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策略研究

2019-01-13肖龙林银生程博彭源姜楠杨琪

中国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大学生

肖龙 林银生 程博 彭源 姜楠 杨琪

[摘 要]文章以STS模型为基础,研究国内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阐述了STS模型的概念和内容,并基于此提出平台盈利方式的策略。最后,利用PEST模型对该运营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公益旅行;公益平台;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075

1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其盈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青年志愿者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力军,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工作。陈凤莉指出,在党的号召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广大青年志愿者在扶贫济困、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抢险救援、文化宣传、助老助残等领域倾情奉献,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植了丰厚土壤。伴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的青年志愿者事业现已逐步推进。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不少,但都呈现低盈利状况,相比于其他国家的青年志愿者事业,盈利模式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是中国目前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志愿者活动对政府产生依赖,自身并不以盈利为目标。牛金芳在其论文中指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按照“党政支持, 共青团承办, 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开展工作, 这导致了志愿服务者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形成定期定性的发展,仅仅依赖于政府力量帮扶,未能形成产业化效益,使我国现阶段的盈利问题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过于局限,未能有盈利的市场和规模。中国大部分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针对于保护环境,探访老人,这些活动难以盈利,没有稳定的市场。而针对某些需要大量青年志愿者,且盈利指数高的行业关注度较少。比如在医疗行业,需要大量的医疗志愿者,一般能够支付给平台大量的中介费。医院志愿者是志愿在医院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为患者义务服务的人群。 这些行业一般需要大量的医疗工作者去进行相关的跟踪服务,并且有能力去支撑平台所要求的中介费,真正实现盈利。所以,新的青年志愿者平台开发必须要注意到这个问题,以此更好地挖掘市场。

2 STS模式的构建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STS模式是课题组提出的,用以解决传统志愿服务行业难以盈利的问题,STS为英文STUDENT TO STUDENT 的缩写。STS模式是大学生与大学生对接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模式,大学生既是志愿者服务系统的前端,也是终端。在STS模式中,大学生志愿者主体可以分为活动策划组织主体,参与主体和潜在参与主体。青年志愿者服务平台是这三个主体的交流媒介。

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主体是STS模式中的第一個S。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策划组织主体在整个工作流程中扮演着统筹全局的角色,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随着整个青年志愿者项目的存在而持续存在。

参与主体是指志愿服务策划组织者招募到的实际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的人。参与主体是STS模式中的第二个S。参与主体与策划组织主体虽然都是大学生,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明显的区别,参与主体可能仅仅就某一个时间,某一个事件去进行集中的事件处理,而不是持续的。而策划组织者则是整个志愿服务的管理者和全局掌控者。参与主体最重要的工作是自身的实践,按照策划与组织主体的时间地点去进行项目的开展,完成某个区间的工作即可。

潜在参与主体者,指被参与主体以及策划与组织主体信息影响到的主体。潜在参与主体者与参与主体最大的区别就是潜在参与主体者在早期不仅仅可以接受策划与组织主体的影响,还可以接受参与主体和媒介的影响。而参与主体在早期只能接受策划与组织主体的影响。潜在参与主体者具体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媒体信息,或者参与主体自身的影响去接触到潜在参与主体者,由此潜在参与主体者会对于整个项目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而在后期,一部分潜在参与主体者在接受了影响后可能会成为参与主体,在通过潜在参与主体者的加入,整个青年志愿者项目链开始了新一轮的项目,在之前的规模实现倍数的增长。在潜在参与主体者中,不仅仅包含在校大学生、政府组织,还包括社会的公益组织等。

在这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却又密不可分。策划与组织主体是整个链条中的原始动力,最初推进参与主体的产生,而参与主体在后续又能帮助策划与组织主体更好地完成一系列目标起到促进作用。在参与主体的影响下,潜在参与主体产生,同时一部分潜在参与主体又会成为新的参与主体不断地壮大参与主体的力量。而媒介是各个主体之间的纽带,成为信息的收集者和传播者。在四种力量的共同促进下,整个青年志愿者事业开始转动。

3 STS模式下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STS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性分析

出于对于完善市场的考虑,青年志愿者平台要想盈利,必须有一个集中、高效的平台去领导中国的青年志愿者事业。王世梅在对拉萨旅行的研究论文中指出,国内的青年志愿者市场存在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补。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青年志愿者活动体制已经相当成熟,这种机制结合了青年志愿者和社工的双重性质,并且有专门的数据库对其进行审核,记录作为学生入学考核的一部分。而中国要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必须坚持完善青年志愿者事业。在中国的市场上,青年志愿者于2009年开始进入中国,引入时间晚,且发展缓慢,大学生普遍对于青年志愿者旅行没有概念,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平台去集中进行商业化宣传和开发,仅仅靠某些情怀人士和短期小范围的宣传未能形成机制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

出于吸引用户的目光和开拓盈利前景,STS模式下的青年志愿者平台的开发亟待完成。在发放的400余次问卷中,发现95%的同学愿意去参加公益环保事业,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些访问者很少出门实践相关项目,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品牌的平台了解信息,没有组织者带动,所以青年志愿者事业很难发展,形成产业效应。国内的青年志愿者旅行还在发展初期, 抓住这个市场, 是平台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

3.2 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分析

3.2.1 政策可行性

自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积极倡导志愿服务,也把志愿服务社会化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更是多次提到了青年人自我奉献,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等的倡议。崔锦铭在其研究中谈到志愿服务社会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志愿服务条例》中, 指出: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主体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国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可以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作为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結合的事业,青年志愿者平台将教育、公益、建设融为一体的平台,将会得到税收的减免支持和政策的大力扶持,减少政策对商业的阻力。

