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财政扶贫资金的精准滴灌

2019-01-09余家凤

农业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款项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谢 婷 余家凤

一、当前财政扶贫存在的难点和困境

(一)扶贫下拨的资金并没有给那些最为贫穷的人

按照扶贫相关制度和政策来说,贫困人口应该在不付出任何报酬的获得政府的扶贫资金,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培训学习赖以生存的本领,就业以养家糊口,甚至可以创业致富。但是由于对贫困人口的认识不足,扶贫下拨的资金并没有给那些最为贫穷的人,而是会给那些故意夸大自家贫困程度的人,导致了很多人有“我穷,我很穷,政府应该多多给我拨扶贫款”这种病态的想法,滋生了许多靠扶贫款项度日的大懒人。后来,提出了人民一起投票评选受资助的人,在评选之后还要贴公告公布数日,没有异议才确定贫困的办法,但时情况依然没有彻底改善。另外,对于扶贫对象没有及时的更新,已经脱离贫穷致富的人依然在享受各种优惠政策,而由于种种不幸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及时进入扶贫的名单。

(二)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不参考实际情况

在进行扶贫资金的分配中,怎样分配,分配的好坏都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而且分配结果也不进行公示。再加上资金从国家财政部门到贫困人口手中所经历的审批、分配环节较多,经手的人也很多,省级及以上审批决策人员并不清楚这些申报的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使得扶贫资金不一定能到真正贫穷的人手中。而且,以前的扶贫资金都是直接大面积的发放给贫困人员,并不会考虑怎么帮这些人寻找养家糊口的能力,只是授人以鱼。

(三)经手的部门较多,难以协调

财政扶贫相关部门较多,工作人员也很多,但是相互之间的合作效率却极低,甚至相互之间还有手续费,所以管理成本很高。扶贫资金分类五花八门,负责的部门也有数个,负责一对一的拨款,名目十分混乱。

(四)管理缺陷

1.扶贫资金在下拨过程中会以各种名目减少,一方面是将扶贫款另作他用,尤其是当单位的活动经费不够的时候或者建设其他公共设施。一方面是通过弄虚作假让账目看起来正确但是实际上并没给到贫困人口手中。

2.财政扶贫并没有不同情况不同处理,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项目的前期工作都没有经过足够的科学论证,没有与扶贫对象接触,只是看起来流程都走过了,也没有考虑他们自己筹集这种可能性,没有认识到整个项目可能存在的隐患。

3.流程繁琐与实际相差较远,审批形同虚设。为了给工程争取更多的资金,负责人经常会谎报工程的规模和难度,但是在审批的时候,只是酌情减少申请的金额,对于申请所提供的信息充耳不闻。

二、优化精准扶贫体系

(一)明确真正需要资助的对象

首先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对扶贫对象进行甄别,通过群众民主评选受资助人,而且要公示受资助人名单以防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认准真正贫困的人,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管理,认真核实并记录贫困家庭的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为什么会贫困、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脱贫这些情况,并且不定期重新调查更新,扎扎实实的推进精准扶贫。另外,丰富扶贫信息的来源,与社保信息、公安核查、扶贫办公室和财政部门的信息互通有无,定期调查更新信息,建立制度当贫困群众已经脱贫时就将贫困的名额给新的有需要的人,而脱贫的人员返贫时也可以继续进行扶贫。把钱用在刀刃上,减少资金的浪费,做到把钱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把钱用到群众所关心的事上。

(二)从根本问题入手扶贫,建设特色产业

1.找准贫困地区可以脱贫的产业,例如旅游业、农产品的等。真正的授之以渔。让这些产业来为贫困地区解决剩余劳动力,增长经济收入。在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的地区,帮助建设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尤其是那些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方便贫困人群在家乡就业还能照顾家里老小;第二,要有竞争驱动发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将当地特色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打响知名度,开阔销售渠道;第四,培养群众的各种技能,使他们有一技之长。

2.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精准扶贫。对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直接建立特定的资金池,给这部分人发放财政补助。对能自己挣一点生活费的残疾人,给他们发放补助的金额为:贫困标准线-自己能挣的金额。另外,鼓励优秀企业家实现手拉手帮扶。将财政支农项目的盈利那个来扶持当地的贫困人口,给贫困户一个基本的收入,还可以依据贡献的大小进行分红。

