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H小区项目的应用探讨

2019-01-25王龙妹

智能城市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脸摄像机监控

王龙妹

(上海惠弘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1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布点分析

小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布点已不再是仅按传统基础监控的概念简单按照门体宽度设置对应数量的监控探头那么简单。智能时代的监控布点是门体宽度、门体样式、管理功能、设备功能等各因素的综合考量。就以H小区项目为例,项目的布点遵循从外至内、从内至顶、从顶至地库的条线。

1.1 室外小区出入口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小区室外出入口严格区别于基础安防,传统基础安防一般按4 m为界为出入口设置普通监控点位,而智能监控中必须界定小区出入口的类型。通过对各类小区出入口的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六种业态:有人值守的小区车辆出入口、有人值守的小区人行非机动车出入口、无人值守长期封闭的消防出入口、无人值守的小区人行用次出入口(即消防门带人行出入小门)、与商铺或会所等相通出入口、车辆出入口(与市政道路相通)。因此,作为进入小区的第一道防线和获取进出人员人脸比对图像首道关卡,除消防出入口设置全景摄像机外均应设置双向人脸抓拍摄像机。

1.2 楼栋及地库出入口

经过梳理和分析,楼栋及地库出入口主要包括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即自行车库出入口、小区单元楼栋出入口(一层、地下层)、单元一层消防门出入口、单元一层与自行车库相通的出入口、单元一层与机动车库相通的出入口、地库与室外相通的人行出入口(消防逃生楼梯出入口)、非封闭住宅小区楼栋出入口。楼栋及地库出入口作为进入小区的第二道防线对于进出人员的安全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故除非封闭性住宅小区的楼栋出入口应双向设置监控点外均应单向设置人脸抓拍设备。

1.3 通道、顶层平台、安保中心机房

通道、顶层平台和机房作为进入楼内的辅助通道,应设置720P或1080P全数字摄像机配合报警或门禁系统以起到威慑作用。此外,通道需区分非封闭型与外接相通的通道(双向进出抓拍监控配合全景摄像机)、停车场库主要通道(每50 m设置一个非智能型监控)、充电区域主要通道(每4~8 m设置一个热源探测摄像机)、非机动车车库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普通监控)、大于4 m以上小区主要通道(每50 m设置一个消防占到、违堆分析监控)几种类型。顶层平台需区别开放(平台监控全覆盖,采用普通监控)和非开放式(平台出位置设置普通监控)。若项目性质为公租房须在各层楼梯口、电梯厅或者楼梯口、公共走道分别设置监控点。

2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采集设备、信号传输设备、网络交换设备、后端数据集中存储、图像集中处理、数据解码显示、数据集成服务及智能安防集成应用平台设备组成。

前端:主要由各类高清数字摄像机及其相关的配件和电源组成。

储存:由专门用于存储数据的人脸抓拍录像机、人脸抓拍智能分析设备及硬盘组成。

后端:显示由解码服务器或者高清解码器、拼接矩阵及拼接屏组成。处理由人脸抓拍设备、尾随探测设备、USB防插拔设备、智能安防集成平台等组成。配电主要由中心机房大型UPS、各独立弱电间小型UPS组成。

传输:主要采用非屏蔽双绞线(六类或者超五类)作为数据传输媒介,网络接入交换机、插板式核心交换机作为数据通信桥梁。

3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智能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和云存储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以人的脸部特征为信息载体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这类技术包含图像的采集、检测、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识别五方面。大数据技术是指对海量多样化、低价值密度数据通过一定方法加以分析、处理和管理,形成快速、高价值、规整化可利用数据。深度学习技术是运用机器模拟人类大脑的学习机制,最终使机械拥有判断、学习和决策能力的技术。云存储技术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1]。

4 H小区项目具体应用

H项目地处上海市,总建筑面积约10 万m2,项目由12栋8~12层住宅楼(每栋有2~3个单元共32个)、一个贯通五栋住宅楼栋的地下车库和4栋公建配套用房组成,项目中心控制机房位于地块中心部位且建筑面积约50 m2。

