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门诊2014年~2016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

2019-03-2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阻断剂降压药排序

樊 华

(抚顺市第二医院药剂科,辽宁 抚顺 113001)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等其他一系列病症的诱发因素之一就是高血压,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等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致残甚至是致死的严重现象[1]。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使用药物控制高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环节和有效措施[2]。笔者对我院近3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本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抽取2014年~2016年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的数据,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药物的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

1.2 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情况。在计算DDDs的值时,选取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计算的标准,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值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所标明的药物剂量作为标准[3]。药物的DDDs值=药物用药数量×规格/该药DDD值。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该药的DDDs。排序比(B/A)=该药年销售总金额排序(B)/该药DDDs排序(A)。

2 结 果

2.1 我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07∶1,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

2.2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6大类,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剂(β-RB)、固定复方制剂(SPC)、钙离子通道阻滞药(CCB)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

2.3 各类药物的销售总金额及排序:我院门诊2014年~2016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总金额分别为58.22万元、121.04万元、188.25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2.4 各类药物的DDDS、DDDC及(B/A):DDDs最高的是氢氯噻嗪片。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DDDC排名首位的是依那普利叶酸片。B/A反映购药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时,表明同步性良好。表2普萘洛尔片比值为1.0,地尔硫卓片、尼卡地平缓释胶囊比值都接近1.0。

3 讨 论

3.1 钙通道阻滞药居销售金额首位。钙通道阻滞药通过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从而发挥扩张血管进而降低血压的作用。我院医师最常用的CCB类药品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等最受青睐。氨氯地平,因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良好的药物动力学,在患者体内能够全天保持血药浓度的平稳水平,药物的有效时间得以延长,从而使患者血压的波动降低,血压降低的同时,可一整夜保护患者,降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发生率[4]。它的各种制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作为我院一线高血压用药,用量呈上升状态。

3.2 复方制剂(SPC)居销售金额第二位。我院目前抗高血压复方制剂主要以添加CCB类和叶酸为主。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水平与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我国进行的多种维生素治疗试验及有关叶酸荟萃分析显示,补充叶酸可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5]。这些新的复方制剂以其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抵御并发症和依从性好等诸多优点,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一个新趋势和新方法[6]。但DDDC 的值高是SPC的不足之处。

3.3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通过降低心排出量、拮抗突触前膜β-受体以及抑制肾素分泌等过程实现降压目的[7]。β-受体阻断剂除降压作用外,还对心力衰竭、心肌梗死、GHD高危因素、糖尿病和某些心律失常等均具有明显的疗效[8-9]。美托洛尔DDDs排名第2位,更能说明β-受体阻断剂 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ACEI年销售总金额和用药频度有逐年下降趋势,ACEI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在降压同时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不干扰交感神经反射功能,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对高肾素及正常肾素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对低肾素高血压也有降压效果。但随着近年来ACEI的不良反应报告逐渐增多,尤其是ACEI类产生的缓激肽引起的干咳和血管性水肿,这是导致ACEI用药量减少的原因之一。ARB作用与ACEI类似,能够降压并且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逆转心肌肥厚及血管重塑,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延缓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10]。另外,由于ARB的不良反应少,作用时间久,近年来受到患者和医师的欢迎。

表1 2014年~2016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及排序

表2 2014年~2016年抗高血压药的DDDs、DDDC及排序比(B/A)

3.5 利尿降压药稳居DDDS前列:利尿降压药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具有低不良反应率、无耐药性且药性温和等特点,当利尿剂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时能够显著地提高其他降压药的效果[11]。氢氯噻嗪片一直保持DDDS首位且DDDC值最小,这也是我院利尿降压药临床用药频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趋于合理,基本能够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诊断,合理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基本符合目前指南的要求。

猜你喜欢

阻断剂降压药排序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作者简介
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冠心病患者康复中适宜运动强度的相关研究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