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旗帜 强特色 促融合 展形象
——人民公安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阅评

2019-03-26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3期
关键词:公安改革开放栏目

作为公安部党委机关报,人民公安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报道中举旗帜、强特色、促融合、展形象,推出了公安特色融媒体报道。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人民公安报共刊发报道122篇,其中,专栏报道92篇;《人民公安》杂志制作推出“扬帆新时代”特刊;中国警察网及所属新媒体报道阅读总量达6000万,“两微”阅读总量破1200万。

一、举旗帜,高站位统筹谋划,强调“核心意识”

人民公安报社早在2018年初就把“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报道工作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政治任务,2月,编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启动报道策划工作,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策划宣传报道,制定了全媒体宣传报道方案。

宣传报道紧扣庆祝大会时间节点,前、中、后期持续发力,波次推进,一、四版要闻版开设专栏突出处理,中国警察网专题及新媒体页面重点推送,延伸报道影响力。高站位、重核心、超常规的宣传报道,体现了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这一政治属性,反映了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报道紧扣时间节点整体推进、有序释放。

二、强特色,专栏集群发力,加强议题设置主动发声

一是特色专栏报道形成集群效应。从9月5日起,人民公安报在要闻版开设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专栏,面向公安民警和社会各界征稿,“民警说变化”“晒图读变迁”“百姓获得感”“老外话公安”四个子栏目,从民警、百姓、外国人等小视角切入,话题涉及40年来警用装备、办公场所、户籍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用短小易读的第一人称文章,回顾、讲述了时代变迁和公安工作进步,表达了群众饱满的获得感,激发精神共鸣和情感认同。

10月10日,人民公安报一版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报社先后组织各地记者站记者深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栏目采写了具有可读性、贴近性的地方公安特色报道23篇,涵盖了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域。

从11月28日起,人民公安报一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足迹”栏目刊发12篇系列综述,盘点了网络安全保卫等12个公安警种的发展变化,反映公安机关各领域工作发展脉络。

二是在“深”字上发力,体现行业报深度。从12月10日起,人民公安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巡礼”专栏以“龚平”为笔名推出9篇大型系列述评。报道标题抓人眼球,内容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提出的“十六字总要求”和公安部党委中心工作,涵盖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社会治理、改革强警、科技兴警、能力过硬、英雄精神9个方面。

12月10日出版的《人民公安》杂志推出“扬帆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人民公安辉煌成就巡礼”特刊,九个板块以“系列述评+典型人物+专家解读”形式,紧密结合公安各警种工作,全面展示了新时代公安工作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非凡成就。

庆祝大会后,人民公安报连续刊发8篇系列评论员文章,结合公安工作深入阐释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公安部党委的决策部署,立意新颖、观点鲜明,推动了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

三、促融合,全媒体多维互动传播,叠加报道影响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报道同部署、同策划、同推进。10月10日,中国警察网上线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设置了“民警说变化”“百姓获得感”“老外话公安”“群英谱”“足迹”“巡礼”等特色栏目。报网微博统一开设“致敬40年”微话题,集纳推送了报纸相关报道。据统计,中国警察网及所属新媒体账号共发布报道近500篇,独立策划视频、图文报道30余篇(个)。

坚持视频优先原则。中国警察网抖音账号发布的3条短视频阅读总量破60万。中国警察网专题发布了《祖孙三代同警》《改革开放那一年我入警》《家门口的变迁》等原创视频。中国警察网官方微信策划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短视频3部,《谨以此片献给所有的警察》传播效果较好。中国警察网还联动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及时推送人民公安报刊发的重要稿件,开设专题展播各地公安机关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优秀新媒体作品。

四、展形象,典型宣传融入主题宣传,凸显精神传承

12月2日,人民公安报开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英谱”栏目,连续刊发15篇通讯,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公安先进个人和集体。《人民公安》杂志推出“扬帆新时代”特刊,配合九个板块刊发杨雪峰等9位公安英模人物报道。此外,副刊推出3个文艺作品专版,热情讴歌改革开放新时代,展现警营文化风采。

人民公安报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站位高、声势大、角度新、亮点多、特色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和改进。

一是建议创新语言表达,拉近与读者距离。在稿件采写上,人民公安报报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标签化反映报道对象,模式化撰写报道稿件的现象。个别报道采访不够深入,故事性不强,不够生动,缺少鲜活的事例、对话、场景、细节,可读性、贴近性、新闻性、故事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比如,《深圳公安:四十年风鹏正举》这篇文章,作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的开篇文章,每一小标题下简单地列为“改革背景”“主要举措”“取得成效”三个部分,罗列了多组数字,缺少人物故事、场景、对话等细节描写,公文式宣传的痕迹明显,可读性大打折扣。建议进一步增强报道语言的亲和力,运用平等对话、真诚交流、理性分析的话语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二是建议进一步增强集中宣传的力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的前后两三天,人民公安报依然沿用常规做法,刊发人民日报社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新华社消息等,尽管也推出了本报撰写的系列述评、系列综述等报道,但分散到各个版面、多个时间点,显得不集中,报道平面化,报道形式单一,没有打出整体声势,特点不突出。建议人民公安报打破常规,借鉴其他报社的做法,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特刊,融合报道思路、故事、人物、观点和各种视觉元素,整合报纸版面资源、报道手段,既能增强报道的厚度和集中宣传的力度、增加报道的立体感,也会留下难得的史料。

三是建议进一步创新版面表达方式。报道整体版式设计大气磅礴,风格整体统一,以专栏带版面,视觉冲击力较强,但版面表达方式还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栏目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足迹”栏目,文章篇幅大,仅有栏头作标识,大块文字集中,不利于读者阅读。如果配以图片、图表等简单易读的表现形式,增加背景信息量,提供相关链接,有利于帮助读者从更宽阔的视野中加深理解。系列述评报道中的9个标题制作下了足够的功夫,格式工整,很有气势,但相比较而言,其他系列综述和人物报道的标题制作存在有公式化现象,缺少灵动和鲜活,没有做到个个标题精彩夺目,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有阅读文章的强烈欲望。比如,《为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不懈奋斗》《为群众筑起食药安全的屏障》,口号意味强。像“源头活水”“永立潮头”“用生命谱写忠诚”“用科学守护公平正义”,这些老套表述用在标题里虽然正确,但没有新意。

四是建议进一步把握好发稿节奏。此次主题报道时间跨度长,栏目设置多,多个栏目下又分设子栏目,对组织、统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例,该栏目下设“民警说变化”“晒图读变迁”“百姓获得感”“老外话公安”四个子栏目,在开栏前期,四个子栏目稿件穿插刊发,节奏感强。但从11月20日以后,仅“民警说变化”一个子栏目刊发稿件,其他子栏目不再出现,内容也集中在谈警用技术的革新上,稿件内容单一。对于这类大型策划活动,必须把前期准备工作做足,不同种类、不同内容的稿件力求达到均衡,以达到发稿的协调性。

五是建议进一步加深媒体融合程度。整体来看,报道实现了报刊网微视内容的同频共振,但内容融合的浸润度、饱和度不够,如中国警察网策划的视频报道等自选动作与人民公安报没有实现融合传播。同时,最新的媒体技术手段在推动融合传播中的作用还可再增强。可适当增加H5、动漫等融媒体作品;或者增加短视频报道,植入VR技术,给受众带来更真实的感官体验;或者增加融媒体直播等等,满足不同终端中用户多种体验的需要,通过接地气的融媒体作品,实现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升级。

猜你喜欢

公安改革开放栏目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关于栏目的要求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栏目主持人语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