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29李雯婕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能力

李雯婕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校、企业、家长、学生等多方关注的热点,就业难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成为了一大社会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之际,由于自身就业能力不强,对自己的性格、能力、需求等方面认识不足,对工作岗位的内容、性质、需要面临的问题等并没有充分的了解,无法知己知彼,导致他们在求职时较盲目,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工作,易犯片面性、绝对性、理想化错误[1]。 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就业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内化能力,也与国家、市场、经济政策、职位等客观因素相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状态[2]。宏观上,就业能力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技能、社会应用等。就业能力其实就是综合能力,是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社会技能的结合[3],提升就业能力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这些综合技能的培养无法在学生的第一课堂中完全实现,需要在第二课堂、社会经历、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获得,且思想政治工作也都贯穿在这些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引领、向导的作用。 因此,除了第一课堂中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媒介作用,将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个细节中,而不仅仅是在快毕业的时候才提上议程。 应该从学生入学就对学生进行摸查、了解,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灌输、教育、培养,并搭建就业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和锻炼机会。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仍然以党建、团建、安全、奖助贷等为主,对学生就业、就业能力的重视度不高,一般只在顶岗实习时才进行就业指导、宣传、招聘、宣讲等,然而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工作的重视,对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团队的建设、安全等固然重要,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能培养出适应企业、社会,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才是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可以体现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成功与否的最直接途径。 因此,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提升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点。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在就业方面也同样涉及常规的就业指导、就业登记、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技巧培训、就业招聘、就业咨询、就业追踪等,但由于人力、物力、工作难度大等原因,大多停留在表面,且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无法落实到每位同学的每个阶段,因此无法达到一定的细致性和连贯性。

一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协作能力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不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因此存在个体差异性较大的问题。 学生干部由于受到的锻炼和教育较多,平台较好,因此在校期间就有较好的沟通协调、团体合作的能力,部分社会实践经验较丰富的学生也能早早地融入社会,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难以与别人较好地进行团队协调,这样即使有再深厚的专业知识,也很难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二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心理健康课程不是必修课程,心理咨询也并未普及到每位学生,因此在校期间,学生并未有系统、普及的心理调适教育,个体差异较大。 且大部分学生在求职、进入职场之前还未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正式进入职场后会面临诸多问题,不少学生无法适应,因此做出了待业、一再跳槽、专升本等类似逃避的选择。 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状态,然而这种意识形态的教育正是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灌输才能内化到个体心中。 许多毕业生自我认识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不足,碍于薪资、发展、脸面、工作内容等,往往拒绝一线服务、基层岗位、一线技能岗位,看不起或者不愿从底层做起,更倾向于从事体面的工作,然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却无法胜任,因此出现了眼高手低、在工作单位说辞就辞、学到东西就想离开跳槽、对商业信息未有明确保密意识等现象,甚至宁可做一些来钱快却不一定合法的工作。

三是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培训课程及活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和缺失。 这些工作大多都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完成的,而学生在学习时,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主观积极能动性,对于相关课程也由于暂时感觉不到就业的压力而没有迫切学习的感觉。 因此相关的就业能力教育容易沦落为“空壳”[4],并且与就业、行业实际贴合度不高。 在时间上仍然是侧重在顶岗实习期间,内容上是侧重在各种就业信息的单方向灌输和手续办理上,并没有建立一个较好的互动关系和平台,且没有以学生的需求为优先,没有从大局上考虑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方面,缺乏系统教育和个性化指导。 除了家里早有安排的、极少数在校创业的和部分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没有明确规划的。 对于自己的能力、自己适合做什么、想要做什么、未来的职业和发展都认识不清。 即使学校有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和比赛,但也只有少数人在参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少学生会觉得那是以后的事,不会有忧患意识,也不会想要提前做好准备。

现在就业安全教育方面,大部分局限于顶岗实习前辅导员对学生的专题教育,这样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过时了。 此外,学生离校开始顶岗实习后,辅导员与顶岗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的联系便无法像在校期间那样紧密,学生在此期间被传销骗入窝点,无法脱身的情况也在新闻中屡见不鲜。

六是在就业政策教育方面,缺乏日常化、普及化、深入化,也缺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业政策的渠道和方法。 在国家对就业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有许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如三支一扶、求职补贴、创业补贴等等,但学生对于这些政策却知之甚少,即使是在辅导员的宣传、告知下,也缺乏对这些有利政策的研究精神,甚至有些符合条件、可以申请补贴的学生,都要在辅导员的一再催促下才提交相关材料,这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不在少数。 学生这样的状态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政策教育时要更加讲究和方式方法。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从时间、空间上扩大化,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细致化,在教育指导上深入化。 将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地渗透在就业能力的提升中。

