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分析

2019-01-25史琪锋

智能城市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化规划

史琪锋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目前,由单纯的人口转移转变成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升级共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科学城市化更为重要。故此,必须通过对城乡规划科学性的重视,来使城市化目标合理有效地实现。更好地解决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充分对新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发展进行合理探讨,使我国城乡规划得到科学地实施。

1 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现状分析

1.1 城镇化的现状

城镇化指的就是现有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城镇化率指的是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用来指一个地方城镇人口数量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同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城镇人口不断地增加,各个国家都要经历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历史阶段。直到今天,世界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有超过一半多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国家相关的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题形态是城市群”,国家相关规划一再多次提议,要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基础、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大规模城市群,实现大、中、小城镇的整体协调发展。

1.2 城乡规划的现状

城乡规划这项工作涉及面非常丰富,关联的领域非常宽泛。我国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城乡规划所具备的特点,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这项工作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在遵循现代化建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整合现在和未来,把握全局、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短期和长期、供求、局部和整体、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的保护、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造成破坏等。要使得城市更好地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生存空间,需要进一步改进并优化城市规划工作。科学的城乡规划工作,可以使我国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城乡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为此,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城镇乡村的规划。城乡规划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挑战

2.1 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需要回归人性化。它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一个美丽健康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规划者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行重新地审视,更加注重分析和研究工作中的社会问题,并从人口规模重点转向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类需求研究,从片面的注意转向全面注意。站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规划与设计,充分关注城市居民、农民工、农村居民和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规划目标概念的变化不仅涉及这些变化,还涉及空间语言系统的变化。

2.2 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空间的框架已基本打开,而先发地区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也随之涌现,侧重于空间增长的传统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这就要求城乡规划必须要适应城市发展模式价值观方面的转换,由基于经济增长的依赖之路逐步转向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科学之路。

2.3 规划的主导方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在此情况下要求城市发展道路从粗放型、资源消耗型转换为内涵型、资源密集型。增量土地转变为现有土地已成为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增量与现有土地规划并重,将是未来城乡规划的必然选择。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

2.4 工作方法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

在日益成熟的建筑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的背景下,使得规划工作方法需要得以转变,由粗线条式规划转变为精细式规划研究。完善并提高城市的功能、品质、特色重塑和多元包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对于现有土地进行整理再利用;对与历史文化价值的进行重新理解和挖掘,对于社会问题进行再分析和研究,对于优势资源要素进行判断及整合。

3 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落实城乡规划阶段的措施

3.1 实施全面统筹规划管理

随着公路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城乡规划的实施必须要从全局出发,实现区域内的综合管理。不能仅仅将视角局限于乡镇,而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和城乡规划,同时,乡镇应被视为区域经济和区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规划管理在实际发展中需要做到的。从总体规划的角度来看,可以更准确地配置有限的资源,确保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指导下,将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的区域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中。在当代城乡规划中,要想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良好发展,必须时刻关注整个区域的联系。

3.2 强化区域协调以及城乡特点挖掘

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建设,也是作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城乡规划转型过程中,为确保城市不同功能的实现,需要做到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就必须将该地区的环境、文化和风俗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应吸收和借鉴其他城乡建设的成功经验,避免传统的城乡发展同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保证城乡发展的良好融合,进一步完善城乡经济体系。

3.3 加强城市内部结构优化与建设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加强城乡规划科学分析,重建现有工作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现有城市规划方案。使城市功能最大化。此外,应优化城市结构细节,来取代扩建,从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

3.4 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人是核心因素。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城市环境和交通等形势十分严峻。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充分整合现代生活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低碳、绿色、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使城市、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从而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尤为重要。

4 结语

总之,城乡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动态发展规划,也是一项长期而有规律的工作。有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对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中之重,推进和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结合。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实践,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镇化规划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