社会资本时,侧重点也有差异。投入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的建设,不仅不会提高企业的创新速度和绩效,还会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对关系维度的建设投入越多,企业资源浪费越大,建议减少对关系维度的投入。

猜你喜欢

资本维度速度
行驶速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速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