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创新探究

2019-03-20王英第

船舶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船体船舶实训

王英第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实训项目,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船体结构的认知能力。该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根据既定的船体结构特点去亲自动手完成模型的制作,最后的成果具有可评估性。实训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对船体结构特征的把握程度、必要的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能力来进行,并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如船体建造工艺、船体放样、船舶生产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的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中不断应用、强化和提升。配合船舶结构与识图课程的教学,符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可以从实训流程的设计、模型制作过程、完成作品质量和最终成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对该实训项目进行完善,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

1 实训项目的设计理念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的设计是以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任务为线索,既要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又要结合理论知识,突出学生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训教学项目包括船体结构与识图相关知识、船体结构节点位置及分段模型制作等,学生通过识图、绘图、制作模型等任务,能够增强对船体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各船体图样的识读和绘制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于实训内容的选取,应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按照项目培养目标和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相关工作任务现场教学,并结合专业能力要求,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2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创新的重点

2.1 改进实训理念

实训项目创新应从打破传统实训理念开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实训工作任务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可以用船厂实际建造的典型船体图样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实训积极性,以教师讲授过的船舶结构与识图知识为基础,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识读、绘图、制作模型等任务,增强学生对船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1],高质量完成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方便学生掌握日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2.2 优化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在内容的选取上,应该围绕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训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优化实训内容,提高学生对实训项目的兴趣,最终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有效利用在线资源(慕课、微课或其他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机会,使实训项目的学习途径更加丰富,实现实训内容的优化。

3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创新的途径

3.1 着重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训内容的设计要突出本专业的职业特性,只有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满足日后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最终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等于讲授,而传授知识的场所就理所当然的固定在教室里,讲授方式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现今,各大高职院校都在提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避免出现很多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毕业后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改革创新船体模型制作项目实训,可以从结合生产实际入手,例如引入船厂实际生产中的船体图纸作为教学案例,使实训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如此贴近日后工作岗位的实训任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又可以加强学生对船体结构知识的掌握,还能同时检验学生的识图与绘图水平,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

3.2 引入新型实训材料

为了提高实训质量,达到实训目的,根据船模制作特点,可以适当引入新型实训材料。例如,将ABS/PVC塑料、有机玻璃、KT板等新型材料作为实训材料。其中ABS/PVC塑料和有机玻璃的造价稍高,需要一定的试验设备做保障;KT板具有板体轻盈、挺括、不易变形且易于加工等特点,且价格适中,并具有多种颜色,也可以直接在材料上进行涂漆,非常适用于模型制作。采用新型实训材料可以很好地模拟船厂实际生产使用的钢板,成型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同时通过新型实训材料如有机玻璃等可以让学生掌握套料方法,体验切割、划线、装配等工艺。与此同时,做好的模型成品保留时间长,可以留待后期课堂教学(如船舶结构制图、船舶建造工艺、船舶概论等专业课程)之用,使教具多样化,课堂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接受起理论知识也更加容易。

3.3 利用信息化学习途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也随之普及。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移动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掌上电脑等智能设备也较为普及。各大高校也随之开展了慕课、微课等线上课程平台,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好评。由此可见,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学习革命,是未来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模式。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船体实训项目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将实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培养的能力[2]、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及实训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等都通过微课来呈现。既方便学生实训前的预习,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后的知识巩固,学生实训上手快,课后复习方便,不仅实现了学习途径的多样性,也提高了整个实训质量。

3.4 调整管理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实训课程的改革还应包含对实训项目管理模式的调整。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的改革应围绕6S管理,使学生变成实训主体、教师为辅助,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训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实训项目,达到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3],使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营造团队意识。通过调整管理模式,既增强了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认可度和专业素养,充分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

另外,院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这也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合作以及互利共赢[4]。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不但能够让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中进行参观学习,还可以通过与企业沟通让学生进行岗位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平台,院校还可以请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员到校讲座,或是对学生定期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另外,企业实际生产中用到的图纸等还可以直接引入作为实训课程的教学案例,使实训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贴近学生日后工作岗位任务。而企业通过与院校的良好合作,可以定向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提前的生产实践以及顶岗实习更是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而无需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再培训,有效避免了学生眼高手低、实习期内无工作效率等尴尬情况的出现,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重点实训项目,该实训项目依托于专业核心课程船舶结构与识图,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中不断应用、强化和提升。因此,该实训项目唯有通过良好的改革,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及团队协作意识,为毕业生今后进入企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改革船体模型制作实训项目可以有效发挥院校专项人才培养优势,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又会牵引和推动整个造船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与提升,为“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船体船舶实训
船体行驶过程中的压力监测方法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船舶!请加速
超大型FPSO火炬塔及船体基座设计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