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2019-02-20李倩倩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属心脏冠心病

李倩倩

(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原付家庄医院特诊科 ,辽宁 大连 116013)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介入术取得的疗效亦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与关注,虽然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疏通瘀堵的血管,解除心脏组织所处的缺氧缺血状态,但术后受损的心肌组织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心功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成为当务之急[1]。目前临床围绕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展开的研究较多,但却鲜少有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性报道,故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此作一综述,现综述内容如下。

1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

心脏康复护理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而系统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韩花等[2]在其研究中证实,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良好的心脏康复护理,心肺功能指标(峰耗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频率、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潮气末氧分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均较同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能够在术后进一步增强其心肺功能,并可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全面提升临床疗效。

2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具体举措

梳理当前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健康认知干预。冠心病患者即便是经过介入治疗,仍然存在着诸多影响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因素,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围绕冠心病发病原因及机制、症状表现、风险因素展开深入而细致的宣教工作,尤其是重点强调在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的重要意义,促使二者能够全面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以及对心脏康复护理的重视程度,配合护理人员提供的各种护理服务[3]。(2)康复锻炼。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机体尚处于恢复阶段,此时开展的心脏康复护理需要充分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故临床多采取阶段式康复锻炼的策略,具体措施及内容如下:介入治疗后第1 d叮嘱冠心病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特别是介入治疗所选取的穿刺部位更是需要予以重点照护,加压包扎时间需在12 h以上,并由护理人员或者是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开展全身各个关节的非阻抗性活动,并以亲身示范的方式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技巧,自主开展腹式呼吸锻炼;第2 d开始鼓励冠心病患者开展肢体以及各个关节的阻抗活动,每次持续时间以15 min为宜,每天3次,同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于病床上开展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包括进食、洗漱等;第3 d则是在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陪护下开展起坐练习,频率及时间根据其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总体上以机体能够耐受为宜;第4 d进行离床活动,首先敦促患者开展床边坐站练习,早期在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下进行并过渡至能够自主站立,随后围绕病床进行缓慢的步行,每次步行距离控制在50 m-100 m,每天视情况进行2次-3次步行;第5 d则是于病区开展步行练习,距离适当延长至100 m-200 m,适应之后可加入上下楼梯练习,每天进行2次-3次;从第6 d起加大运动频率及时间,以不断提高运动能力[4]。(3)心理护理与生活指导。积极与冠心病患者展开沟通交流,将手术结果如实告知并探寻其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利用自身护理知识予以有效解答,利用既往成功案例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同时根据患者饮食偏好制定科学的食谱,叮嘱患者和家属严格按照食谱内容进食,尤其是限制食盐以及脂肪摄入量,增加新鲜果蔬摄入量以提高营养物质摄入量,养成合理的睡眠习惯,尽量避免熬夜[5]。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逐渐成为冠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其发病率势必会呈现出进一步上升态势,虽然介入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护理干预仍然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后指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而具体的举措则包括健康认知干预、康复锻炼、心理护理与生活指导三方面。康复锻炼的目的旨在通过系统而全面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而健康认知干预以及生活指导则有助于促使冠心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科学的饮食意识,规避日常生活中风险因素给康复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降低再入院率,最终为患者顺利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家属心脏冠心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警惕冠心病
心脏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