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理论书写检察华章

2019-03-26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3期
关键词:脚力村务脑力

检察新闻是“金矿”“银矿”,但再富足的矿产,也离不开媒体人的苦力、巧力去深入挖掘、开采。唯有此,才能呈现出鲜活生动的检察新闻故事。

苦力是指一种政治正确的态度立场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巧力则是方法和艺术,需要擅跑的脚功,灵敏的眼劲,精巧的心思,自由的笔头。这实际上就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理论,即明确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如何书写新时代检察华章?“四力”理论为我们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于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意义深远,也为提升开采检察新闻富矿的本领能力提供了方法路径。

深入实际增强脚力

脚力,就是要往基层去,要在现场,要在路上,到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在路上才能有底气。同时,脚是用来站立的,要讲究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

对新闻记者来说,脚力,是深入基层、深入新闻现场的能力,通俗概括,是“跑腿能力、打车能力、坐高铁能力”综合行动力的体现。

说走就走,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这是记者的常态。作为驻站记者,最近几年,我打卡最勤的地方就是杭州火车东站,甚至可以说,“没有高铁和咖啡相配的一周是不完整的”。

正是在行走中,扑到基层一线,才能发现好的新闻“矿石”。说起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检察系统的重视程度可谓是逐年增加,各种机制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报道的视角也逐渐穷尽。但放在四五年前,这却是一个新兴领域的话题。

2014年5月,浙江省检察院组织去瑞安检察院集中采访“全国模范检察院”事迹经验,刊发了《瑞安检察院保障民生出经验》的头版头条稿,但这次采访更有价值的收获是一条重要的新闻线索。当时搭便车去瑞安路上,听到了温州市检察院内部人士一段分享,在不少地区,虚假诉讼成为不法分子的淘金手段,而炮制虚假诉讼过程中甚至不排除有法官的参与。

这个分享,不仅建立在民行检察工作的尽心履职基础上,而且最终汇聚成一个团队思想智慧的结晶,几个月后再次来温州采访时,就比较轻松地形成了有关温州虚假诉讼案件高发的调查报道《民间借贷低门槛致虚假诉讼隐蔽性增强》。该文刊发后受到了当地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门听取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汇报,并建议催生了公检法司打击虚假诉讼联动机制。2017年,浙江省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就吸收了温州经验。

这个事例,正是印证了脚力的重要性,如果不沉下去,“活鱼”就没法打捞上来,而且能抢到最鲜嫩的那一尾。

敏感敏锐增强眼力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眼力是一种对法治领域现象、问题、规律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尤其是发现问题、捕捉亮点的能力。唯有敏感敏锐,才能不漏过好的检察新闻。

2018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法制日报社尤其重视,3月底派出总编辑张亚任组长的8人采访组赶赴浙江采访,自4月9日起,开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亮点”专栏,连续刊发了17篇调查报道,其中一篇是《村务监委会成新时代乡村治理标配》,反映14年来,后陈村实现了4个“零”:群众零上访、干部零违纪、群众零投诉、违规收入零入账,后陈村也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正是一种判断力,支持着对相关见证者的深入探访,才能辨识“后陈经验”的诞生、发展、完善,与检察机关密不可分。一名“老检察”涂立中的回忆,溯源了武义县检察院向白洋街道党委发出一份检察建议书,建议加强村务监督机制建设,规范村务管理工作。

时任白洋街道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向阳的回忆,经过检察建议的提醒,在县有关部门的牵头下,武义县在后陈村进行村务管理工作的探索,开创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先河。

检察长陈世河的介绍,表明了检察院一直关注着“后陈经验”的发展变化,为开展乡村善治提供检察经验、贡献检察力量。

这三人的观点一聚拢,系统完整论证了检察系统的作为。

深思熟虑增强脑力

脑力,贵在多思多想,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善于思考,深思熟虑,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对新闻记者来说,增强脑力,就是要提高思考问题、处理新闻素材的能力。

在日常新闻采写中,写人写事是基本功,而最难写的是人物,最能出彩的也是人物。2017年,我们的法制日报刊发了头版头条报道《检察长俞秀成的最后一年》,讲述原温州市检察院检察长俞秀成的模范事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人壮举,却是有着回归人性的朴实铿锵,时任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深受感动,作了长文批示。最高检还联合浙江省委举行了“全国模范检察官”追授仪式。

尽管对俞秀成并不陌生,但要将他病后全力投入到严反腐败渎职、重打虚假诉讼、服务非公经济、规范案件管理、牢抓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聚焦到人物棱角的刻画上,却是一种挑战。采访写作的时期,正处于清明节前夕,于是,我尝试用书信体和天堂的他对话,在对话中找到了最佳的叙述视角,记录了他经典的三句话“宁愿在工作中累死,也不愿在病床上苟活”“只有生病的检察长,没有生病的检察院”“再给我十年就好了,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

在这次追授仪式上,时任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徐加爱也得到了灵感。徐书记曾在商业部的《商务会计》杂志当过编辑部主任,特别懂得版面语言,他为另一位先进人物缉毒民警胡建江作了一个创历史的批示,要求法制日报在内的三家报纸要头版头条刊发胡建江的事迹。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物典型需要脑力去开挖,也需要好的版面、好的载体去衬托,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求新求变增强笔力

笔力是指改变文风、提高文采的功力,以创作富有感染力、凝聚力、引领力的作品,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尽管时代在变,变的是新闻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升级,但不变的是内容判断、辨识、生产、转化的传统技艺,一种将开采的“矿石原料”进行加工打磨、精雕细琢的技艺。

丰厚的笔力,可以让简单的检察新闻变得不简单。以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检察官上的一堂普法课为例,我们刊发的稿件标题为《“西子姐姐”冒酷暑法治约会“小候鸟”》,光看标题,就把普通的普法课提升到法治约会的高度和趣味度。而文章的谋篇布局,则是如同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拥有不同味道的层次。

第一层是场景描写,由新闻的基本要素入手,烘托环境氛围,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反衬主讲者的特别;第二层是切入正题,从普法课的《哆啦A梦》动画片播放开始说起,导入校园欺凌主题;第三层是切换到一个学生寻衅滋事的现场模拟漫画,落脚到检察工作的职能,开始以案说法;第四层是切到互动游戏环节,让普法课有了更多的形式延展;第五层是介绍学生上课体会,交代课程组织背景,补充检察工作品牌,烘托人物个性,回应课程主题;第六层是以点扩面、总结收尾,来画龙点睛之笔:“同学们通过聆听体验发现,检察官原来可以这样温柔亲切、机敏睿智!”

在求新中求变,以不变应万变,身处依法治国的大时代,唯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挖掘更多的检察“富矿”,才能谱写法治中国的检察华章,传播好声音、好故事、正能量。

猜你喜欢

脚力村务脑力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提升“四力”,让舆论监督更有力
如何发挥脚力做好深度报道——以衢州日报“乡村调查”为例
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脑力百分百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