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

2019-01-17韩宝科张学玉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民族地区

韩宝科 张学玉

摘 要:本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新课改背景下选课走班的作用及重要性的看法,尤其是在选课走班中政治有效性教学,学生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以临夏回民中学的学生问卷调查为主,从各年级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对民族地区“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基本的评估和总结。

关键词:民族地区;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有效性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的选择

本调查以临夏回民中学的学生问卷调查为主,深入地对少数民族地区“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基本的评估。在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从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的各年级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班级学生进行了调研,发放了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为学生问卷,包括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是想了解学生本人对新课改背景下选课走班的作用及重要性的看法,微观方面就是调查在选课走班中的政治有效性教学,学生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从中分析选课走班给学生带来的变化以及在选课走班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关调查,获得了一手材料。为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进行调查时向调查对象认真说明了调查结果不会直接指向被调查的学生。下面的分析只是对现象的说明,对民族地区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做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看法[1]。

1.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学习政治主要存在问题的分析

表1 政治学习中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受访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不善于自学,更不善于在自学中和有问题处提出问题。“唯师是从,唯书至上”,不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不敢怀疑权威和书本,探究意识贫乏,探究能力低下,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意识很弱。缺乏主体的参与能力,知识面偏窄,缺乏自主探究问题方面的精神和能力。缺乏实践意识、实事求是和科学探究精神,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与实践相脱节。这可能与民族地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追求“标准答案”有关。他们依然认为学习知识比掌握方法更重要,缺乏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观念。

2.影响学生选择政治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因素及其分析

表2 主要考虑因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将政治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时的最主要考虑因素是“周围其他学生的选择”,占46%,其次为“老师、家长的意见”。分析困扰学生选择高考选考科目的主要因素,学生的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各科比较均匀,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科目”占68%,“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占22%,“与将来的就业相冲突”占6%,“所喜欢的科目与政治相冲突”占4%。由此可以看出,在确定政治为高考选考科目时最困扰学生的因素是“各科比较均匀,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科目”,且较少考虑将来的就业以及学科成绩和兴趣。学生确定政治为高考选考科目时起决定作用的人,学生希望“与老师、家长商量后共同决定”所占比例为43%,“完全由老师、家长决定”所占比例为20%,“大部分老师、家长决定”所占比例为19%、“完全自己决定”所占比例为18%。从数据可以看出,受制于学生学习基础和自主能力,在确定政治为高考选考科目时教师和家长所起作用相对较大,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学生选课情况。

3.选课走班状态下影响政治课程学习的因素及分析

表3 选课走班中政治的学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①在保证各个小组学习共同体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情况下,学生希望和“比自己成绩好的”“有某些优点的”同学同组。同时还要使小组学习共同体内各个学生的各个方面存在合理差异,这样就为组内互补以及小组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性。②每小组学习共同体推选组长一名,协调组内成员的课堂活动与作业管理以及组内成员课间活动与学习成果的汇报。纪律、作业、出勤、卫生等都由各小组学习共同体自己协商、负责。要坚持小组学习的共同体内部各项事务安排遵循学生自愿。③各学习小组不是以第一组、第二组命名,而是以该学习小组组长姓名或小组的特色目标命名,以便保持他们的学习荣誉感和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这就是学习小组各具特色。④小组学习要有合理竞争。在保证各学习小组共同体综合实力基本持平的前提下,使得教学班各小组既具有同质性,同时组间又体现公平,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选课走班状态下政治教师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及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樣几点: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习小组的作业检查、帮扶结对、同桌交流,还需要有其他形式,这样有助于学生扩大学习范围,拓展课程空间,丰富教学班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团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团队意识。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教学班内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办法,树立学习小组集体荣誉感,以激励措施驱动学生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四、结论和问题

1.民族地区高中学生政治学习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学现状期望落差大

在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态度淡漠的情况最为严重。高中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难以产生兴趣,认为“政治课只要坐着听,不需要动脑筋、提问题”,认为“政治就是受教育,不需要提出异议”(表1)。民族地区高中生也同样不喜欢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他们更喜欢快乐教学课堂,喜欢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联系。

(2)能力较差,问题意识淡薄,缺乏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

民族地区高中生不善于自学,更不善于在自学中或有问题处提出问题。唯师是从,唯书至上,既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又不敢怀疑权威和书本,探究意识极度贫乏,探究能力低下。

(3)发散思维相对萎缩,缺乏实践意识和能力

民族地区高中生发散思维品质低下、创新意识缺乏,不善于独辟蹊径、另选方法。这可能与民族地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追求“标准答案”有关。高中生依然认为学习知识比掌握方法更重要,缺乏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同时,缺乏实践意识,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2.选课走班状态下影响政治课程学习的因素

政治教学班内学习小组的运作与管理应遵循自主、合作、竞争的原则。

(1)坚持差异就是课程资源,使学习小组内各个学生的各个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为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可能。

(2)坚持学习小组内各项事务安排遵循学生自愿,组长协调组内成员的课堂活动与作业管理。纪律、作业、出勤等由小组成员自己协商负责。

(3)坚持学习小组各具特色,合理竞争。政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允许学习小组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以便保持学习荣誉感以及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3.选课走班状态下影响政治教师的有效教学与管理

(1)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适应新课程改革,丰富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针对民族地区学生学习主动性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既有助于丰富课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班中政治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服务器”和“交流调节器”的中枢,管理要有所“不为”,有所“为”。在组织学习小组的课程开展过程中,多种形式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扩大学习范围,养成团队意识与共同体精神[2]。引导政治教学班内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办法,树立小组学习共同体集体荣誉感,以激励措施驱动促进学习小组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

(3)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

选课走班教学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如何让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在实际操作中具备因材施教的意义[3]。必须解决好不同层类的学生在不同时期内“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精心备课、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有政治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和学习方法的系统设计文本。

由于主观、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的调查没有涉及学校的理念、教育管理模式等对选课走班过程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影响。這既是不足,也是遗憾,更是我们下一步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民族地区‘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对策:以临夏回民中学为例》(课题批准号:GS[2017]GHB0882)成果。

[2]滕秋华.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对“选课走班”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6):34.

[3]李仙鸿.政治“学程”:选课走班下课程开发的新样态[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2):3-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政治教学民族地区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策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