3.在贫困地区投入更多的财力,尤其是青少年读书,群众看病就医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方面和公共设施上,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有地方上学,病了可以就业,十分贫困的时候有救济,真正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发展贫困地区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

(三)科学分配扶贫资金

对于建设贫困地区基础设备、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等各种各样的有关农业用钱和扶贫款项进行统一管理——规整、计划和分配,原则上,对于下拨款项就能有立竿见影的产出的项目进行优先分配以达到先富带动后富的目的,对扶贫资金争取采用最有利的分配方案,对于共性的贫困问题放在一起解决。

(四)规范扶贫运作

1.做好前期调研,抓住关键。财政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那么就要在确定扶贫科目之前,深入到群众中,通过和被资助人及其直接管理者聊天,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一击即中,将扶贫款项用来解决被帮助人心中最重要的问题。科学的分配扶贫的款项,对扶贫资金的去向完整记录,增强扶贫的质量。

2.严格管理,加强推广。让各级审批真正的发挥作用,将申请的金额进行实际计算,不要因为批的金额过少影响了项目的开展进度及质量,也不要批复过多的金额造成浪费。另外,审批的权限要合理的下放,提高县级官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扶贫工作的开展的效果。

3.改善分配方法,简化流程。简化扶贫的流程,对于没必要的或者重复的步骤酌情删除,缩短各级之间的材料递交及审批所用的时间,时刻注意扶贫资金的情况,严厉禁止各种名目延迟、减少发放扶贫款,让他们真正的按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五)严格管控扶贫账目

对于扶贫资金去向要一清二楚,尤其是通过其他机构进行扶贫资金下拨的项目要谨慎地计划的详细地记录。完善账目记录的制度,使用合理且有效的报账流程,尽可能所有资金都直接从国库支付,用过这些措施来让资金从国库出发,根据流程,按时安全的到达群众手中。

(六)创新机制,引领扶贫

针对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贫困地区建立不同的保障模式,帮助当地能够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以脱贫,找到致贫的原因并从原因入手解决贫困问题,例如交通问题。脱贫的资金来源要多样化,可以向国家申请补助,可以从自己的财政收入中拨款,可以积极建设由国家扶持的脱贫项目,还可以从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以及向银行贷款来筹集启动资金,另外,获得扶贫资金之后,要将这些钱用在刀刃上,从而尽可能的自己筹集资金脱贫致富。

财政资金为人民生活提供最低保障并不是贫困地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通过财政投入的一小部分钱去激发市场生产更多财富,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真正的促进金融扶贫品产业的发展。由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用扶贫资金为银行兜底,保障贫困家庭去借贷购买生产工具等的启动资金,增加用于扶贫项目的贷款。

(七)精准监管,严控绩效

加强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加完备,更加接近现实,用扶贫款项激励农户自己创造更多的钱去脱贫。将“在花钱之前考虑清楚钱用完之后会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可能造成什么不好的结果,如果花钱之后石沉大海,需要负责人给与解释”的想法根植到人们心中,取代一切为了GDP 的扶贫理念,将生态环境为重要因素去进行GDP 的考核,争取做到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友好保护环境。特别是在财政部门入不敷出的时候,更要确保投入资金的产出效果。同时,以产出为导向,产出高的扶贫项目优先拨款,对于绩效好的项目进行奖励。除了给予资金援助之外,各种资源的使用中,其他项目都要为扶贫项目让路,对于大力支持扶贫工作的金融机构,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于扶贫款项的每一步都要大力监督。从实际出发,尝试各种可能有效的方法去监督。由扶贫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牵头,其他机关单位共同构建监管体系。在贫困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有贫困人口参与监督,争取专款专用。另外,通过网络对扶贫资金的去向进行公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所需要了解的信息。审计部门也要参与其中进行专业的审计工作。对于专款不专用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三、结语

公共财政能够大大缩短减贫脱贫的时间,在扶贫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在贫困攻坚战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保证扶贫过程中按政策走,科学的分配各种科目上的扶贫金额,严格监督资金的流转,努力改变财政分配方式,坚持不懈的完善财政投入的方法,照顾到大多数贫困人群并且对特殊贫困的人要特殊的照顾,另外,也要在扶贫的过程中完善扶贫相关规章制度,争取政策能够真正照顾到贫困人群,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之中,让扶贫款项物尽其用。

猜你喜欢

款项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关于煤业公司应收款项管理的调研报告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关于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的探讨以及研究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