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研究

2019-03-20何海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准确性标本合格

何海霞

(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通常情况下,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中较重要的环节为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就合格的血液标本来说,其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可以使血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得以保证。血液采集的主要流程分为三个环节,即采集、储存和运送等,若实施加强管理可以将误差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从而使误差标本发生的概率显著降低[1]。鉴于此,此研究抽取我院检验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血液标本80份,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预防方法。

表1 血液标本误差的主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共抽取血站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血液标本80份,我院各个科室,如:内科和外科等。随后询问所有血液送检患者的健康状况,并确保其体温控制在37.5 ℃。

1.2 方法:首先对受检患者的血液进行采集,确保其体检和初筛检查结果合格,待完成采集后需结合血液检验的相关项目对标本的存留予以明确。待留取成功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运输,随后经专业检验人员对血液标本质量进评估,依据以下进行评价,如:血液是否有凝血出现、是否出现溶血和血液的外观等,在此期间还需对标本的采集时间、采血过程和采血部位进行了解,询问血液标本的保存温度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等,随后结合上述依据对标本予以判断,看是否与标准相符。若血液标本不合格,需将其进行标记并详细记录,随后将其进行分类和整理,最后经质量管理科分析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将结果整理后立即送往质量管理处。

2 结 果

通过对血液不合格标本8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因素与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受检人员自身、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处理不当有着直接关系,见表1。

3 讨 论

从此次研究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致使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与工作人员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在采集期间,血液标本储存和血液运输均存在问题,加之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致使在实际工作中会对检验报告的重要性严重忽视。就受检的患者来说,其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食用的食物和存在疾病,多数患者缺乏对该方面知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若在采集期间工作人员不对其进行详细询问,受检人员不会主动诉说,这样一来血液检验标本的准确性难以保证[2]。因此,要想使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有效减少,工作人员需事先询问受检人员的基本情况,在此期间还需为受检人员普及相关知识,让其加深进一步认知。

要想使血液标本的质量得以保证,使血液标本误差发生率显著降低,工作人员需确保有娴熟的技术,较强的责任心,同时具备专业的知识,另外还需正确认识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因此,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并对采集过程予以规范,将注意事项进行告知,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对其态度予以端正。除此之外,完善血液标本采集、储存和运输流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期间,核查制度需予以建立,并严格执行,各项指标的检查和监督均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防止有交接单和检验标本存在偏倚的状况发生。标本项目需认真核对,完全隔绝血液标本和空气,血管和注射器的干燥和清洁也需得以保证。使用的针头和注射液不得使用乙醇消毒,抗凝剂和采血量的比例需充分掌握,避免出现标本稀释和出现凝血[4]。严格控制标本储存温度,并选取适宜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出现误差,同时可以使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有效减少。

从目前的临床检验项目来看,血液检验应用较为广泛,与此同时,血液标本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的结果。有关资料表明,血液标本加强管理可以降低不合格的概率,同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对受检人员进行进行血标本采集时,部分人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这样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在采血前需让受检人员保持良好心态。②受检人员若剧烈运动,会使肌酸激酶处于上升趋势,同时会增加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加之糖、白蛋白以及钙含量发生改变致使结果存在诸多偏差。因此,受检者运动后1 h方可进行血标本采集[5]。③若受检人员接受相关治疗或服用其他保健品类药物,会对肝功能和肾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若受检人员服用甲状腺制剂,会促使糖原快速分解。若对其血糖予以检测会提升不合格率。因此,在对其进行血液检验时,需事先对其进行相关指导,并告知立即停止服用药物,防止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6]。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对血液不合格标本8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因素与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责任意识、受检人员自身、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处理不当有着直接关系。经进一步分析得知,由于受检人员自身存在差异,受检人员的饮食和运动所有不同,致使血液标本出现误差;标本的储存环境未达到标准,在运送期间发生振动也会引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另外,标本不能及时处理或不能及时送检也会提升血液标本误差概率。因此,血液检验过程中标本误差除了与受检人员自身有着直接关系之外,与工作人员的采集和标本送检均存在相关性。因此,医院检验科需对血液检验流程进行规范,并将送检工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使血液检验准确率进行提升[7]。

综上研究可知,血液检验工作与受检人员血液是否合格有着直接关系,标本的准确性与患者的自身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医务人员自身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并加强与受检人员之间的交流,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血液标本质量。

猜你喜欢

准确性标本合格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不合格的洗衣工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