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思路研究

2019-01-09赵明辉

农业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出口额供给出口

◎赵明辉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也呈现上升态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并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面对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我国应从农产品供给侧视角来积极探索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思路,构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新格局。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体状况

1.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额增大,但贸易逆差依然存在。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信息显示,近五年来自2013年至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加大态势。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866.9 亿美元,2014年为1945 亿美元,2015年为1875.6 亿美元,2016年为1845.6 亿美元,2017年为2013.9 亿美元。仅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来看,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着较为平稳的状态。但具体分析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就会发现问题所在。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678.3 亿美元,贸易逆差510.4 亿美元;2014年出口额719.6%,贸易逆差505.8 亿美元;2015年出口额706.8 亿美元,贸易逆差462亿美元;2016年出口额729.9 亿美元,贸易逆差385.8 亿美元;2017年出口额755.3 亿美元,贸易逆差503.3 亿美元。从近五年的数据分析来说,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贸易逆差依然存在,并且数值较大。

2.出口农产品以果蔬和水产品为主,谷物等仍缺少国际竞争力。2013 至2017年这五年间,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谷物、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蔬菜和水果、畜产品和水产品。2013年至2017年蔬菜、水果、水产品的出口额分别是:115.8 亿美元、63.2 亿美元、202.6 亿美元,125 亿美元、61.8 亿美元、217 亿美元,132.7 亿美元、68.9 亿美元、203.3 亿美元,147.2 亿美元、71.4 亿美元、207.4 亿美元,155.2 亿美元、70.8 亿美元、211.5 亿美元。数据显示,这五年间,蔬菜、水果、水产品出口均呈现出贸易顺差,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相对来说,谷物、棉花和食糖、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畜产品的出口处于劣势状态,尤其是棉花和食糖处在净进口状态。整体来说,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劣势明显。

二、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阻碍因素

1.农业产业结构失衡导致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有效农产品的供给状况仍处在较低的初级层次。具体表现在:其一,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谷物粮食类仍占据较大比重。但是由于劳动力状况、生产效率等原因,谷物粮食类农产品出口优势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谷物粮食类行业长期处在生产成本高、生产收益低的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谷物粮食类的出口。其二,林业和渔业等其他农产品行业发展较为缓慢。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出口大于进口,但其出口额所在比重仍较低。其三,农产品从业者在选择农产品种养殖时,未能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从主观上判断并选择所种养殖产品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来说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应进一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扭转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窘迫状态。

2.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产品出口成本高。我国农产品出口成本高于部分国家甚至是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中的价格优势对于我们来说,绝大多数农产品均不具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其一,当前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为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于劳动力。而当前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多为中年女性或老龄人口,多数的农村年轻人离开农业领域到城镇务工,这对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极其不利。其二,当前我国农产品领域种养殖技术、加工水平、技术设备等处在较低水平并且成本较高。由于农产品从业者对生产技术、加工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对于农产品从业者个人或家庭而言引入技术和设备成本过高,因此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水平提升困难较大。其三,当前我国农产品流动成本较高,再加上农产品储存、保鲜等要求较高,也影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等导致农产品出口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优势不足。

3.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农产品出口优势不足。农产品出口中除了价格优势外,更为重要的关键是农产品的质量。同等质量下,价格优势才能凸现出来。当前,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的出口农产品质量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形势不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其一,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慎之又慎,国际社会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农产品安全监测、安全标准和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应的,对于出口到各国的农产品,各国农产品检测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其二,近年来,我国在部分农产品领域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也引起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更为严格。其三,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尤其是谷物类、蔬菜和水果、肉和蛋类等,初加工农产品不仅出口优势明显不足,而且效益较低。同时,虽然近年来国内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农产品安全的监测、治理和监控等,但面对过于庞杂的农产品生产体系,相应的监管技术及体系建设还不能完全保障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基于供给侧视角的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思路

1.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等以实现由量到质、由粗到细的优质发展模式。从供给侧角度来推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首先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明显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第一,从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生态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紧扣国际和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以绿色发展为目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有效减少过度种养殖类、技术含量低、国际国内需求小的农产品种类、适度种养殖技术含量高、收益效率较好、国际国内需求量逐步上升的农产品种类。长此以往,我国农产品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二,从构建新型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入手,有效整合我国农业资源,深入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第三,从大格局角度调整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农村第一产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国内收益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产品供需的有效平衡。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优劣和盈利多寡。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的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的生产效率。造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主要因素是规模经营小、缺少扶农资金、农业生产技术薄弱等,要想扭转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必须从农业供给侧角度出发,从劳动力自身、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深化改革。第一,从农业劳动力自身来说,要加快培育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提升现有农民学习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并积极引入大学生、退伍军人和返乡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来。第二,逐步加快实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让土地资本更好地流转起来,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第三,加大农业金融扶持力度和农业科技普及力度。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能够在获得资金保障的前提下不断扩大规模,形成集约的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之后,才能更好更快地压缩农产品价格、实施机械化操作。

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出口质量。基于供给侧角度来推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根本就是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才能长期保障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第一,要把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在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前提下,并根据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实际情况,不断予以完善和加强。第二,通过立法不断加强对生产经营农产品的个人和企业的监管,对其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等进行监管。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整个环节进行可追溯查询,实现农产品全程全方位监管。第三,针对出口农产品要专门制定相关的标准,不断健全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整体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出口额供给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给情绪找个出口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