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发展理念与农业现代化*

2019-01-09张新美

农业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产品理念

◎张新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四化”同步,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仍属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就要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新的绿色发展理念助推农业现代化和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引领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需求绿色化,带动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探索和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从阐释绿色发展理念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入手,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带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而探索出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设计思路,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切之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绿色发展理念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1.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特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低碳循环发展、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产能高效的发展方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难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突飞猛进,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都大幅提升,尤其是对农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绿色、无公害、有机等高标准高要求。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可提供给居民的绿色、无公害、有机等农产品占比依然较低,绿色农业发展大有可为。绿色发展理念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是保障、是根本。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再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农业现代化”就是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关键抉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就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加工、经营等产业体系,这都得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化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就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的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深入治理农业环境问题、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等,走出一条产能高效、质优价廉、环境良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二、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都处在稳步增长阶段,但截至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 万;全年粮食产量增产0.3%,其他农作物和畜牧渔业产品都有所上升,但仍存在着内生动力不够、能效较低、创新动力不足、出口无明显优势等问题。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持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农产品方向发展,引导农产品类型向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转移。

2.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农村居民对农产品量的追求和农用物资供给的丰富,各类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当中。农用物资的过度使用导致耕地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白色污染、土壤沙化或板结的情况逐渐加剧,废水污水、废弃物等也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就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树立绿色的农业种养殖观念和绿色消费观念,走上绿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经济新常态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从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而言,简单粗放式的、单纯追求量的增长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如果继续盲目地追求量而不追求质的创新改变,就会造成一方面普通农产品量的过剩和价格压低,另一方面则会出现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越来越满足不了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进行产业升级,提供给农产品消费者所需求的绿色的农产品。这既是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规律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三、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的设计思路

1.建立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既需要资金、人力、物资的支持,更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制度与政策的保障。首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并以制度建设来有效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生产、农产品经营和消费等环节。其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组织人员对当地乡村水土资源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各类型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最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资金保障。

2.全方位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首先,要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构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绿色发展必须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其次,要培育农业绿色发展的经营主体,构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的多元化经营体系。最后,要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监测评价体系,构建可以量化或可以对比的考查考核体系。结合各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监测和评价指标,把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率和灌溉用水等用水情况,与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相结合,真正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

四、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要走出过度依赖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误区,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才真正走向田间地头,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研发出适用于当地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可循环的新品种、新技术。其次,在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及应用,通过开展试验田、寻找新品种新技术带头人等方式让农业从业者认识到新品种新技术的优势。最后,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推广及应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总结,促进农业科技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

2.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农业绿色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农业种养殖,还应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进行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度开发等。首先,加强农业与第二产业合作,强化农业精加工和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合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品牌。其次,加强农业与第三产业合作,依托于农业,研发设计农业绿色景观、农业绿色旅游、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科技展示体验等多种模式,赋予农业更多职能和价值,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精准扶贫和脱贫致富的新渠道。最后,加强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3.培育农业绿色发展的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体现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因此,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必须培育经营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首先,引导农村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家庭农场等创办适应于当地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通过有效耕地合理流转达到耕地集约化,进而展开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的多种模式的农业生产经营。其次,耕地集约化后开展规模化经营,广泛而深入地引进各类机械化和智能化农业设备,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使经营主体获取更多收益。最后,引导经营主体在获取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应用,形成良性循坏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产品理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