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方法关键探索

2019-01-25杜存贵

智能城市 2019年11期
关键词:淤泥垫层软土

杜存贵

(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00)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与流量充沛的江河。打开中国地图,一眼便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工商业城市,大多地处江河中下游区域。在长江、珠江中下游有上海、广州;在太湖、洞庭湖区域有苏州、武汉、长沙;在松花江流域还有石油城大庆。然而,这些富庶、繁荣的城市大多位于软土之上。如何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建设,一直是困扰道路设计师的难题。

1 软土

软土大约形成于15 000~10 000年以前,它们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在水流速度较缓的淡水区域或咸水区域经过数千年的沉积而成。软土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软土含水率高、压缩性大、透水性小。

软土大量分布于海滩、三角洲、潟湖、湖泊、沼泽、河口湾,它们的色泽呈灰黑色、绿色,外观呈现典型的海绵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手感比较滑腻,并伴有腥臭味。

2 软土性质及软土地基病害

软土富含微生物、腐殖质,有机物含量在10%~60%之间(甚至超过60%),软土天然孔隙比>1,塑性指数>20,抗剪强度<30 kPa,含水量极高,常处于流动状态;受压后其自然结构不能自动复原。

软土地基由淤泥、松软土、有机质土、泥岩、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在软土地基上敷设的道路,往往出现路易失稳,路桥结合出现3~50 cm的沉降,路面开裂(导致车辆行驶时发生跳车),或路面出现大面积的“麻面”“蜂窝”以及路面下陷等,不一而足。

3 探索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方法

3.1 前期准备

处理软土地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消耗大量的时间,投入和产出比不高。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前,必须做好提前规划,尽量绕开软土地基。

若必须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当前大中城市交通用地已经饱和),则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详细探明软土地基的分布、厚度、深度,软土的类型、强度,软土的渗透性能、地下水水位,软土地基含水量、孔隙比、液限、塑限等情况。还须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室内水质试验,计算出软土地基分层土的压缩系数、渗透系数、快剪黏聚力及摩擦角、E-P曲线、压缩模量等参数。

之后,道路设计师还须采用毕肖普法、宫川法、圆弧法、有限元法,对软土地基进行稳定分析。最后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的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

3.2 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日本发明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具体做法是:在道路施工开始前,用大量的土、砂、骨料作预压荷载(其荷载≥城市道路设计荷载),然后在施工现场铺设大面积的土工膜,再在土工膜上摊铺、填筑预压荷载。预压荷载在施工现场长期堆积(通常历时6个月),造成压密沉陷,挤压出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使软土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当软土地基的强度变形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将预压荷载移走,然后在经过预压处理的地基上进行道路施工。

堆载预压法适用于各类软土地基,包括沼泽土、淤泥、淤泥质吹填土,对环境的破坏最小,施工操作简单,其成本在各类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是最低的,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3.3 换土垫层法

首先进行土方开挖,将道路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的软土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骨料(砂、土)或素土、粉煤灰、干渣,并分层夯实,设置人为的垫层。垫层通过扩散作用减小软弱土层的应力,从而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 同时,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孔隙水的流失,加速软弱土层的固结,避免地基塑性遭受进一步破坏。换土垫层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类软土。

采用换土垫层法,需严格挑选垫层材料。选用砂石时,宜选择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砾砂、粗砂、圆砂、中砂、卵石、碎石,砂石中严禁掺杂树根、草、树叶、垃圾等杂质,砂石含泥量不能>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砂石含泥量控制在3%以下);选用素土时必须检测其有机质含量,确保土料有机质含量在5%以下,素土中不得含有膨胀土、冻土、或粒径在50 mm以上的碎石;选用灰土时,宜选用塑性指数>4的粉土,并确保土料颗粒直径在15 mm以下。

采用换土垫层法,应将深度控制在0.5~3 m区间,以充分发挥垫层的作用,同时提高经济性。垫层宽度应略大于路堤基底宽度,垫层可设计成三角形断面(左右坡脚薄,中心厚)、矩形断面(左右坡脚与中心厚度相等)、梯形断面等不同形式,但通常采用矩形断面。

3.4 旋喷桩法

使用高压泵,利用高压水射流向软土地基灌注水泥浆液,破坏软土土体结构,搅拌混合软土颗粒与水泥浆液,使水泥浆液在土体孔隙中充分渗透,最后形成凝结体。这种凝固体体积大、重量轻、强度大、均匀性好、渗透性低。

采用旋喷桩法,首先需要在施工现场开钻89~146 mm直径的孔,然后放入高压注浆管进行喷射作业。可采用单管喷射法、双管喷射法或三管喷法。采用三管喷射法时,水的压力应达到20 MPa,流量应达到80~120 L/min,空气压力应达到0.7 MPa,空气流量应达到1~2 m3/min;水泥浆液压力应达到1~8 MPa,流量应达到100~150 L/min,旋转速度应达到10 r/min。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应为1:1。采用双管喷射法,水泥浆液流量应控制在80~120 L/min。

旋喷柱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流塑土、软塑土。采用旋喷柱桩法,需详细搜集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道路工程的要求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参数。旋喷柱法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但成本较高,因此,采用旋喷柱法须根据道路工程造价量力而行。

3.5 深层搅拌法

首先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然后起吊深层搅拌机,将其移动至预定孔位,再启动电机,并调整至正常转速。而后开始钻动,使搅拌头在缓速下沉中猛烈切削软土,直至达到设计深度;之后,通过输浆管内向孔内压入水泥浆液,并随着搅拌机的提升同步压注,并且强化搅拌。搅拌头再次进行下沉—提升—重复搅拌,直至软土与水泥浆液搅拌均匀,形成桩柱。

采用深层搅拌法,可以使水泥水解、消化,分离出Ca2+离子,继而形成大量具有高度水稳性的微晶凝胶,从而改善并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

4 结语

软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极为广泛,它们给现代城市道路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必须接受这一客观现实,认真研究软土地基,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经济性更高、技术更加先进的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方法。

猜你喜欢

淤泥垫层软土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基于泡沫混凝土在地面轻质垫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粉喷桩复合地基大刚度垫层特性研究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刚性基础下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垫层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WK-G1固化淤泥填筑路基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