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2019-01-07黄光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课外书习作班级

黄光明

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作文教學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学生作文中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观察生活,激发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并让他们做个有心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筋去想。让学生把自己新鲜的风闻、特殊的感受说给大家听,老师再因势利导,提供表达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我班有一位同学,她对爷爷有着很深的感情,后来,爷爷患癌症去世.一次,我结合课文,要求学生写《一次沉痛的打击》,她就马上想到了爷爷,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在滚滚的泪水中,完成了这篇作文,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把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学好语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出示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

2.阅读。四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作竞选演说;运动赛等活动,语文化。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

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积累材料,快乐入门。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即阅读积累和观察积累,它不但是写作入门的重要前提,还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2.阅读积累。

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原因。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把课文讲得生动些,开放些,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资料,帮助学生找“米”下锅。

3.培养兴趣,轻松写作。

从激发兴趣入手,是调动学生积极写作文的关键。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讲明道理,引起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离不开作文。如学校要评选“文明少年”,我就在班内开展了评选活动,选出文明少年,然后让同学们讨论,他为什么是“文明少年”?最后我要求写一篇作文《记一名“文明少年”》。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也觉得写文章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开展活动,培养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因此,经常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有关本次习作内容的实践活动,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作适当的现场指导,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话对场面加以描绘,同时对学生在观察时容易忽视的重点“镜头”作以提示点拨,活动结束后,再回到教室进行写作。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要因人制宜,采用多种形式,对症下药,鼓励学生自己沿着“自然入门(积累)——想写(兴趣)——自由写(技巧与技能)——成功地写(创作)”的路线前进。

猜你喜欢

课外书习作班级
班级“无课日”
课外书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习作展示
有话直说