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

2019-02-25王然然田家玮冷晓萍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留学生规范化医师

王然然,田家玮,冷晓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据教育部颁布的《留学中国规划》显示,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将增加到50万人,除了汉语专业外,医学专业将成为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1]。医学留学生教育可以反映学校、医院的硬实力,良好的留学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医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从医生的成长历程看,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临床实践才能成长的职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必要过程。着重提高医师实践能力的医师规范化培训于19世纪末在德国开始实施,随着制度变迁以及不断创新,被各国医学界广泛认可[3],并取得显著成果。在我国现行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医学留学生培养模式中,如果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将是我国留学生教育模式的新举措,会显著提高我国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质量。

1 在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必要性

1.1 当前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明显不足

(1)留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

由于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我校为例,医学留学生教育采用四年在校理论学习,最后一年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由于在最后一年中,留学生面临毕业及就业的压力,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且实践教学多为集体实习,缺乏针对性,实践机会少、实习时间短,留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

(2)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通常是“一对多”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和渴望,未能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每天常规查房为主,一般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对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带教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致使留学生缺乏实习兴趣。

(3)留学生实习质量缺乏系统考核

我国留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法,医学生实践操作及沟通能力的考核缺乏量化评价的标准,出科考试往往“重形式、轻内容”,造成带教教师和留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1.2 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能显著提高医师实践能力

医师规范化培训于19世纪末在德国开始实施,随着制度变迁以及不断创新,被各国医学界广泛认可[3],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是指医学生在一定时间参加各科室的轮转,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合格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学习到某一学科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相应科室在留学生实习中会给学员提供最新的临床理论知识,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等形式既锻炼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又巩固理论知识,不断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员迅速建立临床思维[5],是一个轮转、学习、培养、提高、服务、实践的过程。自2013年12月底我国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了4万多份住培住院医师问卷调查,其中71%认为自身临床技能得到明显提升[4]。据2018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指出,已结业的住院医师已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和患者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认可住培模式对医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并将住培合格作为应聘的标准。

2如何在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2.1 增加实践机会为核心

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这意味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经过临床技能的培训和锻炼[6],对于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我们可以参考法国医学生规划化培训的模式,即从二年级开始就开始进入临床实习,临床实习的重点放在三年级之后,上午学习临床理论知识,下午在病房实习,轮转时间为每科室2个月[7]。在实践教学中把问诊、体格检查、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等学习内容当成一个个的小任务,这些任务通过留学生相互讨论和思考完成,从而拓宽思路,活跃教学的气氛。在教学中借鉴规范化培训的实习模式,早期接触临床可以将书本上学到的独立、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找到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

2.2 创新教学模式为关键

中国传统教学是一种老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国外留学生思想活跃、善于互动,具有主动学习的特点,在留学生实践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借鉴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常用的以问题为导向(PBL)和以案例为基础(CBL)的教学方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定期举办病例讨论会,针对实习过程中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病例的讨论中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8]。在规培中病例讨论会多以全科集体授课的方式,忽视了个体化教学,在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病例讨论应根据每个留学生的特点,施行小班授课、同伴教学法,引导留学生独立分析、判断病情,让孤立的知识点化为整体的知识链。

2.3 全方位培养为目标

随着医学改革的深入,医学模式的转变,新兴学科的出现,医学正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医学提倡创新,留学生实践教学不仅要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也要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当前留学生实践教学应学习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除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外,还开设了更多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除了开展创新医学科研思维的专门课程外,还应将科研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留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9]。遇到科研难题时,要培养留学生独立学习、查找相关文献的能力,使其能迅速建立临床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2.4 增加实验器材为辅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模具和设备,模拟实验室、模拟手术室、标准化培训室等都是提高实践水平的硬性条件,学校可与医院科室协调,在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借用规范化培训中的操作室及仪器,例如心肺复苏、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操作的实验器材,临床实践是医学留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的转折点,只有完善的教学基地,齐全的实践器材才能使带教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开展技能方面的培训[10]。

2.5 严格出科考试制度为保障

临床实践既是全面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生顺利变成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阶段。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取得巨大成果和严格的出科考试制度是分不开的,留学生实践教学考核应参考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制度,包括严格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每科室轮转完毕要组织理论技能考核,考核可包括独立的病历书写和技能操作,教师根据学员完成情况进行打分,不及格者要重新参加实践培训,直到评分合格才准予出科。每天的培训内容、工作情况如实在培训手册上记录,不仅在“量”上达标,更要在“质”上严格把关,确保培训过程的规范化[11]。

3 在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临床实习与理论学习的时间分配冲突

我国2009年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明确说明规范化培训时间为3年,在这期间要完成相应科室的轮转,作为学年只有五年或者六年的留学生,必然不能因为临床轮转实习而耽误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课程安排,弹性安排临床实践的时间,合理压缩选修课,精炼教学内容,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不耽误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

3.2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离

规培生多以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为主,这些学生经过了五年的本科临床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牢固,带教教师多不再重复讲解临床理论知识,只专注于本科室的实践培训。留学生受语言、地域教学差异的影响对临床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如果带教教师只专注于所定科室的实践技能培训,对基本理论不予重视,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离,将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带教教师要增加个性化教学、双语查房、一对一病例讲解以及理论知识巩固的内容,教学形式上除了传统的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

3.3 带教教师英语水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实习课的带教教师多为相应科室的临床医生,平时患者都是中国人,英文交流的机会甚少,留学生的中文水平也参差不齐,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不良,会导致留学生教师有时无法顾及外籍学生,使留学生自觉受到冷遇而对临床实践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放弃临床实践的机会。针对语言障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积极引进海外教学专家,严格推进教师英文水平考核,定期组织教师英文演讲和留学生中文水平考核,学习国外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以骨干教师和英语水平高的教师为带头人,提高带教教师的英语沟通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4 留学生与患者沟通不良

在校期间留学生交往面窄且英语为其交流的主要语言,中文多局限于日常生活词汇,在进行独立的查房、写病例等临床实践中会面临被拒绝和不合作的尴尬境地,无法与患者有效沟通,难以获得一线信息。目前国内医患关系较紧张,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留学生会产生消极心理,不愿参加临床实习,出勤率不高。针对此问题,可采用“同伴教学”法,即一个留学生与一个中国规培生搭档实习,在问病史和查体时两人相互合作,促进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4 结语

培养具有良好的医师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的临床留学生是现阶段卫生体制改革与留学生培养相结合的战略要求,更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责任和追求,留学生教育培养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探索留学生实践教学与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提高医学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完善现代化教学理念是国内多数高校尤其是各医学院校共同的目标[13]。我们要综合多年积累的中国特色教育的优势,不断加强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改革创新,各部门团结协作,使中国医学留学生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猜你喜欢

留学生规范化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