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障碍设计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019-01-25

智能城市 2019年11期
关键词:盲道城市道路残疾

彭 刚

(江西省桂能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6000)

1 无障碍设计理念概述

1.1 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含义和意义

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指的是针对残疾人群,为了解决残疾人群出行问题,保障残疾人群安全行走和人身权益的设计理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残疾人士的出行障碍,改变道路建设范围,通过盲道等设计优化,不仅便于残疾人士的出行,提供了优质的城市建设服务,而且也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保障残疾人士的生命安全。该理念的设计应用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提升城市精神文明素质,进而保证人们生活的有序和社会的安定,营造和睦融洽的城市氛围。

1.2 无障碍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工程实际设计中,应用无障碍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遵循可达性原则,这是因为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有视觉、肢体等障碍的人群,或者其他出行不便的人群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这也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要求。其次,在设计应用中要遵循安全性原则,也就是采用具有安全保障功能的无障碍设施,帮助有障碍人群可以顺利通过,使他们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再次,要遵循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也就是在具体设计时要顾及各个层次人群的需要,拓宽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含义范围,正确理解该理念面向的人群,通过合理的设计为更多人群提供出行便利。

2 无障碍设计在城市道路工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象范围狭窄

在城市道路设计建设过程中,由于对于无障碍设计理念的认识片面,加上受到施工技术和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创造性,往往只针对残疾人士而设计,认为只要为残疾人士提供便利安全的出行条件就行了。其实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无障碍设计理念应用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宽,创新后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应该面向所有社会群体,包括残障人士和无疾病人群。无疾病人群中包括老人、小孩、孕妇和携带重物的人群。而在过去的设计应用中面对的对象范围过于狭窄,无法顾及城市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就无法充分发挥该理念的应用价值。

2.2 实际应用流于形式

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应用体现的是人文关怀,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城市人性化理念的发展。但是在不少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忽视了无障碍理念的应用意义,没有充分理解该理念的内涵,在实际建设中过于形式化,注重的是表面工程而忽视了该理念的内在含义。比如针对盲道的修建,所选择的位置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了城市美观将盲道设置的位置过于隐蔽,或者将路灯修建在盲道中间。另外,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还要完善语音功能,在其他细节和隐蔽部位也要加强对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实际应用。

2.3 其他问题

公交站台作为城市道路工程的一部分,在施工建设中,我国大部分公交站都有站台台阶,这样对于坐轮椅的残疾人士而言,不仅无法给他们提供便利,而且会给他们上下车造成困难。为兼顾各种人群的需求,可在公交停靠站建设中设计一些无障碍运输工具或设施。此外,在人行道设计中,大部分人行道是没有缘石坡设计的,即使有缘石坡,也存在技术不规范、设计不符合质量要求等问题,缘石坡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行人安全通行。

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细节部位的优化设计

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应用中,包括道路台阶的设计、坡道的设计和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等。首先在台阶设计细节优化中,应充分考虑台阶的设计高度、宽度和尺寸标准。比如关于天桥台阶的高度设计,避免台阶过高给残疾人士、小孩、老人和孕妇攀行造成不便。为此,在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台阶建设的应用中,要突出对台阶高度和宽度的优化,天桥的台阶高度不能>15 cm,宽度则不能<20 cm。在城市坡道设计细节优化中,为给弱势群体出行提供便利,首先,要求行进的坡道宽度不能太小,要保证坐轮椅的残疾人士能顺利安全地通过。其次,对于缘石坡道的建设也不能太高,至少保证坐轮椅的残疾人士可以凭自己的力量通过。此外,在坡道处应合理设置标记或图案砖,帮助盲人或视力障碍人群在不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就能顺利通行。对于视力障碍人群,在未来应该发展语音提示功能,或者通过图案砖的方式帮助他们能快速准确地辨别交通信息,为他们提供准确的方向指示,在标志设计上除了要简单直观,还要注意添加鲜明的色彩,并将标志设置在显眼位置,这样也有利于其他人群快速安全地通过。

3.2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建设发展中,基础设施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其实际施工中应该和道路工程联系起来,不仅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避免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影响城市道路工程的修建。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符合规定要求,不能将其修建在道路中间,要保证人行道的平整度和通行畅通。在两边道路修建盲道时,任何基础设施都不能建设在道路中间,给盲人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环境。此外,在盲人专用人行道建设时要远离车行道,尽量远离树木和其他基础设施,避免发生盲人撞到基础设施,或盲人和其他行人、车辆冲撞等事故。总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要考虑无障碍设计理念,为残障人士的安全出行提供便利,扫除障碍。

3.3 优化盲道的设计

在盲道设计建设方面,首先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士的需求,为避免实际应用过于形式化,在设计方案中要充分体现细节部位,比如完善盲道的感知功能,加强对方向的辨别能力。具体设计施工中,可以在盲道中间的路砖表面增加不同的图案,可向盲人表达不同的方向信息。尤其在盲道的行进、路口转弯和提示等方面,突出盲道感知设计的指向性,便于盲人出行,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此外,除了要重视盲道的砖面图案设计外,还要注意位置的选择和设计,提高道路的指向性和定位功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各层次群体的安全出行,尤其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行使他们的基本权利,同时,对于推动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可以看到在当前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关于无障碍理念的应用,还存在形式化问题明显、细节部位没有得到优化以及面对群体狭窄等问题。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全面考虑不同人群的特征和出行需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制定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具体可通过优化盲道设计、坡道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在使用市政道路基础设施中的困难。

猜你喜欢

盲道城市道路残疾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盲道十八弯”之忧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
盲道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