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1黄敏坚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老年病针对性情绪

刘 梅,黄 祥,冯 萍,黄敏坚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呼吸科疾病常见检查方法之一,主要检查内容为检测病人呼吸道通畅程度、病人肺容量大小等。主要临床诊断意义为检出病人肺、呼吸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原因,评估病人肺部疾病病变程度,观察病人肺功能受损程度等。主要临床检查项目为肺容积功能、肺通气功能等。根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1],对于肺功能检查老年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不良心理情绪。为此,本文探讨肺功能检查老年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1100例老年病人。所选1100例病人均了解护理目的与方法,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签定相关知情同意书。将所选1100例病人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550例病人,对照组550例病人。观察组550例病人中:男400例,女150例,年龄范围60-85岁(72.56±6.48)岁;对照组550例病人中:男400例,女150例,年龄范围60-85岁(72.73±7.37)岁。排除精神障碍者,两组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具体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550例病人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给予病人肺功能检查,测定病人流速容量曲线,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护理具体内容为:(1)医护人员在接待病人时应当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检查相关问题,为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解答,为病人提供明亮、安全、安静就医检查环境,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检查内容,使病人以舒心的心理状况进行相关检查。(2)详细了解病人病情情况,在不影响检查结果情况下,让病人主动表达自身身体感受,病人感受疼痛情况下,可实行转移其注意力,保持病人情绪稳定,保证整个检查顺利进行,以免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检查结果。(3)由于老年病人听力下降,反应迟钝,在医护人员向病人讲解检查方法时,要进行详细讲解,具体化操作演示给病人看,对于病人不了解地方,进行详细化解说,缓解病人焦虑等心理情绪。(4)由于老年病人考虑较多,应当积极调动病人家属、病人朋友对病人关心与问候,减少病人顾虑等心理状况,使病人以积极乐观心态接受相关检查。对照组550例病人实行常规护理内容为交代注意事项,介绍检查项目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定[2],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标准分界值为53分,超过53分判断为抑郁,评分越高说明病人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情况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病人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常会由于对相关知识缺乏,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检查成功进行,影响最终检查结果。为此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3-5]。

有报道相关指出,常规护理只能满足病人基本护理需求,不能够深入改善病人心理状况。而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从多个方面进行有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病人心理状况,促使检查顺利进行。以积极心态对待病人,向病人讲解相关问题,缓解病人焦虑等心态,使病人最佳状态接受检查;让病人主动表达自身感受,采取积极措施,保证病人整个检查过程顺利进行;向病人仔细讲解检查过程与方法,使病人了解检查目的与方法,缓解病人不良心理情绪;积极调动病人家属对病人的关系,使病人以积极心态接受检查。本文研究证实护理前两组心理情况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果表明实行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效改善病人心理情况,本文研究表明行肺功能检查老年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改善病人不良心理情绪,使病人以积极心态接受检查。

综上所述,行肺功能检查老年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等情绪,促进病人检查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老年病针对性情绪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