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南粤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分析
——以西京古驿道乳源段为例

2019-02-13王蕾蕾张河清许咏媚

中国市场 2019年4期
关键词:南粤乳源驿道

王蕾蕾,张河清,许咏媚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2.广州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1 前 言

南粤古驿道作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与“陆地丝绸之路”的兴衰发展,为南粤与内陆的管理、文化、信息、物资的流通提供基础。[1]随着时代的发展,古道与现代生活需求的剥离,古道作为文化交流和物资运输的属性逐渐丧失。但南粤古驿道仍然是“一带一路”倡议路线的重要载体,沿线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名城镇村等丰富的核心旅游资源。[2]2016年广东省住建厅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文化厅编著《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南粤古驿道”沿线区域再次复兴。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宏观的分析和整理,以定性研究为主。文章尝试探讨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方法、构建评价体系,以便为南粤古驿道整体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价体系构建

2.1 研究方法

南粤古驿道旅游价值的综合评价是一个目标复杂、因素众多的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层次的简单问题。其基本步骤包括构建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建立矩阵判断、权重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3]

2.2 评价指标选取

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972-2003) 评价标准以及南粤古驿道相关研究成果,科学选取评价因子构建南粤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系统,涵盖目标层A(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准则层B(古驿道资源条件、古驿道环境条件、古驿道社会经济条件、古驿道发展条件4个方面) 、评价因子层C(10大因子)等层级结构,模型中各因子内涵解读如下:

(1)古驿道资源条件B1主要从古驿道通达性C1、古驿道质量状况C2、资源核心价值C3等3个因子评价:古驿道通达性指古驿道基础连续性、古驿道景观连通性和古驿道节点可达程度;古驿道质量状况指遗址保存完整度、资源组合度、资源原真性和驿道内的资源级别构成情况;资源核心价值指古驿道科研教育价值、知名度与美誉度、历史文化价值和观光休闲价值。

(2)古驿道社会经济条件B2从区位条件C4、社会经济条件C5、客源条件C6等3个因子评价:区位条件指古驿道的区位独特性、与周边目的地关系;社会经济条件指古驿道经济水平和区域文化背景;客源条件考量出游率、客源市场情况和旅客满意程度。

(3)古驿道环境条件B3主要从自然环境C7和生态保护C8这两方面评价:自然环境指生态环境质量和古驿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古生态保护指驿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度与目的地生态保护管理。

(4)古驿道发展条件B4从保障条件C9、发展竞争力条件C10等2个因子评价,保障条件主要考量古驿道的政策保障、服务与管理质量、配套设施、人才培养发展、古驿道解说系统发展情况及古驿道研究状况;发展竞争力条件考虑古驿道所在地的交通发展潜力、市场发展潜力以及产品开发潜力进行评价。

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2.3.1 建立评价准则层判断矩阵

在已建立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设评价目标层A为1.0,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的因子相对重要性标度标准(见表1),评价层次权重由九度标度判断矩阵法确定。

表1 比例标度法

2.3.2 指标权重计算

选择将特征值法与和积法相结合计算各因子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为各因子赋值,得出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某因子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如表2),即A=(bij)n×n,其中bij(i= 1,2,3,…,j= 1,2,3,…)表示对于Ak而言,因子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赋值。

先利用判断矩阵A=(ai,j)n×n,计算满足Aw=λmaxw的最大特征根λmax;然后对每一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满足一致性条件后运用和积法求取各指标权重,即对判断矩阵假设正规化,得出因子的相对权重,称为层次单排序。

表2 准则层B比较关系

整理可得评价准则层判断矩阵及计算得出特征向量(权向量):

2.3.3 指标一致性检验

由AW=λW, 得到λ为最大特征根,λ≈4.0875。为确保对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各准则重要性判断思维的一致,若CR<0.1 ,说明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RI=0.9(见表3),CR =(λ-n)/(n-1)·RI≈0.0324<0.1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通过一致性检验,可知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系统中对古驿道资源条件、古驿道环境条件、古驿道社会经济条件、古驿道发展条件这四大评价准则的重要性判断分析具有可信性。

运用相同方法对四个评价准则下属的评价因子进行计算并根据单排序权重值可获得层次总排序(见表1),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测结果如下:λ1≈3.0092,λ2≈3.0536,λ3=0,λ4= 0分别代入CR =(λ-n)/(n-1)· RI可知 CR1≈0.0079,CR2≈0.0462,CR3= 0,CR4=0 结果均少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说明对10个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判断是可信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见表1)。

