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9-02-09丁春燕

关键词:功能性饮食护理人员

丁春燕

(胶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胶州 266300)

有学者认为[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不能只依赖药物,还要配合科学、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院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药物与护理干预联合治疗的方式,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相关检查,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RomeⅢ的诊断标准相符[2]。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5.7±2.5)岁。4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4.2±1.7)岁。综合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340 ),剂量:30mg/次,1次/d;口服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03 ),剂量:10mg/次,3次/d。另予以观察组患者健康指导、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

①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详细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若患者已经患病多年,且多次治疗仍未取得良好效果,护理人员则应该重点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诱因与注意事项。在交谈中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用科学的健康宣教缓解患者因无知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坦诚不公地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用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让其客观、正确的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逐渐端正心态、调节情绪,积极面对治疗;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知道日常饮食是否合理、健康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密切关系[3],叮嘱患者不要食用生冷坚硬、难消化的食物。为患者制订饮食方案时,必须争得患者的同意,在患者完全知情、认可的情况下,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提供合理的食谱,格外强调不能食用韭菜、高脂肪、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鼓励患者戒烟戒酒,纠正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③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了解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的基础上,为他们制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以阳光、健康、积极的心态接受疾病、面对治疗,必要时可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并叮嘱家属多关心、爱护患者,集合家庭、医院、社会的各方力量帮助患者,减轻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压力。

1.3 观察评定标准[4]

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3分重度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2分为中度症状:尽管正常生活与工作受到影响,但可以忍受;1分为轻度症状:尽管存在症状但并不明显,几乎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0分为无症状:患者完全康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分别为(11.5±2.8)分、(11.7±1.5)分(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为(5.2±3.3)分;对照组为(10.4±3.2)分(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为(2.8±1.1)分;对照组为(9.7±2.1)分(P<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普遍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且反复发作,无论是工作、人际交往还是正常生活,都会深受影响,该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群,研究发现[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还存在焦虑、失眠等不良心理,消化道的运动功能与分泌功能也会因此出现紊乱,继而引起胃排空的时间延迟,胃内有大量容物滞留,让临床治疗变得更加艰难。本次研究发现,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巩固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功能性饮食护理人员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春节饮食有“三要”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