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的护理研究

2019-02-09薛美玲

关键词:阳上亢压豆耳穴

薛美玲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根据对相关资料研究显示,高血压疾病在肝阳上亢中发病比例非常高,超过87.33%,其也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实施耳穴压豆护理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以后护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提供可借鉴性经验。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 2017年6月30日至2018年4月30日收治的5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8±2.06)岁,采用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诊断后均确诊符合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眩晕、头疼、面红目赤、脉弦、烦躁易怒及口苦而渴等。排除其中孕妇、合并严重器官功能性疾病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即口服洛汀新,每天10mg/一次,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加强对病房内的环境管理,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进行护理。在对患者实施耳穴压豆护理过程中主要选取患者肝、肾、角窝上、耳背沟、神门、高血压点、皮质下等穴位,对于临床症状为心悸及气短患者则需要额外选取心脏点、交感及耳迷根;对于头痛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加枕、额;对于失眠患者则需要加失眠穴、枕、额;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则需要加内分泌。在对患者实施按摩操作时需要利用探棒找到患者穴区敏感点并进行定位,实施前对患者耳廓进行消毒和脱脂处理,而后将胶布剪成0.7cm×0.7cm矩形,在粘上王不留行籽后贴在患者对应的穴位上,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按压方法指导,在患者耳背沟出需要串压3—5粒王不留行籽。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肾穴采用轻柔按摩补法;肝穴和结节穴则需要采用对压刺激泻法;而其余穴位则需采用平补平泻法。在护理过程中每次只在患者一侧耳廓处敷贴,每隔3天交换一次,双耳交替敷贴,8次为一个疗程,同时告知患者每天自行按压穴位,每次2min,每天3次。

1.3 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眩晕、头疼、面红目赤、脉弦、烦躁易怒及口苦而渴等。评价标准制定为,显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标准:所选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逐渐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s)显示计量资料,采用x2来检验患者资料差异。患者资料差异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8例,有效人数为5例,无效人数为2例,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00%;常规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4例,有效人数为4例,无效人数为7例,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2.00%,组间比较(x2=32.4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由于忧思恼怒过度等引起患者出现肝阴耗伤现象,从而造成肝火偏亢,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根据对相关资料研究显示,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眩晕耳鸣及头痛等,当患者遇到烦劳及恼怒时症状加重,极易出现头晕、头痛增剧,面色潮红,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等症状。现阶段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耳针、针灸、降压药物及耳穴压豆,由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长期服用药物将会患者肝脏、肾脏等功能造成影响,而针刺疗法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耳穴压豆相对以上疗法临床效果显著,给患者造成痛苦较小,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实施耳穴压豆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此护理措施值得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阳上亢压豆耳穴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外治方法探讨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