一是高职院校应树立全程化服务的教育服务理念,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保有从一而终的热情,应明确这是入学到学生毕业后乃至就业后的全程化服务,而不只是毕业期间的事。 应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学习全过程,包括新生入学期间的专业教育、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学年的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拓展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大三学年的职业发展方向确定、心理素质跟踪、就业指导等,即使在离开学校顶岗实习期间,依然要跟踪学生的状态,着重对他们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安全等方面的跟踪教育。 同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导,将学生培养为适应就业市场的人,一步步地完成学生到社会新鲜人的转变,给学生充足的适应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他们对突然的角色转变而产生的心理不适[5]。 即使在学生实习、就业后,也应动态追踪,及时给与指导,及时更新信息,对找到工作和还未就业的学生都要进行无差别的时时跟踪。 对于已就业的学生的要及时沟通,多加了解,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状态和进展,对积极的状态加以鼓励,对消极的状态加以引导。对于已就业想择业的同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咨询建议。而对于已毕业但是存在就业困难的同学,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安全、有效、多选择的就业信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好就业、就好业。 同时,还要把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来自人才市场、企业、学生等各方的信息反馈给学校和学院,为高职院校能更好地教育和服务学生提供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生心理素养,端正学生就业价值观。 教育学生明确目标,不要盲目跟风,要有吃苦精神,不要眼高手低。 要认清自我,了解职业和职位,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情况,勇于到基层到一线,而不是一毕业就想贪图轻松贪图高薪,也不应该想着一下子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应该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再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三是高职院校应全方位、全程化地深化就业指导,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育和实践。 学校要做好就业情况建档立卡工作,促进精准帮扶。 辅导员和相关部门会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党团关系、贫困情况、奖惩状况有一份汇总乃至建档立卡,但却很少有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情况进行摸查、记录和汇总的。 制定一份关于毕业生就业档案,包括与学生谈话后对学生进行就业意向摸查的表格、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持有证书情况、就业意向、自我就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辅导员对其的评价等,对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罗列,以便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精准的帮扶,针对他们的缺失和倾向,有方向、有目的地制订个性化的思政教育,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同时,建立更全面、更具有互动性的就业信息平台,在相应的思想政治宣传阵地发布相关的就业信息,以达到对学生宣传、教育、信息发布的成效,如QQ 群、微信群、院系官网、微信公众号等。 如今的现状是,由于渠道信息过多、内容较杂、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不高等原因,学生容易遗漏信息。 部分学生对发布在学校平台的信息直接忽略不计,总认为自己不用关注也会有辅导员、老师或者班委提醒他们,即使建立群和班级就业联络员也并没有太实质性的作用,除了班级主要班委,其他同学大部分都会由于信息量过大而忽视不少信息。 高职院校应建立专门的APP 等学生感兴趣、关注度高、归纳性强的平台,让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上去查看,可对招聘信息、就业技巧、就业安全、就业政策、就业心理调适等进行区块划分,一目了然。 有新消息发布也会在手机里提示,不仅可以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将提升就业能力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汇总到一个平台上,以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询、学习。 同时,上传的消息也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不法信息入校毒害学生的现象,形成一个真正有用、安全、专业的平台。

对于就业安全和就业知识的普及,应从观念行动双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可以请一些相关专家,如警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人员、企业人员、校友等来校演讲,时时更新关于学生就业安全的内容,并且以实例进行教育,会给学生带来更直观、更深刻的教育,能够进一步保障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应时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引进相应的APP 进行定位,以防学生落入传销、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等情况出现。 也可以将这些信息汇总成册,定期更新,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纳入学分,或将其作为一些活动、比赛的内容,推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度,而不再仅仅只是依靠辅导员在班会中反复念叨的被动学习,让他们主动地了解关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三方协议的签署、报到证、档案投递等相关信息。

四是鼓励并积极指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大渠道,也有不少大企业是由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展而来的,因此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视度也是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应该从每个细节、角度讲创新意识,通过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将创新意识落实到实际,在校期间从理论层面上与市场接轨,让学生无成本、低成本地去创新创业,锻炼自己,并且可以将经过筛选的优秀团队或项目与市场、企业牵线搭桥,实现从创新到创业的进展。在学生创业期间,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尽量降低创业风险。同时对往年创新创业成功的成果进行广泛宣传,促进良性循环,带动创新创业的风潮。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