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一代高职学生特点的工匠精神培育

2019-03-20曹乃志

船舶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院校

曹乃志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 125105)

0 引言

在高职院校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既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1]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正视招生竞争的新形势给学生教育和培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只有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促进新一代高职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1 新一代高职学生基本特点

新一代高职学生大多是指出生在1995年以后,因高考成绩不佳而选择报考国内高职院校的青年大学生群体。这一大学生群体成长在网络时代,他们在入学之前基本生活在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生存网络化、价值多元化时空背景之下,这些境遇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加之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家庭结构中,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2]这一大学生群体选择报考高职院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其中大多数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认识不深,报考高职院校是无奈的选择。相比于同龄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状况比较复杂,政治意识相对薄弱,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有时对是非标准把握不准,标新立异又缺少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相对欠缺。但同时他们思想更活跃,参与意识更强烈,更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价值取向多元化。而这些正是新一代高职学生的基本特点。

1.1 文化基础薄弱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竞争愈加激烈,随之而来的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和逐年下降,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是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学生比例增加。二者叠加,新一代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总体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在实际教学中也有所体现。这些高职学生由于初高中阶段缺乏积极自主的学习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文化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性学习,文化基础学科中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接受。

1.2 认知能力不足

认知能力是指大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平时学习积累不足,在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方面表现出发展不平衡,或某种能力发展缓慢的特点。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失调都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或偏差,许多高职学生对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需求认知不够,认为学历决定了自己的将来,在高职院校读书期间只需学点技能、混个毕业证即可,学习态度消极,效果下降,更忽视了职业素养和价值取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巨大影响。

1.3 自律能力较差

新一代高职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高中阶段许多学生处于与家庭相对独立的学习和生活空间,然而他们表现出的却不是独立而是独尊,明显缺乏基础文明修养。加上社会环境、自身功利思想以及相关教育的缺失等综合因素影响,使本就任性和懒惰的这部分学生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平时比较懒散,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较差。在学校表现为不愿意上课甚至迟到、旷课,不独立完成作业,无视校规校纪,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1.4 目标模糊,动力不足

高中阶段,多数学生以考入理想大学为目标,由于成绩不佳,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考入高职院校是无奈的选择。心理落差和高职教育与高中教育模式的巨大变化使这些学生在短期内出现了适应困难、迷失自我等现象,甚至有时感到自卑。加之对自身认识不足,对高职教育和所读专业认知不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这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缺乏学习兴趣。

1.5 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

相比于同龄的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新一代高职学生思想现状是复杂的,他们更加社会化,更加“接地气”,更加注重自我张扬,对于公共事件的参与度较高,参与意识强烈。此外,新一代高职学生乐于也勇于接受新事物,热衷追求公平,具有思想相对活跃、敢于出新、个性独立等优点。部分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接受度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他们参与技能学习和实习实践机会更多,更易适应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2 新一代高职学生与工匠精神内涵之间的不适应性

打造大国工匠、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匠的解释是“手艺工人”。《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可见手艺精巧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可理解为“手艺人”。现代对工匠的理解除了手艺人之外,还包括技术工人或普通熟练工人。[3]

《工人日报》对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是,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所以,工匠精神除了精湛技艺技能之外,还是一种工作态度和一种工作理念,同时更是一种职业精神和工作价值观。

由此可知,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敬业态度、专注特质、求精品质、创新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能力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4]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时一地之功。即使传统工匠从事的制作活动,也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一项简单机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技艺、产品进行提升完善的过程。[5]因此,工匠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技能,他们的制造活动建立在职业精神基础之上。现代工匠精神已属于职业精神范畴,是一种精神品质,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是职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紧密相关。

新一代高职学生主要来源于没有考上普通全日制大学的高考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认知能力不足,基础文明修养缺乏,自律能力较差,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这无疑加大了工匠精神培育的难度。来到高职院校,许多学生还处于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状态,还存在对自身专业持消极态度,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无所适从,缺乏自信,得过且过等问题。在高职院校对新一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依然存在学生难以适应工匠精神内涵要求的矛盾。

3 基于新一代高职学生特点的工匠精神培育思考

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培育的根本在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方法和实践上进行创新。

3.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引领地位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抓手,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使工匠精神成为高职学生的自觉追求。

高职院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和行为规范,激励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融入工匠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渗透到学生的文化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中。借助思想引领树立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新一代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扭转工匠精神社会认同感缺失的现象[6],为培育工匠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3.2 重视辅导员在工匠精神培育中“辅”与“导”的作用

高职院校辅导员既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导师,又是他们思想的引路人。为了使学生形成与工匠精神要求相一致的职业品质和职业价值观,辅导员会尊重新一代高职学生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讨论等形式,“辅”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工匠精神在个人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其健康的心理。同时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奖助学金评定、演讲比赛、素质拓展等机会,搭建载体,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素质教育,培育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不同阶段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唤起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在需求,起到“导”的作用。

3.3 注重提升人文素养对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影响

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影响高职学生职业认知与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强调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人文教育。文化育人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

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人文、艺术、先进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和开展多种多样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需要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最终达到工匠精神内化于心的目的。

3.4 强化促进专业教学融入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参与意识强烈,勇于接受新事物是新一代高职学生的优点,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环节融入工匠精神培育。[7]要使职业态度和专业技能传授相互融通,使职业能力外化于行,调动学生追求工匠精神的主观能动性。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强他们对专业和职业标准的认知。教师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素养,坚持在专业教学中兼顾专业和职业特点,渗透工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学生开展专业和个性化的职业能力体验式教育和实践,让学生接受工作态度、工作理念和职业精神的熏陶,达到工匠精神培育的目的。

4 结语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在当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担负起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的责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