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2019-02-11刘智超沙日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雾化医护人员

刘智超,沙日娜*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0105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一旦发病,就会较大几率伴随肺部通气障碍,这种通气障碍极易发展成呼吸衰竭,给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基于此,本文对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有涉及到的对象均来自我科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8-81岁,平均(67.6±4.9)岁,病程为2-10年,平均(6.1±2.3)年。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在确诊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且对研究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1.2.1 雾化治疗

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均行雾化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取2mg的布地奈德、2.5mg的特布他林,将其置入雾化吸入装置当中,通过充分压缩雾化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2]。在进行雾化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经口吸入雾化液后然后经鼻呼出,治疗频率为每天两次,每次持续20min,治疗周期为1-2个周。

1.2.2 护理干预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雾化治疗前护理。在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前,相关医护人员应首先对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其次医护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雾化治疗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对病房光线、温度、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最后,医护人员还应做好雾化治疗的相关准备工作,如药物配置、喷雾器安装以及将雾化治疗相关事项对患者进行告知等等。②雾化治疗阶段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医护人员应使患者保持半卧位或者坐位,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③雾化治疗后护理。在患者接受完雾化治疗后,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时的使用漱口液进行漱口,并告知患者不可吞咽漱口液,此外,在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后,还应给予患者辅助吸痰护理[3],以此来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对于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症状缓解实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经过雾化治疗后,5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其中显效21例,有效29例,治疗有效率为100%。

2.2 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过雾化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时间为(4.3±1.4)d,咯痰缓解时间为(3.6±1.3)d,气促症状缓解时间为(2.1±0.8)d。在接受雾化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患者为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2.3 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患者护理前,其肺通气功能指标重FEV1(L)为(0.92±0.67),FEV1/FVC(%)指标为(32.89±18.26),护理后,患者FEV1(L)指标为(2.01±1.03),FEV1/FVC(%)指标为(59.07±24.86);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mmHg)指标为(51.04±21.35),PaCO2(mmHg)指标为(57.59±19.86),护理后,患者PaO2(mmHg)指标为(86.21±32.57),PaCO2(mmHg)指标为(34.83±15.89)。

3 讨 论

慢阻肺疾病作为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病程相对较长且易反复,严重者还会伴随呼吸衰竭,给患者生命健康产生着非常严重的影响。雾化治疗作为现阶段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其应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诸多护理风险因素的存在,往往会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要给予患者雾化治疗外,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发现,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给予患其必要的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不仅如此,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雾化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肺通气及动脉血气状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雾化医护人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