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滴注缩宫素辅以宫体注射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疗效

2019-03-20赵曼曼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母沛宫素出血量

张 巍 赵曼曼*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31)

在产科临床上,产后出血是产妇出现较为频繁的一种并发症,指的是产妇在娩出胎儿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针对这种情况一旦没能为产妇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的则会导致产妇死亡。长期以来,医疗人员在为产妇进行剖宫产以前,均会评估产妇的手术指征以及各种影响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危险因素的存在,医疗人员通过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产妇进行预防性的处理,避免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1]。这些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为静脉滴注缩宫素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结果显示取得了不错的预防性效果。本研究现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产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将整合形成以下报道。

表1 两组产后术后出血情况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出120例纳入本研究,所选产妇均具备剖宫产指征,无前列腺类药物禁忌证,且有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存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0~36岁,平均年龄(28.2±3.1)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孕周(39.5±0.6)周,有41例初产妇和19例经产妇,其中羊水过多16例、巨大儿5例、双胎妊娠1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为(28.4±3.2)岁,孕周为36~41周,平均为(39.3±0.7)周,包括40例初产妇和20例经产妇,其中羊水过多有17例、巨大儿有6例、双胎妊娠有2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的年龄、孕周等数据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我院为120例产妇均提供10 U缩宫素进行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产妇加以250 μg欣母沛宫壁内注射。医护人员观察产妇产后是否出现出血的情况,记录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测量出血量的方法如下:①容积法:将产妇术中的羊水吸尽以后,直接采用吸管吸出血量到刻度瓶中计数;②面积法:对浸润的纱布数量和面积进行计算,我院采用的纱布为10 cm×10 cm=10 mL,即1 cm2=1 mL来计算其中的部分出血量;③称重法:在产妇术后为其放置计血量带秤产妇纸,每6 h为产妇进行一次秤血,护理人员轮班观察和计算,于产后2 h与24 h汇总产妇的出血量。此外还要记录产妇发生一次性血压升高、面部潮红、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针对存在术后出血的产妇,我院医疗人员为产妇予以宫腔填塞碘仿纱布的方式进行止血,并在产妇术后24 h取出,同时提供静滴广谱抗生素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单位采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单位通过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术后2 h、24 h出血量:由表1可知,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h出血量及24 h出血量也比对照组产妇更少,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表2可知,两组产妇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一次性血压升高等情况,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产妇略高,但组间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有资料显示[3-4],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妇产科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妇产后导致出血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宫缩乏力,而一旦引发产后出血,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因此对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预防必不可少,预防措施必须从产妇产前保健做起,处理好产妇产程过程和产后观察的工作,高度重视产妇可能出现的引发产后出血的各种高危因素,要做到早预防,早判断,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产妇的预后。另外,产妇产后2 h出血量直接反映了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为临床预防措施的应用效果提供借鉴信息,因此产妇产后2 h的出血情况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预防环节[5]。

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缩宫素来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缩宫素作为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该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具备一定的优势,其主要作用在子宫肌层缩宫受体,将肌细胞动作电位降低,达到收缩子宫平滑肌兴奋性的效果[6]。但长期的临床结果发现[7],缩宫素的应用尽管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持续时间短,需要为产妇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给药,且会出现部分产妇宫缩乏力性出血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低,特别是一些在产前已经应用缩宫素进行干扰的产妇,更是影响其缩宫素敏感性及最终的防治效果。此外,有学者在其研究中还发现,大剂量应用缩宫素还会有引发产妇中毒的危险。因此在应用过程中,缩宫素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欣母沛则属于甲基前列腺素的一种,也可称为卡索前列氨丁三醇,是天然的前列腺素PGF2α衍生物。因为前列腺素为人体中具备生理功能的,可作用在子宫平滑肌中发挥收缩子宫平滑肌和避免压迫血管的元素,促进子宫肌肉收缩并附着于胎盘上,将其应用在剖宫产产妇的预防治疗中能达到很好的止血作用[8]。

在本研究中,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辅以宫体注射欣母沛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组产妇术后无出血超过500 mL的情况发生,而单纯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则为10%,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产妇少得多,P<0.05。而在产妇出现恶心呕吐、一次性血压升高以及面部潮红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产妇出现5例,对照组产妇出现3例,发生率分别为8.3%和5%,观察组产妇略高,但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预防剖与治疗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中,提倡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与宫体注射欣母沛联合方法,能够最大化地发挥预防出血的效果,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母沛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思考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