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疗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2019-03-20孙东明张忠扬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比星白血病化疗

孙东明 张忠扬

(1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0;2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预后情况较差,患者时常会伴有其他脏器功能衰退的情况。传统的化疗治疗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且化疗治疗具有病死率较高、疗效较差等特点[1];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长期化疗患者受到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不但影响了化疗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2]。本次研究了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析了化疗联合药物治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血液科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男患者25例,女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在9~76岁,平均年龄为(47.45±12.28)岁;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在10~74岁,平均年龄为(48.72±11.3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资料中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第1~3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5~30 mg/m2呲柔比星;第1~7天给予患者分两次静脉滴注100~150 mg/m2阿糖胞苷;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于第1、8、15天以及22 d给予患者静脉推注1.5 mg/m2长春新碱;第1~3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5~30 mg/m2呲柔比星;第1~7天给予患者分两次静脉推注6000 U/m2左旋门冬酰胺酶;第1~14天给予患者口服60 mg泼尼松。

1.3 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临床疗效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以及未缓解(NR)。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PS1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选用χ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s)的检验手段,最后,若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恶性、呕吐、食欲不正等消化系统疾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0%(20/40);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7.50%(7/40);脱发发生率为15.00%(6/40);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0.00%(4/40);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2.50%(1/40);对照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50%、20.00%、12.50%、7.50%以及5.00%;由此可见,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

3 讨 论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患者骨髓与其他造血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核细胞无限制增长;该病会进入到患者的血液循环当中,从而影响患者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在临床表现中主要以出血、贫血、感染为主[3];其中,急性白血病主要分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主要采用化疗的方法,而单纯采用化疗进行治疗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仅有25%左右的患者能够得到治愈;因此,化疗联合药物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有在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呲柔比星进行治疗;呲柔比星属于一种新型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属于多柔比星的衍生物,其具有活性强、抗瘤谱广等特点;呲柔比星主要机制为快速进入到机体细胞中,直接镶嵌于DNA的双螺旋链中,抑制DNA聚合酶,从而能够有效抑制DNA的复制与转录,促使细胞无法进行分裂,进而使得肿瘤细胞死亡[4]。其对于G2期细胞的作用效果最强,且与其他蒽环类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远高于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中差异显著(P<0.05);而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中,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症状差异不大,组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脱发以及心电图异常等;这种治疗方案相比于单纯采用化疗的方式,其对于骨髓的抑制效果更强,主要表现在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长;因此,在采用化疗联合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患者进行诱导化疗期间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其中主要包含了抗感染、抗消化道异常等措施[5];若条件允许,当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入住简易的无菌床,并使用G-CSF来缩短患者粒细胞的缺乏实践;同时还可以输注血小板,以此来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采用化疗,化疗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有价值。

猜你喜欢

比星白血病化疗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左旋棉酚通过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增强表柔比星抑制肝细胞癌的体外作用
多柔比星致小鼠慢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2D-HPLC-QTOF法对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中二聚体的鉴定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