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四个保障 力促脱贫攻坚

2019-01-27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6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职责全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较多,截至2018年底,全区仍有1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西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近年来,广西党委编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自己摆进去”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扛起重大政治责任,搭好“中军帐”,当好“粮草官”,全力以赴促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搭好脱贫攻坚“指挥部”

广西坚持聚焦健全体制机制、理顺职责关系,探索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扶贫开发工作体系。

一是完善领导体制。着眼于构建上下协调、运转顺畅、指挥高效的管理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作用,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双组长”,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统筹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二是理顺管理机制。着眼于保障“自治区负总责、市县落实、乡村实施”工作机制的有效落实,增强工作协同性和运行有序性,优化调整自治区扶贫工作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增设3个内设机构,强化考核评估、帮扶协调、行业扶贫等职责;市县在不突破机构限额前提下,调整扶贫工作机构,设置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扶贫信息管理中心等事业保障机构171个;发挥乡镇贴近群众优势,结合“多所合一”改革,设置乡镇扶贫工作站416个,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扶贫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三是厘清职责关系。着眼于克服扶贫机构“单兵作战”、唱“独角戏”的窘境,进一步明确组织、发改、财政等部门综合扶贫职责,进一步明确教育卫生、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行业扶贫职责。编制行业扶贫部门权责清单,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倒逼责任落实。

二、强化队伍保障,壮大脱贫攻坚“突击队”

着力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推动建立一支讲政治、有责任、重担当的扶贫工作队伍,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一是核足领导职数。针对扶贫工作机构领导力量薄弱的问题,广西明确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兼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先后增核2名副厅级领导职数;市县按照“应增尽增,应配尽配”原则,配齐配强扶贫机构领导,增配深度贫困县1名副县长专司扶贫之责,加大组织协调、督查巡查力度,推动责任落实。

二是调整编制规模。针对人少事多、“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在编制总量内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创新挖潜,盘活存量,通过撤并一些职能弱化和职责相近的机构,腾出人员编制,优先保障脱贫攻坚。加大乡镇待分配行政编制使用力度,放宽空编使用条件,乡镇空编全部用于招录公务员。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核定扶贫机构行政编制1651名,事业编制3162名,比2016年分别增加1倍和1.4倍,有效推动编制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

三是倾斜支持特困地区。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打破“一核定终身”的惯例,从精简收回的编制中调剂375名,支持百色左右江革命老区、桂西北石漠化山区以及临越边境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

四是创新一线用人机制。为破解编制资源紧缺与扶贫力量急需之间的矛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市县设定配备标准,每个贫困村聘请至少1名扶贫信息员,全区共落实扶贫信息员1.7万多人,为精准识别、精准扶贫提供支撑。建立基层人才引进专项编制保障机制,重点引进契合农村发展实际的专业人才,仅2018年就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8271名、选聘科技特派员(技术人员)811名,扶贫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全区选派帮扶干部7.31万人,同时安排52.3万人开展贫困户、贫困生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村帮扶全覆盖。

三、强化统筹保障,打好脱贫攻坚“大会战”

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加快补齐突出短板,推动机构编制向重点领域倾斜。

一是助力教育发展。大力实施“特岗计划”“全科教师”“硕师计划”“免费师范生”等项目,推动招录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空余编制调配机制,着力解决“有编不用”与“无编可用”问题,加大跨层级、跨区域统筹调配力度,为贫困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1925所义务教育学校、374所普惠幼儿园提供机构编制保障,推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助力医疗卫生。统筹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核定工作,全区县级共核定公立医院事业编制3.75万名,推进全科医生“县管乡用”和“乡管村用”,完成乡村医生培养计划招生2110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三是助力移民搬迁。落实“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调整优化水库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管理体制,健全机构,理顺职责,推动易地搬迁政策落实,2016-2018年累计竣工住房165875套,搬迁68.73万人,贫困村人居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四是助力精准识别。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大数据作用,在“贫不贫”的识别认定上提供支持,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信息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比对,协助完成扶贫对象信息更新和脱贫人口标识工作,精准排除不符合条件的人员,2018年全区新识别贫困人口3.55万人、返贫认定1.35万人,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四、强化激励保障,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充分发挥广西机构编制和绩效考评融合管理的优势,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考评,对存在问题以“黑榜”通报批评,对典型做法以“红榜”通报表扬,推动部门正确履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一是发挥导向功能,层层压实责任。出台市级、县级、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定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聚焦脱贫质量,从职能、专项、满意等维度进行考评,并赋予足够的分值权重,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的责任,全程实施跟踪,推动部门将扶贫工作作为分内职责抓紧抓实抓到位。

二是发挥问诊功能,推动持续整改。对脱贫攻坚的问题症结进行分析,将问题整改作为下一年度考评指标设置的重要依据,形成扶贫工作“目标—考评—反馈—管理—提升”的管理闭环,推动问题持续改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三是发挥激励功能,促进担当作为。制定加强和改进绩效管理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推动出台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举,抓住“面子、位子、票子”三个关键点,把考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教育培训、问效问责、机构编制调整的重要依据,着力营造“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职责全区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