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评价

2019-02-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精神病饮食情况

胡 昕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生理、病理因素,导致身体各项机能呈现出不断衰退现象,再加上患有精神类疾病,长时间需要服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也致使患者饮食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死亡[1]。而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当中,可以减少误吸、噎食、死亡等情况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7—2018.9收治的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男女比例为28:32,患者年龄介于58~82岁之间,(64.2 4.7)岁为患者平均年龄,精神病类型为:精神分裂症24例、老年痴呆症20例、其他病因所导致精神障碍16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 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由护理人员指导和监督患者饮食,针对特殊患者则由责任护士协助喂食,以保障患者饮食安全。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涉及到内容有吞咽功能训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饮食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出现误吸、噎食和死亡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出现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针对出现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采用X2加以检验,结果表示为P<0.05,则本次研究有意义。

2 结 果

参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以后,患者出现4例误吸、5例噎食和1例死亡,饮食安全事故总发生率为33.3%(10/30),研究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后,患者出现1例误吸、1例噎食和0例死亡,饮食安全事故总发生率为6.7%(2/30),组间差异对比,结果显示:(x2=0.0098,P=0.0239)。

3 讨 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随着自身年龄不断增长,全身肌肉萎缩程度也不断加剧,患者肌张力和神经系统反射活动也会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吞咽反射减弱,在饮食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吸、噎食等情况,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窒息、死亡等情况[2]。为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就需要加强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护理,通过吞咽功能训练、饮食干预等措施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口腔、咽部等灵活性和协调性,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降低饮食安全事故发生率。

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中,涉及到的内容有:(1)吞咽功能训练,由护理人员每天指导患者进行鼓腮、屏气动作,针对舌部则进行伸缩、左右运动,然后闭口做上下牙齿碰撞、咀嚼等活动,可以在患者午餐和晚餐前30min进行,训练时间控制在5~10min之内,每天训练2次;(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主要是提高吞咽障碍识别能力和评估能力,同时掌握有效吞咽训练方法,为达到这一效果,可以由科室组织学习培训计划,并由护士长、护理组长等进行授课,为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科室也可以通过业务查房、个案讨论等活动开展,提高护理人员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3)饮食干预,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实施不同饮食护理,针对吞咽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预防出现噎食情况,患者进餐也可以多食用流质饮食,并且需要由专人进行看护,避免饮食安全事故发生;针对吞咽功能障碍较弱患者则可以在责任护士指导、协助下进行饮食,在患者进食以后,注意提示患者做吞咽动作,进食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声音嘶哑、呛咳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借助吸引器解决[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上述护理干预措施以后,总共发生2例饮食安全事故,总发生率为6.7%,而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总共出现10例饮食安全事故,总发生率为33.3%,对组间差异进行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综上,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中进行应用,可以减少误吸、噎食和死亡情况发生,并且有效保障患者饮食安全,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病饮食情况
春节饮食有“三要”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精神病
脱发 养“老金”
都有精神病
何为清淡饮食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