3.2.2 经济可行性

在平台开发上,更加注重人力筹划等无形资产,对于初创型的平台花费较少。借助于微信社群功能,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去开发和维持相关平台,仅仅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完成一个项目。在平台人员上,主要是传播人员,而传播人员只占极少部分,最重要的参与主体来自于大学生,无须额外人工成本,就可以轻松完成项目创建。因此青年志愿者项目极具经济可行性。

同时在资金的来源方面,青年志愿者服务属于志愿者协会范畴, 拥有极强的自发性和灵活性,青年志愿者平台不仅可以自身营运,还可以吸收到大量的外部资金。李琦指出,关于青年志愿者平台资金来源,政府的帮扶是保障。他指出政府应拨出资金来整顿平台管理系统, 大力宣传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理念,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同时, 政府还要提供各项基础设施来优化平台建设。此外,社会捐助资金也是资金来源的很大一部分。习近平主席就职以来, 对公益性捐赠款项的纳税做出了有关规定, 明确要求企业的公益性捐赠经费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之内可以不计入上税范围之内。这将鼓励社会对青年志愿者平台的经济进行支持。

3.2.3 技术可行性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平台是一个新兴平台,相比于传统的科技型平台,青年志愿者平台注重人文引流,而非技术研发;注重市场营销,而非资产数量;注重项目实践,而非商业争霸。龚婷婷指出校园志愿者平台设计与实现离不开高效的信息技术, 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成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而为学校带来更简便、高效的志愿者的活动宣传和队伍管理, 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 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从这几个方面而言,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平台适合任何有志者和有想法者,对于技术要求不高,且一般的公众号平台足以满足其技术开发。

4 STS模式下的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策略与展望

4.1 STS模式下的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策略

4.1.1 刺激反应策略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是外部刺激作用的结果这一基本理论,基于维克多·密德尔敦的“刺激—反应”模式,构建STS模式下的青年志愿者平台内部运营的逻辑以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主体青年志愿者活动中。

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刺激的反应。当某种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在这样的刺激下,行为就会趋向于重复;反之,行为则趋向于消退。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刺激会加强学生对青年志愿者的认识,而有意义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则是吸引广大学生参与主体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青年志愿者平台品牌建设的重要渠道。在该模式中,学生社团、社交网络、平台通告是重要的沟通渠道,同时学生个体和老师等相关群体也以自身的看法和评价影响着学生参与主体决策。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知和社会经验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作出判断。同时通过自身的态度表现出来并影响着周边的同学的参与主体动机,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下,最终促成新的青年志愿者参与主体的产生。参加者参与主体后的体验满足感则直接形成一种新的获得感,并深刻影响自身乃至其周边同学新一轮的参与主体决策。基于此模式,深深吸引广大青年参与主体平台的志愿者组织活动,从而为平台实现商业化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4.1.2 志愿活动众筹策略

将一些迫切解决的社会隐患和问题,收集相关资料,以拍照或文案制作等形式展示在多媒体平台上,在平台中发起众筹,以众筹的形式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不同群体的最大作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公益事业有序蓬勃发展,解决当下资金与志愿活动不匹配的困境。

4.1.3 衍生产品策略

Octave Debary在其研究中提出“庭院销售”,这是一种来自法国村庄通过庭院展示的售卖方式,售卖的是旧物,也就是俗称的“二手货”。通过这种展示的方式,为物品注入情感和情怀。通常不设定价格,人们可以自由设置价格,从而开辟了一个需要口头交换的谈判空间。借鉴此商业模式,在本平台组织的每次活动中,充分发挥活动本身的价值,利用每个活动独特的意义,为每个志愿者量身定制相关衍生品。只标明最低价格,其他由学生以捐献资金的形式获得,并将所得的钱财以公式形式进行展示,以此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为平台带来商业盈利,促进志愿者平台有序发展。

4.1.4 品牌塑造策略

加强青年志愿者平台品牌建设,培育特色青年志愿者文化。青年志愿者以服务社会,增长社会见识和实践经验为发展诉求。其自身的生存具有脆弱性,因此要十分重视口碑效应,增强青年志愿者内部的文化建设,使自身成为独树一帜的青年志愿者品牌,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个体参与主体青年志愿者活动,扩大平台的商业化规模,使平台逐步发展为具有品牌效应的商业化志愿组织,从而带来更多的商业附加价值。

4.2 青年志愿者平台助力公益事业的前景展望

STS模式下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不仅反映了其乐观的经济前景,而且就项目本身而言,既可以保护自身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又可以获得很大的社会效益,必将是投资领域的一个亮点。

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志愿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而一些问题,比如人工通知、报名、考勤、统计服务时长、过程记录等类似组织烦琐的过程也将借助程序语言,由更加有效的信息手段去解决类似问题。

同时,旅游行业也必须谋求新的方式去发展本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一的旅行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出行的要求。而“旅游+公益”模式,必定会是未来中国旅游市场的新方向。

5 结论

文章通过对STS模型的深入阐述和分析,以及结合当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环境,说明了STS模型下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指出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的运营策略和前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青年志愿者商业化运营平台本身是一个比较新型的项目,市场也比较广阔,由此可以相信中国青年志愿者平台商业化运营在有效监督下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凤莉. 青春志愿行[N]. 中国青年报,2019-04-25(001).

[2]牛金芳.构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探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智库时代,2019(15):128-129.

[3]方逸.综合性医院门诊志愿者服务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 (3) :138-139.

[基金项目]天津市创新训练项目“‘青山绿水志愿者平台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10069080)。

[作者简介]杨琪(1974—),男,汉族,湖南汨罗人,博士,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