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条难倒诗仙的路

2019-03-20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石牛蜀道难蜀地

作为一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二十几岁便开始云游四海的诗人,李白绝对算得上是见识广博。而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将他的豪迈、潇洒展现得淋漓尽致。

潇洒如他,不禁让人想问一句:到底有什么能难住李太白的?还真有。面对它,诗仙也要“侧身西望长咨嗟”!

那就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通过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四中的课文《蜀道难》,大家早已领略过李白笔下的古蜀道之艰险崎岖。可是,你知道现实中的蜀道是否真的如此难走,它又为何会这样难吗?

不与秦塞通人烟?

实际上,说古代蜀地不与外界通人烟、与世隔绝,是不太准确的。虽然蜀地多崇山峻岭、急流深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外界是不相通的。要知道,连接蜀地内外的主要道路足有九条之多,是古代四川地区同外界联络的重要方式。

这九条道路分别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连云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那么,李白《蜀道难》中所写的是哪一条古道呢?

《蜀道难》中有这样的描写:“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其中“地崩山摧壮士死”源自一个“五丁开山”的传说:相传战国时秦欲攻蜀,但蜀国地势险要,难以进攻。秦国便于险要之地列置几头石牛,在石牛的尾巴下边放置了一些黄金,扬言石牛能粪金。蜀王贪金,想要石牛,但秦惠王说道路艰险,运不过去。蜀王便命五位大力士率千余人凿山开路迎牛。结果地崩山摧,五位大力士被压死,但这条蜀道也因此被开辟出来,后人命名为“金牛道”。

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当中同样也写过这一传说:“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这样看来,李白《蜀道难》中所说的蜀道,当为“金牛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所写是否属实?这是艺术的创造还是真实的描摹?现实中的蜀道是否真有如此艰险?

事实上,李白的描述并非空穴来风,现实中的金牛道的确十分艰险难行。《雍大记》对此有记载云:“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这与《蜀道难》当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场景颇有几分神似。

如今,金牛道的栈道尚有所留存,虽已经过修复和加固,但从图中仍然可以看到,栈道之窄仅可供一人通过,紧倚悬崖峭壁而建,其下便是湍急的河水。

走在这样摇摇欲坠的小道上,无怪乎当年的人们要“扪参历井仰胁息”,走过后吐出一口浊气,“以手抚膺坐长叹”了。

蜀道为何这样难?

同学们可能会问:古蜀道这样难走,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地方修建?其实,这与蜀地独特的地形地势相关。

四川地区为盆地地形,中间平坦,四周多山,想要修建与外界相连的通道,必须穿过崇山峻岭。单看金牛道,虽成都至广元一段地势平缓,然而广元至陕西宁强一段十分险峻,所经之地多为高山,《蜀道难》中所描写的金牛道正是这一段,诗中有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古蜀道的修建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受到当时生产技术的局限,修建的栈道不可能像后世一样牢固宽敞,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凿石开山之法来开辟道路。金牛道“五丁开山”的传说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也写过蜀道。

蜀道虽然艰难,却未能牵绊住古人的脚步,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走过这些险路,并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经典名篇。

除去李白描摹金牛道的《蜀道難》,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经过蜀道之连云道时,曾于其最高点凤岭写下《晓过凤岭》,其中“马足低临树,峰腰侧见天”一联颇为形象地写出了道路之险。诗人杨凝《送客入蜀》一句“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也让子午道上的子午关在险峻之外,多了一分惆怅与感伤。

连云道上的大散关亦是墨香四溢之地。相传老子西行,于此写下五千道德真言——《道德经》。宋代诗人陆游抗击金兵,亦曾写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名句。

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句中,急送荔枝的人马所走的正是荔枝道。不少人以为,诗中的荔枝产自岭南,但实际上产自重庆涪陵荔枝园。宋代史料《舆地纪胜》中记载:“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而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唐天宝年间,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嗜好,下旨在涪陵建荔枝园,并修整涪陵到长安的道路。这条换人换马不换物、接力快速传送荔枝的驿道,就是荔枝道。

两千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比栈道方便许多的交通方式。可是,每当回想起这些建造于急湍险峰之间的道路,总会感慨蜀地先民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点一点窥见高山以外的世界。

无数英雄、文人曾走过这些道路,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蜀道之难,面对万仞绝壁,他们抒发的不是对困难的搔首嗟叹,而是笔洒潘江、墨倾陆海的豪情壮志。

这,或许便是士人气节。

猜你喜欢

石牛蜀道难蜀地
牛心山
小石牛
请石牛“开路”
开心校园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请石牛“开路”
宝墩遗址:蜀地城市之源
地灵人杰 蜀地少年
追寻小平足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地灵人杰蜀地少年
蜀地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