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贤 自律 宽容 担当

2019-01-07王成民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法纪严于律己品格

王成民

先贤一向注重关注属下的心灵,深谙“尽其巧,毕其能”的“驭下之道”。辩证地学习先人,以史为鉴,以实为基,善于相马,善于御马,与时俱进,对接教育新常态,对搞好学校管理工作裨益深远。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是古今政治家特别注重的。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尊其为师,拜其为相,不仅令手下弟兄尊重诸葛亮,临终还叫儿子“以父事丞相”。诸葛亮感其殊恩,不仅辅佐刘备确立了三国鼎立的时代格局,还为蜀汉政权的稳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贤智超群,甘为别人所用,礼仪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严于律己

大凡法纪条规,制定之初莫不为律人而服务。律人首先要律己,身正才能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只有身体力行,恪守法纪,才能体现出领导风范,才能在下属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历史上的贤明君主或臣僚,是十分注重检点自己的。战国时的魏国统帅吴起,处处严于律己,衣食住行和兵卒一样,行军不骑马,粮食自己背,兵器自己拿,他的品格濡染了下属,激励了下属,因此他也带出了英勇善战、屡立奇功的部队。当然,也有不以自律示下,因自己过度的嗜好引发的悲剧。不自律,正直下属口里不说,心中有气,怎能产生工作热情?蝇营小人,投其所好,鼎力效仿,又岂不坏事?学校也并非铁板一块,这方净土更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回归教育初心。

宽以待下

古人认为:领导还应具备记善忘过,尊贤容众之品格。“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三国志》)领导宽以待下,就会给下属以良好的心理影响,使其倍感温暖,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满足、认可之感,下属的潜能也更得以充分发掘。宽以待下,笔者认为可从三个层面考虑:

一要容人之过,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恢宏之气。“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既要有现代教育的管理制度,又要有感情的春风化雨,非原则性问题,不能过于较真。

二要用人之长,避其之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因为人有缺点,就棄之不用,这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不明之举,人尽其才,才能人人成才,众才,才能成林。

三要换位思考,体谅下属,具备海纳百川的品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统一战线。这一点,毛泽东主席有独到的创举。

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无论是回顾历史、纪念伟人,还是谈及改革、出外访问,调研走访,总书记都要强调责任担当。教育更需要一种民族的担当,老师,尤其是教育领导不能因困而退,因贫而走。“红头文件满天飞,出了问题没人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担当与问责是辩证的关系,担当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无小事,是事关千秋伟业的大事,怎样担当,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

以上品质,是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走一走古今成大事者的路,对标一下自己的言行,不无裨益。

猜你喜欢

法纪严于律己品格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夏夜吟
加强法纪修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我的班级管理“五字经”
加强初中学生法纪教育之我见
冬季暖男必备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法纪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浅谈党员干部如何做到扬清风正气
班主任工作的“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