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03-20陈文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住院

陈文祥

(葫芦岛市绥中县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299)

急性胆囊炎属于常见且多发的临床疾病,因急性胆囊炎疾病的自身特点,患者发病之后,会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也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中一般都采取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常规开放性手术不能获得理想效果,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纳入且收治的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分析样本,报道且评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分析的58例样本均来源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样本分组,参照组纳入29例,女性患者14例,男性15例,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43.54±5.01)岁。最长病程8年,最短病程0.5年,中位病程(4.87±2.87)年;实验组纳入29例,女性患者15例,男性14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44.01±4.01)岁,最长病程7年,最短病程1年,中位病程(4.21±2.11)年。统计比较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基础资料,P>0.05,统计学不显示参比意义。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处理,在患者右上腹位置经肋缘下斜切口或者腹直肌切口,进入到腹部之后彻底分离胆囊附近粘连的组织,充分暴露胆囊,寻找胆囊管,将其正确切除,于胆囊底部给将胆囊浆膜层切开,朝着胆囊三角方向进行分离,与胆总管距离5 mm位置将胆囊管切断,之后结扎近端,在胆囊窝内放置引流管,于24~48 h内将引流管拔除,并且进行下床活动,等到胃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食。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选取患者仰卧位姿势,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处理,构建二氧化碳气腹,以四孔或者三孔法进行操作,将腹腔镜置入其中,粘连分离过程中应用电凝钩和电剪,将胆囊充分暴露,不可遮挡附近组织的Calot三角,以三叶钳对附近组织进行按压,将Calot三角充分显露,在与壶腹位置接近处朝着右上对胆囊体推压,将粘连的三角区进行分离存在张力,可对三管一壶腹清晰显示时,通过生物夹钳或者钛夹对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进行夹闭,将胆囊切除。

1.3 观察指标:观察且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1 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h) 持续疼痛时间(d)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实验组 29 24.21±2.31 1.52±0.51 6.54±0.61 40.21±4.32参照组 29 33.21±3.02 2.98±0.41 8.89±0.81 50.87±4.98 t-12.7470 12.0151 12.4803 8.7075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计算涉及的本院诊治的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对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显示参比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且分析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参照组数据指标,P<0.05,见表1。

2.2 比较且分析参照组和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不良反应: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1例发生腹腔脓肿,不良反应为3.45%,参照组存在4例发生腹腔脓肿、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发生切口感染,不良反应为21.42%,P=0.0433<0.05,χ2=4.0816,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胆囊炎一般是因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囊内出现胆汁滞留现象形成细菌感染最终诱发急性炎症的临床疾病。以外科手术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治疗中是目前关键的方式,虽然临床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存在很大禁忌证,不适合应用该治疗方案[1-2]。随着近年来不断改进腹腔镜技术,临床上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来对急性胆囊进行治疗,并且获得临床广泛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疼痛是急性胆囊炎的常见不良反应,且也可能发生上腹剧烈疼痛或者绞痛等现象,一般是因结石或者寄生虫导致嵌顿梗阻的疾病.随着疼痛的剧烈和迅速发作[3-4],绞痛为常见疼痛形式。在食用高脂饮食之后患者出现更为明显的症状。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疾病,具有直观操作、充分暴露、较少并发症等特点,虽然传统开放手术十分成熟,但存在手术痛苦、切口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等缺陷,且治疗胆囊位置异常疾病存在较大风险[5-7]。

此次数据显示,实验组急性胆囊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4.21±2.31)、持续疼痛时间(1.52±0.51)、住院时间(6.54±0.61)、手术时间(40.21±4.32)、不良反应为3.45%与参照组对应数值进行对比,统计学展现数据分析意义。证实,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改善开腹手术的不足和缺陷,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可恢复患者自身胃肠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综合所述,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相比较传统开放手术展示更优秀的作用。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住院
妈妈住院了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