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2-25尹玉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一带一路专业

尹玉凤,解 华

(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目前需要改革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国际化人才的三条标准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并致力于“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构想的提出,中国致力于发展同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并随全球贸易活动的开展应运而生。随着国际商务活动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2]。大量经贸、金融、外交、管理、法律等学科与外语的结合展示了实用性和适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也顺应了国际化趋势。现阶段,为对接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接轨世界经济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要在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致力于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与探索,调研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地方医学类本科院校发展定位,依托特色专业和学科优势,合理整合其他专业资源,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

1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在进行资料查询以及与省内外院校交流中发现,各院校在外语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诸多共性,但在商务英语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我国医学类高校较多,各高校所属层次各异,在外语学科服务“一带一路”时代大背景下,有必要从社会实际需求角度入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途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通过针对性研究来明确优劣与差距,明确问题与不足,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4]。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原则不明确,培养方案修订、改革与创新不足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商务英语取得独立学科地位才不过10年,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教学方面实践不足,采取的培养方案针对性弱,无法区分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选择以及发展定位不明确,对就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合理且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原则不明确,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力度不足。

1.2 课程设置单一,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课程设置仍沿用“知识本位型”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尚未合理整合其他专业资源,综合度不够,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模式陈旧[2,5-6]。理论课程偏多,实践操作课程比例设置太小,课程的横向宽度(开设课程数量)和纵向深度(课程的“国际含量”)不够,可选择性不足[7]。所培养人才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课程体系有待重构[8-9]。

1.3 培养途径不够多元化,教学平台不够立体化

在线自主学习、模拟软件、线上线下实训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所需。语言实验室、实践教学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所需。实训计划不够具体、完善,实习基地构建不全,功能简单,运作滞后,语训室开放没有切实执行[2,10-11]。

1.4 教学质量监管缺乏,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有针对性的调研明显不足

对教学质量的监管缺乏,教学评价指标不够明确,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2]。目前毕业生总量压力很大,所面对的宏观形势较为严峻。针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商务英语教师展开的需求调研明显不足。

1.5 师资梯队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占比低,学科带头人缺乏,实践能力不足

据调研,商务英语教学一线教师多为具备英语学科知识,缺乏商科知识的教师。教师语言背景的单一性难以满足商务英语教学的需要。多数教师在从教初期都有恐慌心理,对所授课程感到力不从心。由于合格的教师储备有限,同一门课程往往由一个授课教师担任,教师在钻研教材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容易产生孤军奋战的感觉。商务英语师资力量普遍薄弱,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高职称、高学历占比低,梯队结构不够合理,亟需学科带头人[2]。以讲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居多,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均在3成以下;教师学位学历层次均不高。

2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思路

2004年7月1日起《新外贸法》颁布之后,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极大地拓展了商务英语的发展空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2)提出要“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础之上。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学科交叉形成的新专业,如何根据地区经济和本校实际,从社会实际需求角度入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已成为各高校关注和重视的课题[12]。

从根本上考虑,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础。结合总结与调研,医学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可以简括如下:①遵循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从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入手,基于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求,尊重、鼓励个性发展、探索创新,营造开放、合作、交流与融合的学习氛围;②以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医药、公共管理等学科为依托,结合正确的语言观和课程观,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为背景,建构“医学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③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认知建构主义、连接主义为指导,建构“医学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④提倡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⑤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向反拨作用,细化评价指标,健全评价体系,践行“评价驱动的专业教学有效性管理模式”,实现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⑥倡导正直、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质的养成,倡导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宽广视野的复合型、应用性外语人才[13]。

2.1 人才培养目标:重视素养培养,突出复合应用型、实践性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综合化、能力复合化和培养融合化符合新时代英语类人才的素质培养特征[14]。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的内容[2]。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立足点。作为职场成功的关键,商务英语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熟练运用国际商务通用语言开展交流,并把汉英商贸信息忠实地互相传递。地方医学类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为:一是学校所处的区域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的办学层次;三是本学校的师资队伍情况。培养具有浓厚中国情怀与宽广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强、就业途径佳且具备出色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明确和坚持目标性、特色性和实践性,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语言知识为准则,设置面向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的培养方案,培育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管理、医疗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探索人才培养的关节点与突破口,以使专业人才在国际经济环境下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15]。