前端:项目有2个小区出入口、2个地库出入口、32个单元出入口。故在小区主出入口配置人行进出人脸抓拍摄像机4台、车行进出抓拍摄像机2台、车辆识别抓拍摄像机2台;在小区次出入口配置室外全景摄像机1台;在二个地库出入口(与市政道路相通)配置进出人脸抓拍摄像机4台;在室外主要道路配置智能分析摄像机30台(50 m左右);在各住宅楼单元楼栋出入口分别设置1080P室内人脸抓拍固定摄像机,共91台;在各单元不上人屋面出入口设置720P普通固定摄像机74台、在安保中心机房设置普通半球摄像机2台;在各电梯轿厢内设置720P电梯半球专用摄像机32台;在地库充电桩车位尾部设置热源分析摄像机9台;综上所述,项目共配置数字摄像机251台,其中720P普通及热源探测摄像机117台、1080P智能分析识别摄像机32台、1080P人脸识别摄像机101路、全景摄像机1台[2]。

传输:采用单模光缆连通楼层和核心间的链路,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对接前端各摄像机和楼层间的通路。项目管理间IDF的设置也遵循传输距离不超90 m的要求设置,即在1~4号楼地下一层、10~11号楼地下一层、地库安保消控机房、室外主出入口各设置一个,5~9号楼地下一层各设置二个,共计21个管理间作为前端汇聚。各管理间根据前端监控点数量设置24口百兆接入千兆上联接入层交换机,之后经由光模块和光缆将信号传输至核心交换机。

显示:采用液晶拼接显示屏模式配置6块屏幕,其中128路以内配置4块,多余部分按1/64配比另设((215-128)/64≈2)。

存储:保存时间按30d计、存储格式按HighProfile且区分视频流和智能图像照片存储。本项目视频流存储采用二类机模式,每路720P图像按2Mbps码流、1080P图像按4Mbps码流、人脸识别及全景按8Mbps码流计算,故各类型设备每路保存30 d所需存储量分别为0.62T、1.24T和2.48T。所需总容量为117路×0.62T+32路×1.24T+102路×2.48T=364路·T,考虑设备90%损耗共需4T硬盘为364×1.1/4≈102块,8盘位二类机16台。智能图像照片存储按每路1.85T计,共101路人脸抓拍图像约需101路×1.85T=186.9T×1.1(硬盘损耗)/4≈52块,7台16路型抓拍图像的存储设备。另每台人脸抓拍智能分析需各另配2块系统盘[3]。

管理:项目需配置客户端工作站、视频管理服务器、视频存储服务器、USB防插拔终端采集设备、智能安防系统数据服务设备、智能安防集成数据应用系统各一台作为数据传输、控制、管理的核心。管理设备统一接入核心交换机,通过已经对接的协议进行数据对通和上传。

5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

人脸抓拍、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存储等不言而喻已成为甩开传统基础监控的砝码。智能监控为智能小区带来益处。

第一,进出小区人员必须通过已被合法授权的小区出入口通道机和人脸识别设备才能获得进出权限,在进出同时由人脸抓拍摄像机实时抓拍和存储进出人员人脸图像,确保发生状况后快速进行比对和删除以锁定目标人员。

第二,通过小区出入口、单元楼栋出入口等重要出入口人脸抓拍图片的收集及后端人脸处理设备和软件的集中加工、整理归总成人脸比对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再次学习和分析,通过各类算法实现各类应用。譬如:检验是不是本人的身份核验人证比对功能、确认是谁的身份确认功能、分析去过哪里的以脸搜脸动态轨迹功能、了解现在在哪里出现的实时布控功能、分析是怎么样的人的信息关联功能、进一步分析是否需要被关注的数据挖掘功能等。

第三,通过带视频移动侦测功能的智能摄像机和分析设备可实现4m以上主要道路遗留物以及物体移除检测及报警功能。有效解决了消防占道乱停车、居民装修垃圾道路乱推乱放、密集人群聚众占道等乱象。

第四,通过内置温度传感器的热源智能监控摄像机和后端监控与报警系统的平台对接切实有效的实现车库充电区域车位的实时探测和及时报警功能,有效避免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第五,通过同智能集成数据服务设备的对接可实现视频数据上传至上级平台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所属派出所大数据实战应用系统、重点单位内保信息化系统、市技防工程监督管理系统、各涉及公共安全的运行数据资源信息化系统并进行数据的集中交互和应用等功能。通过智能安防集成应用平台的搭建,通过三维地图模型的构建可直观地查看各类静态和动态数据及关联信息[4]。

6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在智能化小区项目中的应用必将会更具体、更智能、更体现以人为本。因此,要针对不同应用要求进行技术上的创新,提高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效果与水平。

猜你喜欢

人脸摄像机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有特点的人脸
一起学画人脸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三国漫——人脸解锁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如何消除和缓解“摄像机恐惧症”
长得象人脸的十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