表4 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各层次权重分配及参考因素

续表

2.4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1)准则层中,古驿道资源条件权重最大(0.5081),依次为古驿道发展条件(0.2449)、古驿道环境条件(0.1545)、古驿道社会经济条件(0.0926)。可见,古驿道的资源条件的优劣势影响其旅游价值的重要因素。资源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作用于古驿道的整体发展与利用。古驿道的环境、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越来越受重视的古驿道保障条件和竞争潜力,对古驿道旅游价值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古驿道活化利用要以基底资源价值为基础,合理有效开发。

(2)因子层中,最终指标权重名列前三的分别是资源核心价值(0.2742)、古驿道通达性(0.1509)、保障条件和发展竞争力(0.1225)。资源核心价值和古驿道通达性对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产生直接重要影响,同时古驿道保障与发展条件各要素的重要性亦不可忽视,它们共同为古驿道的开发保护提供保障,关系古驿道旅游利用的可持续性。

(3)综合来看,古驿道资源条件中的资源核心价值较为突出,人们对古驿道核心价值的认同较高;古驿道资源基础条件中,古驿道通达性条件尤为重要,权重占比0.1509,证明古驿道的活化利用需在原有的地理环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当地旅游保障条件,增强其准入性,并且不能忽视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提高旅客的满意度。

3 实证分析:西京古驿道乳源示范段

3.1 研究区域概况

乳源古驿道文化线路是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奠定了其在粤北秦汉古道上的重要节点的地位。在省域层面从属于粤北秦汉古道,乳源示范段为西京古道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5 西京古道保存较完整路段一览

3.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用德尔菲法对评价因子分别进行打分,对案例地乳源西京古道进行过实地调研的专家打分(满分10分),经过权重计算得出最终各项评价因子对应的分数(I=∑Sk·Wk)。

表6 乳源西京古驿道评价得分表

续表

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古驿道进行评价 ,最终结果印证了现存西京古驿道乳源示范段的现存状态,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分析可知,西京古道整体旅游价值为6.90,说明其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1)古驿道作为古今重要的运输通道仍在发挥作用,其连通性不但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及旅客的空间运动,还有助于沿线原本孤立的单个旅游资源获得联动性的利好发展,为古驿道旅游资源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但目前乳源示范段古驿道途经地区较为偏远,古驿道本身与外部交通网络的通达度较差,内部基础交通建设水平也较低,由于古道与现代生活需求剥离,古道交通属性逐渐废弃,偏远段落古道两侧环境杂乱,石板路面存在局部残损,古道沿线村落、设施废弃。因此,得分也相对较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亟须完善内外部交通接驳体系,发挥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整体性效应,优化整体区域内各空间要素的关系。在古驿道的整体背景下将沿线的驿道节点(如驿道遗址、历史古迹、名城镇村等)进行合理规划,在边保护边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西京古道的旅游吸引力,促进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通过古驿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分析可知,目的地的配套服务也是评价当地旅游价值的重要因素。旅游目的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应该以良好的配套产业为基础。西京古道沿线周边乡村的旅游活动多停留于“游”的层面,创收主要靠门票收入,旅游商品开发较落后,基本配套设施缺失。建议逐步提升驿道沿线环境品质,注重古道解说和标示系统与相应配套设施,完善古驿道相关服务配套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户外运动及户外赛事,打造古道户外文化品牌,深度开发沿线旅游资源。

(3)乳源示范段古驿道在资源核心价值、自然环境、发展竞争力得分较高。西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厚重。另根据实地调查,乳源西京古道是广东现存最古老的古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其科研教育价值也相对较高。考虑到沿线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及乐昌市的生态环境优沃、自然资源丰富,因而乳源示范段古驿道应继续发挥其休闲观光价值,提升其在珠三角的知名度。在今后的古驿道活化利用过程中,充分利用沿线资源和发展潜力,在保持古驿道原真性的同时充分利用古驿道核心价值的优势,创新古驿道活化利用模式,以驿道旅游振兴沿线乡村发展。

猜你喜欢

南粤乳源驿道
东方红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渔舟唱晚
侗族情
君临天下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