地方医学类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抓两头,带中间”“四年不断线”。“两头”指入学阶段的英语水平提升和毕业时英语技能的强化,“中间”涉及技能引领下的英语实训,营造用英语进行“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岗位学习”的环境,将分散的竞赛、科研、实习、创业设计等与英语技能融合,与职业能力衔接,与素质培养整合,建构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2 课程设置:语言为基础,商科为内容,技能为核心,人文为提高,建设课程群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医学类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和专业设置,遵循学习者学习规律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完备性,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合理,规划科学,便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以“求精、求是”推进内涵式发展,以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跨学科性和跨专业性。必须在商务语境中把商务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融为一体,如通过案例化、讨论型教学,不断使学生获得商务知识,同时训练和提高其商务英语沟通能力。教学手段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创新,以网络学习为基础,适时发现不同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的连接能力,并及时更新知识,正确决策并持续创新,培养核心技能。创造人文、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和发展个性,鼓励探索与创新。根据课程设置,建设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课程群,建立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的课程体系,开展横向合作,引进课程,丰富课程模块[16-17]。

2.3 教学体系:课程资源库、模块教学和网络创新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于回归实践并指导实践,是对理论知识实用性的延伸。为实现培养目标,就需要创造人才培养环境与氛围,倾力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培养途径。如通过学科渗透整合资源,注重实践性引导及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入国际化课程,培养学习者了解和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开拓国际视野;邀请专家学者或学术团队前来讲学与交流,互通教育理念与精髓等。以建设校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为契机,创建商务模拟实验室,加强商务实践能力。建设机辅商务英语写作&翻译中心、外贸实习平台、营销模拟语言实验室,对现有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进行扩建和设备更新,以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所需。采取在线教育平台与线下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2]。

商务英语课后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既要符合专业建设的实践目标,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所需,有必要基于学校校园网,开发课程资源库,建设一体化、动态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通过多元教学模块通过搜集、分析、传递和整合无限的商务英语知识、商务信息和交叉学科知识,设计成模块呈现出来,可以使繁复的商务英语交叉学科的多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便于学生发现交叉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并迅速掌握所学内容。创建“动态型知识网络型”课程体系,将课程自动链接到最新的商务知识、商务动态、商务政策、商务谈判等动态知识节点,以符合学生国际商务学习需求。

2.4 考核评估:构建“教学-考核-评价-反馈”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评价是为了获取全面、客观、公平、科学和准确的教学信息,不仅能够客观反映课堂教学效果,检验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职业能力与发展,也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并对教学起正向反拨作用。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专业教学评价与测试体系,平衡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所起的作用,突出评价的形成性作用,以激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兴趣,建构专业学习能力。教学评价体系作为专业认证的核心指标之一,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多途径获取各方教学信息,做出综合分析,以形成“注重评价,重在反馈,促进提高”的理念,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如从学校层面对教学过程进行日常检查和督导,并明确和细化评价指标,对教学、实训、实习进行评估和考核;系统搜集和分析教师评价(包括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座谈会)的反馈意见,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质量监控为定期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等提供了具体的要求、方法、指标和细则。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毕业生市场及就业前景进行调查和调研,从政府、地方和高校层面多途径调研学生就业前景,最大程度地避免毕业生结构性过剩[18]。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包括校内实践、社会和用人单位综合实践在内的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完善实践环节考核体系,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

2.5 师资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和优化师资结构,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复合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完善的课程设置、多元的培养途径、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考核-评价-反馈”一体化建构,更依赖于一支高素质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影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教师团队的能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瓶颈,也很有可能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力。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并重视师资培养和教师的发展。

网络学习共同体,也称虚拟学习社群/社区,是网络技术支持下由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辅导者及其助学者构成的一个交互的、协作的网络学习组织。共同体成员之间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获取知识,并被认为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作为学习者,通过分享经验和团队学习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有助于改善个人备课中孤立无助的情形,在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同时获取知识。

3 结语

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16]。21世纪海陆丝绸之路建设必将推动我国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之路。此外,基于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地突显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探索,提高医学人才国际竞争力,必将在其他层面推进和深化,更多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规划与设计、实践教学、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探讨有待于进一步展开。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一带一路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