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中再通率的临床观察

2019-03-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溶栓

尹 飞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庄河 116400)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凶猛、病亡率高等特点,临床表现以乏力、心悸、气促、胸部不适及心绞痛为主[1]。发病时,患者的血管会出现大面积痉挛表现,从而引发心肌缺血[2],一旦患者未及时接受对症治疗或处理不当,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本文分析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为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诊断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96例患者分为病例数均为48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共有26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最低年龄为46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年龄均值为(53.63±5.32)岁,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平均为(5.25±3.41)h。对照组中共有27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最低年龄为45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年龄均值为(54.32±5.14)岁,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平均为(5.31±3.24)h。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后符合进一步对比的要求,P>0.05。

1.2 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在溶栓治疗前均予以300 mg的阿司匹林嚼服。针对48例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10 mL瑞替普酶+18 mg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时间≥2 min,0.5 h后重复治疗1次。针对48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50万U尿激酶+10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0.5 h内滴完。两组患者治疗2 d后,皮下注射5000 U低分子肝素钠[3]。

1.3 统计学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除治疗方法不同外,其他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分析工具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涉及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两组实验数据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患者血管再通率及溶栓再通时间比较

2.1 患者血管再通率及溶栓再通时间比较: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及溶栓再通时间较比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更具有优越性,实验数据详见表1,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为理想,P<0.05。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计算为6.25%(3/48),其中皮疹2例、轻度出血1例。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经计算为4.17%(2/48),其中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对照组48例患者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共有6例患者出现皮疹、3例患者出现轻度出血,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计算为20.83%(10/48)。患者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经计算后为18.75%(9/48),其中心律失常5例、心力衰竭3例、休克1例。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χ2=4.3596,P<0.05;χ2=5.0310,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出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则[4]。溶栓治疗属于再灌注治疗,而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根本[5]。瑞替普酶属于溶栓剂,具有较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可以溶解纤维蛋白,半衰期较长,可静脉推注,具有作用快速、再通率高、不良反应轻等特点[6],较多的学者研究发现[7],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这一观点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结合研究内容,我们共选择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分别实施了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所得结果显示,实施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皮疹、轻度出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概率为6.25%,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的心肌梗死并发率为4.17%,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皮疹、轻度出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0.83%,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休克的心肌梗死并发率为18.75%。另外,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更高,溶栓再通时间明显更短,观察指标经统计学检验P<0.05。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比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更具有优越性,可以更好的提高血管再通率及抢救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和降低不良反应及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后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溶栓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