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2019-02-20姚书兰唐紫兰刘慧李宇华张孝群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止血带气压肢体

姚书兰,唐紫兰,刘慧,李宇华,张孝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气压止血带可阻断体液循环,使手术部位于术间处于无血状态,有助于医护人员在清晰状态下进行手术,不仅可方便手术操作,也可有效避免血液在循环区内发生瘀滞[1]。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必要治疗痛苦。本文对我院300例接受手术治疗并使用气压止血带患者实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关对策,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53例,女147例,年龄18岁-82岁,平均年龄(50.03±9.46)岁。按照手术类型统计:其中172例患者骨折内固定、44例患者清创缝合、57例患者肌腱韧带修补、其他27例。所有患者经术前检查均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止血带部位皮肤完好干燥,术中具有良好麻醉效果,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患者既往史以及当下病例资料,对其全身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做好术前宣教工作,向患者普及手术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等知识,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术中于合适位置实施麻醉,密切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记录各项生命体征数值。术后观察并评估患者皮肤有无出现水泡、出血、疼痛等现象。

2 结果

2.1 止血时间 在所有患者中,止血时间范围为20 min-90 min,平均(55.02±8.46)min。

2.2 不良反应 30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止血效果不佳、1例止血带休克、1例神经损伤、3例止血带疼痛。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1)止血不佳。止血带捆绑位置不当,选取肱骨下1/3位置是由于肘部关节粗细不一,当止血带过紧时,血管受到压迫,导致出血量增大。止血带本身质地橡胶管、气囊发生老化裂开,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充足气压,若未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可能导致血袋压力过高或过低。(2)肢体皮肤出现水疱、淤斑。衬垫过于单薄,直接压迫皮肤,部分组织缺血所致。(3)止血带疼痛。①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通常为60 min左右,不得>90 min,且必须间隔11 min-14 min后方可进行二次捆绑,若时间过长,患者耐受能力下降,增加疼痛感;②止血带袖带过窄,与肢体接触面积小,肢体压强作用力增大产生疼痛;③充气压力过高。(4)止血带休克。①止血带放松速度过得快。在使用止血带时,肢体缺血诱发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在放松止血带后,酸性物质刺激血管扩张,患者肢体常表现出发热、发红等反应,促进血液涌向患肢[2];②血容量供给不及时。(5)神经损伤。充气压力不足、捆扎时间过长以及位置不当等因素均具有一定影响。

3.2 相应护理对策 (1)止血效果不佳。手术开始前,首先安排抓专门人员对止血带气囊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漏气问题。止血带气囊临近肢体内侧,压迫大动脉,适度松紧。协助患者抬高患肢成60°,由肢体远端至近段将止血带行环形缠绕,相邻两圈之间不留空隙。切记缠绕过程中适度用力[3],促使肢体组织有效压迫血管,加快静脉血回流心脏。(2)肢体皮肤出现水疱、瘀斑。于行止血带前使用绷带捆扎肢体,维持3周,在确保平整情况下,继续使用止血带。(3)止血带疼痛。严加控制止血带使用时间并记录,到规定时间后即刻放弃。当止血带处于放松状态时,使用术野钳夹止血。在间隔11 min-14 min后行二次止血捆绑,恢复肢体血流灌注,维持血液供给。依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合适规格止血带。尽可能选择较宽的止血带,有效降低止血带疼痛感。由麻醉师采用镇静剂、镇痛剂提升麻醉平面。(4)止血带休克。在放松止血带前,可适当提升输液、输血速度,多数情况下均为107滴/min,避免放松止血带后血压下降。控制止血带放松速度,时间短于1 min。期间注意监测患者血压、面色等变化情况。(5)神经损伤。正确采用压力,定期校正压力表,降低误差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术中气压止血带使用针对性加强护理对策,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减少出血,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止血带气压肢体
看不见的气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肢体语言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一次性TPE止血带
急救止血,止血带您会用吗
肢体写作漫谈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止血带的污染调查及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