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9-03-12姜海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部

姜海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4)

神经根型颈椎病[1]是颈椎病变中的一种,其主要是因为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所致。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因较多,其中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相邻三个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导致患者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导致患者发病[1]。另外,根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围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也可引起与本病相似的症状。本研究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 6月—2018年 1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 37~74岁,平均 51.62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14年,平均(5.26±1.24) 年。试验组男 28例,女22例;年龄 36~77岁,平均 51.39岁;病程 1~13年,平均 (5.19±1.33) 年。2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所有患者均有麻木和疼痛等典型的症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1.3 排除标准 排除患者中患有恶性肿瘤的情况;排除患者中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排除患者中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排除患者中属于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胸腔出口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和其它与本病症状相似疾病的情况;排除患者中不能遵医嘱完成治疗的情况。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完成各项检查并协助其办理入院手续,治疗期间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开展康复训练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接待,主动为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等,让患者快速适应医院环境。护理人员还要与科室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并通过文献的查阅了解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完成护理对策的制定后应为患者讲解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以此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配合度;入院第2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完成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情志相胜法帮助其改善不良情绪,其中尤其是采用喜胜忧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交流和抑郁情绪;入院后第3天开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证型不同给予其相应的重要辩证施护,其中湿火型患者应给予其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饮食,提供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掌握其具体症状,并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进行颈部活动。患者为寒湿型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颈部保暖,多为患者准备活血养血、祛风散寒的食物,同时对患者病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并防止温度过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于虚寒型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其在治疗期间多用温水泡脚,条件允许时可在水中加入艾草煎煮后泡脚,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并让其进食益气温阳和化痰止咳的食物,让患者在出现肢体麻木时可轻轻拍打患肢,以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是采用中药熏蒸和热熨等防止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应指导其多使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其中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应让其尽量保持卧床休息,患者处于缓解期时可让其多进行颈部关节及上肢肌肉的锻炼,并使用活血化瘀膏在颈部涂抹。另外,可根据医嘱为患者准备中药汤剂口服,在患者感觉局部肌肉及关节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其按摩护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者针灸和拔火罐等治疗以缓解其疼痛,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牵引治疗等;患者出院前1天,护理人员应为其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尤其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并且要在久坐后及时活动颈部。

1.5 评价指标 评价2组疗效,对2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颈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颈部关节活动幅度明显提升,疼痛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及颈部活动范围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满意度评分用自制量表完成,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6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 х2检验和 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 由表1统计数据可知,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2.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х2=8.5 755,P=0.0 034)。

表1 2组患者护理疗效 (例)

2.2 2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满意度评分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试验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表2 2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满意度评分比较(x±s)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在中老年人群的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颈部活动受限、根性疼痛、根性肌力障碍、腱反射改变等为主,导致其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其中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下,各种治疗方式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根据临床实践,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西医上一般会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以此让其治疗效果的得到保障,但西医护理通常不具有针对性,在患者中医分型不同时将不能取得预期的护理效果。

根据中医理论[3-4],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常可分为湿火型、虚寒型、风寒湿型和气滞血瘀型四种证型,不同证型的患者病理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并且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证型不同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临床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饮食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均可对其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其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因此,在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时首先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情志护理,根据中医情志护理理论,采用情志相胜法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5];其次,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避免患者因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病情加重;另外,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分型不同给予其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起到协助治疗的作用,并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以此让其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最后,在条件允许时,还可采用中药方剂、按摩、针灸和拔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以此促使其治疗效果提升。

本研究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蒙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