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伴卡梅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护理

2019-02-11郭夏威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瘤体皮下肿物

郭夏威

(河南省人民医院NICU,河南 郑州 450000)

卡梅综合征发病急,短期内症状进行性加重,病死率高达10%~37%[1]。然而,KHE伴KMS目前仍无统一的治疗方法,也无相关护理标准,我科室于2018年1月3日收治卡梅综合征患儿一例,查体发现背部15cm*13cm*4cm巨大红色肿物,并不断增大,部分破溃出血,于入院第六天手术切除肿物,经病理诊断KHE伴KMS,手术后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患儿精神反应尚可,生命体征平稳,于2018年2月8日家属要求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日龄1天,孕5产3,胎龄37+3周,出生体重3300g,胎儿期发现巨大血管瘤,于2018年1月3日在我院手术室剖宫产娩出,随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查体发现背部15cm*13cm*4cm巨大红色肿物,表皮温度较高,周缘可见皮下出血点,入院时血常规显示:Hb 83g/L,HCT 29.5%,MCV 63.3 fL,MCH 16.98Pg,MCHC 28.5g/L,PLT 18×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1.5秒,纤维蛋白原1.85g/L,D-二聚体2.8ug/m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秒。住院期间给予患儿俯卧位,第二天肿物明显增大,部分表面已发黑,破溃,出血,请求血管瘤科紧急会诊,给予肿物出血部位加压包扎,因患儿血小板严重减少,血红蛋白极低,不具备手术指征,暂时激素+成分血维持治疗,于1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背部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背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伴“卡梅综合征”,术后携带气管插管,中心静脉CVC,以及皮下引流管返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继续给予患儿抗生素抗感染,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及小儿复方氨基酸防治维生素缺乏,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皮下引流管于术后第九天已无血性液体引流出,随给予拔除皮下引流管,于1月16日撤离呼吸机,患儿病情逐渐好转,于2018年2月8日家属要求出院。

2 护 理

2.1 体位和环境

由于患儿肿物生长在背部,且体积较大,为避免压迫病变区域,入院后给予患儿俯卧位,身下垫柔软舒适的包被,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由于患儿为足月儿且肿物表皮温度较高,部分已破溃出血,因此患儿的暖箱温度和湿度不易过高,给予患儿设置暖箱温度为32℃,湿度为40%,根据患儿病情适时调节。

2.2 病情观察

KHE伴KMS的患儿血小板减少,易出血,由此护理人员应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患儿心率,呼吸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定时巡视患儿,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神志以及反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皮下。眼底出血,有无颅内、脏器出血预兆,每天检查皮肤情况,查看皮肤出血点、瘀斑、青肿有无增加,观察大便的颜色及性状。

2.3 预防出血

患儿血小板低,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倾向,且凝血功能差,危机生命,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动作轻柔,穿刺完毕后延长局部压迫时间,至无出血时为止,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防止局部出现血肿,应用止血带时注意皮肤保护,可在止血带下垫软布,以免加重皮下出血;患儿哭闹时立刻安抚患儿,以防患儿在哭闹和烦躁时碰伤皮肤或破坏背部肿物,造成出血。

2.4 预防感染

防治鹅口疮: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患儿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期间,经过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各项预防措施,患儿未发生鹅口疮。患儿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一人一物一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在术后携带气管插管时期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注意摇高床头,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携带皮下引流管要注意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的牵拉或打折,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引流袋悬挂低位,避免倒流。患儿术后第二天体温较高,给予抗生素应用,于第三天体温恢复正常。

2.5 瘤体的护理

由于大量血小板储留于KHE瘤体中[2],且于患儿瘤体不断增大且于出生后第二天瘤体表面部分已发黑,并破溃出血,因此对该患儿瘤体的护理尤为重要。密切观察瘤体的大小变化,表面张力及表面皮肤情况,瘤体周围组织的状况,对于破溃出血的部位注意消毒,以防感染。患儿瘤体切除前给予俯卧位,避免患儿烦躁哭闹,摩擦到瘤体表面破坏皮肤完整性。使用绷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同时可以迫使瘤体退缩,遏制其增长速度,由于该患儿瘤体位于背部,加压包扎时注意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以防压力过大造成呼吸不畅,绷带若被血液污染应马上更换。

2.6 用药护理

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多出现兴奋(夜间哭啼、易惊醒、入睡困难),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力下降,电解质素乱(低钾和低钙)等反应,我们应给患儿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安静的病房环境,给予适当的镇静和催眠。遵医嘱给予患儿补钾和钙,观察有无活动无力,腹胀等低钾和低钙的早期表现[3]。如需多成分输血顺序为冷沉淀、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悬液,在患儿耐受的情况下于4h内及时有效的输入,输血时严格遵照三查八对及无菌操作原则,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有无输血反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该患儿早住院期间未发生输血反应。

2.7 家属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临床上较为罕见,且病变发展迅速,患儿为新生儿,风险较大,家长因而会顾虑重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多于家属沟通交流,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担忧和不安,增强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但最后患儿家属因住院时间较长,经济负担重,要求出院,医务人员在明确告知患儿当前病情及出院可能的风险后,尊重家属的选择。

3 结 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患儿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不止,危急生命的情况,术前瘤体护理较好,破溃出血的面积未明显增大。术后伤口愈合较好,生命体征平稳,吃奶情况较好,无呛咳,无发热,但因胆汁淤积,患儿全皮肤及巩膜黄染,但家属要求出院,家属签字后,患儿于2018年2月8日出院。

4 讨 论

KHE易伴发KMP,即伴发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表现为瘤体的迅速增大、血小板的迅速减少、溶血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因子消耗造成肿瘤内发生出血,进一步加重病情[4]。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因子的消耗使得对此种病的临床护理更为重要,同时也增加了护理难度,因此通过此病例总结相应护理经验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瘤体皮下肿物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会阴侧切皮下美容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